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5篇
化学   82篇
物理学   1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使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和从头算MP2方法优化二氮杂苯-水复合物的基态氢键结构和相互作用能的计算。结果表明,邻二氮杂苯-水,间二氮杂苯-水,对二氮杂苯-水复合物具有强的N∙∙∙H─O氢键相互作用,经基组重叠误差和零点能校正后的氢键相互作用能分别为-20.99, -16.73 和-15.31 kJ/mol,氢键的形成使水的H─O对称伸缩振动频率明显红移(减小)。自然键轨道NBO分析显示,氢键的形成,分子间电荷转移分别为0.0316 e,0.0255 e 和0.0265 e。另外,使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 (TD-B3LYP)方法计算了二氮杂苯单体与氢键复合物的第一单重态(n, p*)激发态的垂直激发能。  相似文献   
32.
本文合成了含有不同柔链的对称和非对称苯并菲盘状液晶:sym-C18H6(OC11H23),(02CR)3和nsym-C18H6(OCIIH23)3(02CR)3,R=(CH20C2H5),CH20C3H7,CH20C4H9,CH20C5H11,C3H7,C4H9,C5Hll,C6H13,C7H15。通过偏光显微镜(POM)和差视扫描量热法(DSC)对它们的热致液晶性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非对称性化合物比它们相应的对称性化合物有更高的熔点和清亮点。对于同一系列的化合物G18H6(OC11H23),(OOCR)3随取代基R的增长,其熔点下降,清高点反而升高。无论对称和非对称苯并菲衍生物G18H6(OC18H23)3(02CR)3,(R=CH20C2H5,CH20C3H7,CH20C4H9,CH20C5H11),与有同样软链长度的苯并菲衍生物G18H5(OC11H23)3(O2CR)3,(R=C4H9,CK5H11,C6H13C,H15)相比较,大都有更高的熔点和清亮点。另外,有足够长度软链的苯并菲衍生物在室温下就显示介晶相。  相似文献   
33.
在B3LYP/6-31+G~*水平计算四个5,10,15,20-四苯基卟啉类化合物的电子光谱和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结果表明,电子的最大吸收波长在580nm左右,属于可见光区,源于卟啉内HOMO到LUMO的π→π*的电子跃迁.供电子基团的引入将增加电子云密度,致使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增大.吸电子基的引入使卟啉环上的电子云密度减小,导致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减小.含双键或三键的吸电子基团使电子云密度增大,致使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增大.  相似文献   
34.
棒状β—二酮铑配合物液晶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文  赵可清 《应用化学》1997,14(6):81-83
棒状β┐二酮铑配合物液晶的合成与表征万文赵可清关文捷王春燕张良辅*(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成都610041)关键词金属有机配合物,液晶,合成,β-二酮1997-03-31收稿,1997-08-21修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β-二酮是一种配位能...  相似文献   
35.
本文以对溴苯甲醚为原料制备成格氏试剂,与4-丙基环己酮亲核加成,脱水,Pd/C催化脱氢芳基化,L iPPh2脱甲基得到了4-正丙基-4’-羟基联苯。该联苯与酰氯酯化反应合成了系列丙基联苯酯类液晶化合物C3H7-C6H4-C6H4-OC(O)R。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热台偏光显微镜对其介晶性研究发现,当R=CnH2n 1(n=3,4)时,化合物无液晶性;但n=5-7、10,C8H16CH=CH2,C8H16C≡CH时,化合物具有SA相;当R=CH2OCmH2m 1(m=2-5),CH2OCH2CH2OCH3时,化合物呈有序度较较高的SB相。这类化合物的液晶相较窄,多在25℃-100℃范围内。TGA测试的化合物热分解温度都高于200℃。  相似文献   
36.
简忠保  赵可清  胡平  汪必琴 《化学学报》2008,66(11):1353-1360
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含间位二硝基苯甲酸酯不对称苯并菲盘状液晶化合物2-(3,5-二硝基苯甲酰氧基)-3,6,7,10,11-五烷氧基苯并菲(3a~3f). 通过偏光显微镜(POM)和差示扫描量热计(DSC)对其介晶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 此类化合物有高的清亮点, 稳定的六方柱状相以及较宽的介晶相范围, 且随着软链碳原子数的增加, 化合物的熔点和清亮点均出现下降趋势, 但六方柱状相的有序性却没有发生很明显的变化. 同时通过与其它三类苯并菲盘状液晶2-苯甲酰氧基-3,6,7,10,11-五烷氧基苯并菲(4a~4f), 2-二茂铁甲酰氧基-3,6,7,10,11-五烷氧基苯并菲(5a~5f), 2,3,6,7,10,11-六烷氧基苯并菲(6a~6f)的对比研究, 探讨了酯基, 强吸电子基团, 以及取代官能团体积对介晶性的影响. 证实了苯并菲化合物中分子结构小的变化将引起介晶性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37.
陈红梅  赵可清  胡平  汪必琴 《化学学报》2007,65(14):1368-1376
全氟烃链的憎氟效应(fluorophobic effect)可有效地促使棒状分子形成近晶相, 并稳定液晶相. 为进一步探讨氟效应对盘状分子介晶性的影响, 合成了一系列全氟酯链的苯并菲化合物C18H6(OCnH2n+1)5(OCOC2H4C6F13) (a), 以及另一系列相对应的不含氟化合物C18H6(OCnH2n+1)5(OCOC8H17) (b), n=4~9. DSC检测和偏光显微镜观察显示两类化合物都为柱状相热致型液晶. 化合物a与相对应的化合物b比较, 其熔点和清亮点上升, 柱状相的热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38.
新型含氧亚甲基和亚胺桥键的液晶化合物的合成及介晶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一类新的、结构通式为MeO2CC6H4CH2OC6H4CH=NC6H4Y, Y=OCnH2n+1, Me, Cl, Br, NO2, H 的棒状液晶化合物的合成. 通过DSC和偏光显微镜对其介晶性研究发现, 除Y=H外, 这些化合物均具有介晶性. 当Y为非烷氧基时, 呈向列相液晶; 当Y为较短的烷氧基时(n=1~3), 液晶化合物具有向列相(N); Y为较长烷氧基时(n=4~16 ), 液晶化合物只有近晶B相(SB)和近晶A相(SA); SA-I相变的熵变随烷氧链原子数而奇-偶变化, 但与N-I相变的“奇-偶效应”相反.  相似文献   
39.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理论水平计算研究含酯基和吡啶环的苯并菲衍生物分子的电荷传输速率.结果表明,酯基双取代的苯并菲衍生物分子具有较高的空穴和电子传输速率,分别为0.22cm2/v·s和1.51cm2/v·s.同时引入酯基和吡啶环均不利于空穴和电子传输.使用有限场(FF)方法计算分子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结果显示,在酯基和吡啶环之间引入柔性碳链的分子与不含吡啶环分子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基本一致,均具有较高的电荷传输速率和良好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