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2篇 |
免费 | 130篇 |
国内免费 | 132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179篇 |
晶体学 | 6篇 |
力学 | 48篇 |
综合类 | 26篇 |
数学 | 114篇 |
物理学 | 34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23篇 |
2021年 | 19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22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36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31篇 |
2011年 | 31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29篇 |
2008年 | 36篇 |
2007年 | 24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35篇 |
2003年 | 24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23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1964年 | 2篇 |
196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中国富硒食品的生产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硒的生物学作用和目前已经开发的富硒食品(富硒西瓜、富硒灵芝、富硒茶叶、富硒牛奶、富硒猪肉和富硒鸡蛋等)进行了概述。当前富硒食品的技术含量大多偏低,技术水平有待提高;价廉物美的富硒食品受市场欢迎,科学论证富硒食品的转化机制是今后科研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93.
94.
以六水氯化铝和氨水为原料,采用化学沉淀法结合喷雾干燥技术制备了氧化铝超细粉体。 实验结果表明,沉淀过程中反应体系的pH值对沉淀产物的结晶度有较大的影响。 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对前躯体进行干燥处理,将干燥后的粉体在管式炉中不同温度下进行煅烧,得到氧化铝超细粉体,用XRD、BET、SEM等测试技术对超细粉体性能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沉淀反应更有利于产物结晶度的提高;粉体在热处理过程的物相变化次序为:AlOOH→无定形氧化铝+γ-Al2O3→θ-Al2O3→α-Al2O3;通过喷雾干燥所得粉体,外形是规则的圆盘状或圆钵状,外形均一,无团聚,粒径分布范围窄,在4~10 μm之间,比表面积为391 m2/g,于1200 ℃、2 h处理后粉体的比表面积仍可达到185 m2/g。 相似文献
95.
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碳酸镧吸附前后溶液中的DNA含量,并计算了DNA的吸附率.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与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吸附DNA前后固相的变化.结果表明,碳酸镧对DNA有较强的吸附作用,且该过程对碳酸镧晶型未产生明显影响.通过对吸附条件的考察,发现DNA的吸附率随pH值升高而降低.最后通过磷酸二氢钾作为洗脱液将吸附的DNA回收,洗脱液中镧离子含量低于0.1×10~(-6)mol/L,对DNA的后期使用无污染. 相似文献
96.
采用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计算方法和周期性平板模型系统研究了放射性碘分子在Cu2O三个低指数表面的吸附行为。通过计算若干平衡吸附构型的结构参数和吸附能评估了不同特征吸附位的作用。构型优化计算表明所选晶面存在适度的结构弛豫。计算结果表明,与Cu2O(110)表面相比,Cu2O(100)和(111)晶面表现出更高的碘分子吸附反应活性。其中,表面氧原子位(OS)和配位未饱和铜原子位(CuCUS)分别为Cu2O(100)和(111)晶面的能量最优吸附位点。此外,针对几种典型吸附结构计算分析了其电子结构信息,以进一步阐明吸附体系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97.
98.
186Pt was tested in the framework of IBM-1 and the X(3)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186Pt is located close to the shape phase transition point, but the B(E2) values little agree with the X(3) model. The shape evolution in the yrast states of 186Pt is also discussed in detail. TRS calculation exhibits a flat bottomed potential at low spin states, but a relatively deep minimum at high spin states. It suggests that a shape evolution from vibrational mode to rotational mode happens in 186Pt. The result is in agreement with the E-GOS calculation. 相似文献
99.
通过比较紧致格式和间断Galerkin(DG)格式, 提出了``静态重构'和``动态重构'的概念,对有限体积方法和DG有限元方法进行统一的表述. 借鉴有限体积的思想, 发展了基于``混合重构'技术的一类新的DG格式, 称之为间断Galerkin有限元/有限体积混合格式(DG/FV格式). 该类混合格式通过适当地扩展模板(拓展至紧邻单元)重构单元内的高阶多项式分布, 在提高精度的同时, 减少了传统DG格式的计算量和存储量. 通过典型一维和二维标量方程的计算发现新的混合格式在有些情况下具有超收敛(superconvergence)性质. 相似文献
100.
超临界二氧化碳(CO2)射流破岩既能降低岩石门限压力又能有效保护储层,直旋混合射流兼具直射流和旋转射流特点可提高破岩效率,基于此提出了超临界CO2直旋混合射流的破岩方法。为了揭示超临界CO2直旋混合射流破岩特性,设计加工出叶轮式直旋混合射流喷嘴,通过岩石定点冲击破碎实验对比了该射流与常规水射流的破岩效果,并研究了叶轮长度、叶轮中心孔直径、混合腔长度、喷射距离、射流压力等重要参数对超临界CO2直旋混合射流破岩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实验条件下,该射流方法的平均破岩能力比常规水射流提高了42.9%;超临界CO2直旋混合射流破岩易出现较大体积岩屑崩落现象;随着叶轮长度、混合腔长度、喷射距离的增大破岩效果均先增强后减弱,实验条件下上述参数存在最优范围值;叶轮中心孔直径的增大会导致岩石破碎孔深度增加、直径减小;随着射流压力的升高,超临界CO2直旋混合射流破岩效果有着较为明显的提升。研究结果可为超临界CO2直旋混合射流破岩方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