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7篇
化学   25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7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8篇
物理学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针对经典稳定控制理论存在超调与快速性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建立了稳定控制系统数学模型,采用自适应模糊实现控制的快速性,用PI保证系统的稳态精度,以误差为模糊控制的输入,设计一种实用的自适应模糊和PI复合控制系统,并在基于VxWorks实时操作系统的数字平台上得以实现.仿真和试验表明:设计的新型自适应模糊PI复合控制系统超调量为0,调节时间约8 ms,带宽约29 Hz.  相似文献   
12.
ZnO-SnO_2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步成胶工艺制备ZnO-SnO_2透明导电薄膜,应用X射线衍射、原子力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薄膜分析仪及四探针仪等对薄膜的结构、表面微观形貌、透过率和导电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锌锡摩尔比为9/12,退火温度为500 ℃时,薄膜的透过率达90%,电阻率为3.15×10~(-3) Ω·cm.与其它工艺相比,二步成胶工艺所制备出的ZnO-SnO_2透明导电薄膜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基于飞行时间(Time of Flight, 简称TOF)技术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简称PET)的基本原理, 回顾了TOF-PET成像设备的发展历史, 讨论了影响TOF PET时间分辨率的主要因素, 并对TOF-PET给图像重建技术带来的挑战进行了分析。 最后, 重点介绍了TOF-PET技术所带来的优势, 使用TOF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图像质量, 并且为临床诊断和临床前研究带来便利。 The principle of time of flight (TOF)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 and a brief review of the history of TOF-PET are introduce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time resolution of a TOF-PET scanner are presented, especially focus on the intrinsic properties of scintillators and front end electronics. Challenges and achievements of the structure of data organization and image reconstruction are reviewed. Finally, the benefits of TOF-PET on image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tumor detection are emphasized.  相似文献   
14.
张建斌  邓周虎  贠江妮 《光子学报》2014,38(10):2624-2628
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了SrTiO3∶Pr3+、SrTiO3∶Pr3+, Mg2+ 及SrTiO3∶Pr3+, Al3+荧光粉.通过XRD、PL谱及第一性原理计算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光谱特性及发光增强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共掺杂后,SrTiO3∶Pr3+荧光粉为单一组成的SrTiO3立方相,主发射锋位于617 nm, 对应于Pr3+离子的1D2→3H4跃迁发射.SrTiO3∶Pr3+, Mg2+ 及SrTiO3∶Pr3+, Al3+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分别是SrTiO3∶Pr3+荧光粉发光强度的7倍和2倍,但主要发光机制没有改变.Mulliken布局分析表明,Mg2+、Al3+离子的掺入使SrTiO3∶Pr3+荧光粉中Ti-O及Pr-O键的化学键增强、键长变短,SrTiO3∶Pr3+基质向Pr3+离子发光中心的能量传递效率提高,导致SrTiO3∶Pr3+, Mg2+ 及SrTiO3∶Pr3+, Al3+荧光粉的发光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15.
在应用接触力学分析风沙冲击钢结构表面涂层的动力基础上,应用界面力学镜像点法分析涂层基体界面应力,并计算分析风沙冲击作用下涂层与钢结构界面应力。分析结果表明:界面正应力随着冲击速度的增大而增大,界面正应力在冲击点附近较大,越远离冲击点越小,在冲击点处,界面正应力随着冲击角度的增大而增大,90°时达到最大,当离冲击点有一定距离时,界面正应力在45°时达到最大。界面剪应力也随着冲击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且界面剪应力在冲击角度为30°时达到最大值,界面剪应力在离冲击点距离x=1mm的界面处,界面剪应力达到最大值,当x≤1mm时,界面剪应力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当x>1mm时,界面的剪应力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6.
By orthogonal design theory,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of chrysanthemum-like ZnO particles prepared in a hydrothermal process are optimized. This paper reports a set of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for growing chrysanthemum-like ZnO particles on a large scale. It investigates the morphologies and crystalline structures of the as-synthesized three-dimensional ZnO particles with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x-ray diffractometer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the possible growth mechanism on the three-dimensional ZnO particl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values of ε', ε ' and \tan δe gradually increase in the X band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developmental level of chrysanthemum-like ZnO particles, implying that the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bing property depends on the morphologies of three-dimensional ZnO particles.  相似文献   
17.
城市下水污泥和煤/LPG在循环流化床上的混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6000 mm、直径300mm的循环流化床上进行了含水率为79%的湿污泥与煤/石油液化气(LPG)的混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无论用煤还是LPG作为辅助燃料,试验都能在设定的工况条件下稳定运行;向炉内加入石灰石的量达到钙硫摩尔比为3.4∶1时,二氧化硫和氯化氢的排放达标,脱硫效率和脱氯效率分别为75%和94%;在试验中, 烟气中NOx排放、烟气中汞含量和二恶英类排放都不超标;试验产生的飞灰含碳量低,飞灰中痕量元素的浸出毒性不超标;计算表明,如果利用余热干燥污泥和预热空气可有效地减少辅助燃料的消耗量。  相似文献   
18.
利用X光电子能谱(XPS)和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HREELS)研究了几种条件下LiF和Al的化学反应.在有Alq3参与的情况下,LiF和Al在室温下发生反应.在Al/LiF/Alq3系统中,Li 1s的峰发生了0.25 eV的位移,同时F 1s也发生了相应的位移.在没有Alq3参与的情况下,加热样品至350 K后,在Li 1s峰的低能端0.85 eV处出现了一个伴峰.XPS研究表明,这个伴峰对应的是金属态的Li 1s.HREELS的结果也验证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9.
主要研究了具有混合型的多重非线性项的抛物方程组的初边值问题.方程组中的非线性项是幂函数和指数混合型的.这些非线性项组合出了源-流交叉耦合,通过比较原理得到了方程组的上下解,并得到了解有限时刻爆破的临界指标.  相似文献   
20.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计算方法,研究了In、Sc p型掺杂对SrTiO_3母体化合物稳定性、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掺杂后,SrIn_(0.125)Ti_(0.875)O_3和SrSc_(0.125)Ti_(0.875)O_3的稳定性降低,体系显示p型简并半导体特征,掺杂仅引起杂质原子近邻区域的几何结构发生变化.同时,SrIn_(0.125)Ti_(0.875)O_3和SrSc_(0.125)Ti_(0.875)O_3体系的光学带隙分别展寬0.35、0.30 eV,光学吸收边发生蓝移,在1.25.2.00 eV的能量区间出现新的吸收峰,该吸收峰与体系Drude型自由载流子的激发相关.此外,SrIn_(0.125)Ti_(0.875)O_3和SrSc_(0.125)Ti_(0.875)O_3体系的可见光透过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在350-625 nm波长范围透过率高于85%.掺杂原子在费米能级处低的电子态密度限制了跃迁概率和光吸收.大的禁带宽度、小的跃迁概率和弱的光吸收是SrIn_(0.125)Ti_(0.875)O_3和SrSc_(0.125)Ti_(0.875)O_3体系具有较高光学透明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