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42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线富集胶束电动色谱法测定唾液中的唾液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1种测定唾液酸的在线富集胶束电动色谱法。首先研究了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胆酸钠和脱氧胆酸钠)、背景电解质(磷酸盐、硼砂和3—环己胺—1—丙烷磺酸)、缓冲溶液的pH值及有机修饰剂(甲醇和乙腈)的加入对测定唾液酸的影响;其次研究了样品基体的组成及进样时间对富集效果的影响;最后考察了所建立方法的线性、检出限和重复性,并将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测定人体唾液中的唾液酸,在12min内完成分离。  相似文献   
12.
毛细管电泳技术在氨基酸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毛细管电泳技术在氨基酸分析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直接法和衍生法对氨基酸进行分析的优缺点,详细叙述了毛细管电泳中的紫外、激光诱导荧光、电化学及质谱等检测方法在氨基酸分析中的应用,并重点总结了毛细管电泳在手性氨基酸分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磁性微珠的制备及其在生物样品分离富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亚玲  贾丽  邢达 《分析化学》2007,35(8):1225-1232
磁性微珠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磁性材料、生物医学、细胞学、生物工程及分离工程等诸多领域,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本文对磁性微珠的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及其在生物样品的分离富集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引用文献62篇。  相似文献   
14.
ICP-AES法测定人血清中的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消化法预处理血清样品 ,并用ICP AES法测定样品中的Se ,同时 ,探索Fe的存在对测定的干扰情况以及干扰的消除方法。结果表明 ,Se的检测限为 0 0 0 76μg·mL- 1 ,加标回收率为 91 6 % ,1 0次测定的RSD(n =1 0 )为 2 1 4 7% ;在样品中加入KOH ,可以大大降低Fe对Se测定的干扰。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同时测定牛奶中喹诺酮和磺胺类药物的过滤型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分析方法。牛奶样本经酸化乙腈提取,分别通过过滤型固相萃取柱中性氧化铝和Prime HLB净化,BEH C_(18)色谱柱分离,0.2%的甲酸水溶液和甲醇梯度洗脱,电喷雾电离源电离,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33种药物在12 min内能够有效分离;线性范围1~100 ng/m L,相关系数(R~2)均大于等于0.994;在3个添加水平下,除磺胺喹恶啉外,其余物质的回收率为50.4%~116.4%,RSD小于16%;检出限0.01~0.5μg/kg;定量限0.05~2.0μg/kg。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植物油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双内标定量的检测方法。样品经甲脂化衍生后,通过HP-88毛细管柱(100 m×0.25 mm×0.20μm)分离,在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的条件下,植物油中46种脂肪酸成分在39 min以内得到了较好的分离。利用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定性,根据定量离子的峰面积,采用内标法定量。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同时对亚麻籽油中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进行6次测量,结果的回收率为99.1%~101.6%,变异系数均小于4.00%。将本方法应用于市售样品分析,结果证明这些食用植物油完全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7.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法测定广东汕头港表层沉积物中的三丁基锡化合物(TBT) ,探索了样品的最佳超声处理时间、缓冲溶液 pH值及萃取时间 ,该法可方便、灵敏地测定沉积物中的三丁基锡 ,检出限达到0.28×10 -9(w)。  相似文献   
18.
陈曦  贾丽  佐藤昌宪 《化学学报》1998,56(3):238-243
研究了碱性溶液中甲醇-联吡啶钌(II)[Ru(bpy)3^2^+]的电致化学发光行为。在玻碳电极上甲醇于+1.28V(vs.Ag/AgCl)处被氧化为甲氧基离子(CH3O.), 该自由基离子发生歧化反应, 生成激发态的甲醛(HCHO), 发出波长为545nm的光。另一方面当体系含有少量的Ru(bpy)3^2^+时会得到较强的发光信号, 发光波长为608nm, 该发光起因于在甲醇的氧化电位下, Ru(bpy)3^2^+被氧化成Ru(bpy)3^3^+, CH3O.与Ru(bpy)3^3^+反应, 生成激发态的Ru(bpy)3^2^+而发光。  相似文献   
19.
二氯荧光素-氯化十六烷基吡啶荧光猝灭法测定微量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龚国权  贾丽  苏琛 《分析化学》1994,22(5):465-467
本文研究了用二氯荧光素(DCF)-氯化十六烷基毗啶(CPC)体系荧光猝灭法测定微量碘。在pH为2.8~3.1的H_2SO_4介质中,检出限为0.30μg/25ml,线性范围为0.30~2.00μg/25ml。本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适用于微量碘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分离头孢克洛和δ-3-头孢克洛的毛细管区带电泳法(CZE);在CZE中,以4-磺酸杯芳烃[6]作为异构体选择性试剂成功地分离了头孢克洛和δ-3-头孢克洛;当以4-磺酸杯芳烃[6]作为异构体选择性试剂时,背景缓冲液的pH值和4-磺酸杯芳烃[6]的浓度是影响头孢克洛和δ-3-头孢克洛分离的重要参数;同时还考察了有机溶剂和β-环糊精对分离的影响;并将该方法成功地用于测定口服头孢克洛干混悬剂中的有效成分——头孢克洛,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