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166篇
化学   267篇
晶体学   14篇
力学   48篇
综合类   29篇
数学   153篇
物理学   38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2篇
  1961年   3篇
  1957年   7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文章针对林业碳汇项目投资决策的复杂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过程,利用林业—碳汇共同经营决策模型计算林业碳汇项目在投资期内的期望价值,采用实物期权定价方法对不同阶段不同策略下的林业碳汇项目价值进行评估,同时提出了多主体仿真建模方法,利用NetLogo仿真软件对林业碳汇项目投资决策过程进行动态模拟。仿真系统中涉及到的主体有林地、CO2和投资者,投资者主要是作为观察者的身份,在不同阶段会做出不同的投资策略。模拟仿真三种不同状态下投资者的决策变化:一是传统林业投资动态模拟,不包含碳汇和期权因素动态模拟;二是引入碳汇市场后的林业投资动态模拟;三是引入碳汇市场和期权后林业投资动态模拟。NetLogo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引入碳汇市场可以提高投资者的收益并改变投资者的经营策略,同时引入期权,不仅增加了投资者的积极性而进行扩张投资,还可以更好地发挥林木碳汇功能,体现林业的生态价值及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862.
碳纳米管因其独特的性质在生物检测方面具有广泛应用.本文基于DNA与多壁碳纳米管的相互作用而制成了作为一种新型纳米钓竿并用于水样中细菌的富集和检测.该钓竿的制备首先使用戊二醛为连接剂将经硅烷化处理的方形石英毛细管与氨基修饰的DNA相连,再依据单链DNA能缠绕多壁碳纳米管的性质将多壁碳纳米管固载在石英毛细管上制成一个纳米富集的钓竿装置.由于多壁碳纳米管与细菌细胞膜有较强的天然亲和力,因而能主动捕获细菌.实验证明,以大肠杆菌为目标检测菌,"纳米鱼竿"最短检测时间为15min,检测限为6.25×10CFU/mL,可以对饮用水等进行实时快速的细菌总数限量检测.  相似文献   
863.
采用分子全息定量构效关系(HQSAR)方法, 构建苯并咪唑衍生物在酸性环境中的缓蚀性能与结构之间的定量构效关系模型, 研究不同碎片区分参数及碎片大小对模型质量的影响, 寻找最优HQSAR模型, 并对其稳定性及预测能力进行评价. 结果显示: 选取碎片区分参数为原子类型(A)、化学键类型(B)、连接性(C)、氢原子(H)、手性(Ch)、氢键给体和受体(D&;A), 碎片大小为1-3 建模时, 得到的HQSAR 模型(r2(非交叉验证系数)=0.996, q2(交叉验证系数)=0.960, SEcv(交叉验证标准误差)=3.709)具有良好的统计学稳定性及预测能力. 根据最优HQSAR模型图设计出的38种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理论上均具有较好的缓蚀性能. 本研究为油气田新型高效缓蚀剂研发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64.
采用水热法通过控制前躯体钨酸钠的加入量和反应时间制备了长方体形纳米WO3,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及能量散射光谱仪(SEM-EDS)对样品进行表征。并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纳米WO3对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热分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组分CL-20相比,纳米WO3的加入使复合物WO3/CL-20的热分解峰温降低2.95℃,活化能减小7.74 kJ·mol-1,因此纳米WO3能够加速CL-20的热分解。  相似文献   
865.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室外微通道换热器翅片侧空气流动换热性能进行仿真计算, 探讨了在制冷工况下,不同百叶窗结构对微通道换热器空气侧传热及流动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j 因子的模拟结果与实验关联式之间的平均偏差在7.8% 以内,f 因子的平均误差在7.35 % 以内, 符合工程应用要求. 雷诺数较低时, 传热因子j 和阻力因子f 都随Fp 的增大而减小, 雷诺数较高时,Fp 对两者的影响不明显; 随着开窗角度增加换热器换热系数会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同时压降会随开窗角度的增大而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866.
本文针对电动汽车空调热泵系统的室内微通道换热器制热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换热器的流程排布进行了优化分析,得到四流程12-13-13-12模型性能最优.在优化分析的基础上,实验研究了室内换热器扁管横竖布置方式对单体及系统制热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单体实验中,扁管竖置布置时的内部制冷剂分布均匀度远好于扁管横置布置,其换热量与出风温度比扁管横置布置分别提高了11.2%~16.5%与6.3%~8.4%.系统制热实验结果表明,扁管横置布置的制冷剂分布均匀度仍小于扁管竖置布置,且其受压缩机转速影响较大.而当扁管竖置布置时,制冷剂分布均匀度随着压缩机转速增大而减小.而随着室外环境温度的降低,扁管竖置布置的优势减弱。  相似文献   
867.
何奕工  贺玉峰 《催化学报》2004,25(5):349-352
 研究了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20%H3PW12O40/SiO2催化的异丁烷与丁烯的烷基化反应. 发现当在反应物料中加入0.0192%(质量分数)含强电负性元素F的反应助剂HF后,在超临界烷基化反应条件下(137 ℃和5.0 MPa),反应产物烷基化汽油中C8烷烃的含量和目的产物三甲基戊烷的收率均大幅度提高,三甲基戊烷与二甲基己烷的摩尔比值提高了一倍以上. 这是一个重要和有趣的实验现象,它说明微量HF反应助剂可大幅度提高固体酸催化剂对烷基化反应的选择性. 我们把微量反应助剂在固体酸催化烷基化反应中的这种特殊作用称为对烷基化反应的促进效应,这种促进效应已经在我们实验室中被反复证实.  相似文献   
868.
桑海波  贺凯芬 《物理学报》2008,57(11):6830-6836
研究了噪声在控制中的作用.研究发现,较小强度的偏噪声信号能够使系统失去层流态,重新进入无序态,此时模式之间的广义相同步也失去了;而噪声强度较大时,系统则能够维持准周期的层流态,模式相位之间依然能够达到广义相同步. 关键词: 相同步 时空混沌 湍流 非线性漂移波  相似文献   
869.
High spin states of 91Nb are populated via the fusion-evaporation reaction 76Ge (19F, 4n)91 Nb at the beam energy of 80 MeV. The existing level scheme is modified and extended to higher spins. Its low-lying states are well described by the weakly coupling between a g9/2 proton and the even-even 90Zr core, whereas the higher level structures could be interpreted by the multi-particle excitations in the model space p(1/5/2, 2p1/2,1g9/2) n (1g9/2, 2d5/2, 1g7/2)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shell model.  相似文献   
870.
Seya-Namioka光栅制作过程中的曲率半径误差会引起离焦像差,该像差会对光栅单色仪的光谱性能造成极大的影响。本文基于光线追迹理论,模拟分析了曲率半径误差对Seya-Namioka光栅的具体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出入臂长度对曲率半径误差有很好的补偿作用,通过调整出入臂长度曲率半径误差的容许范围可增大到2 mm左右。总调整量不变的情况下,任意改变出入臂的长度,补偿效果相似。随着误差的增加需要调整的出入臂长度值变大,过大的误差使用出入臂长度无法进行补偿;出入臂夹角仅能对正向曲率半径误差进行补偿,且补偿所需调整角过大,影响单色仪的结构设计,该方法并不实用。结果可为单色仪的设计和使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