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   14篇
力学   17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17篇
物理学   4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4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This paper establishes the generalized Poynting theorem for the electrodynamics of deformable media with a view to shedding some light on the detailed mechanism of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and the deformable media. Global field equations are chosen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specialized forms of the theorem are derived based on the special postulates for the electromagnetic body force.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并用旋量算法证明了刚体有限位移螺旋张量的存在性与唯一性定理.而且由此获得了以刚体有限位移数据来求这种螺旋张量的公式.  相似文献   
13.
针对自触发预电离开关在不同电压等级下应用不同气体介质的需要,以及在双边驱动电磁脉冲模拟器中加载正负极性脉冲的需求,研究了预电离间隙在N2、N2/SF6混合气和SF6中正负极性下的击穿特性。研究了不同介质中间隙的击穿电压和时延随气压的变化规律,对比了正负极性下的间隙击穿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文实验条件下,预电离间隙在N2中的击穿过程相对更为稳定,且N2中击穿电压随气压变化线性度最佳。相比N2和混合气,间隙击穿电压仅在SF6中随气压增大呈现饱和趋势。在一定气压范围内,N2在负极性下的击穿电压略高于正极性,混合气和SF6中负极性下的击穿电压明显高于正极性,间隙的击穿过程具有一定的极性效应。相比混合气和N2,间隙在SF6中的正负极性击穿电压绝对差值和击穿时延绝对差值都相对较高,为减小双边自触发预电离开关的同步时延差,应首选N  相似文献   
14.
Wenjun Yan 《中国物理 B》2022,31(11):110704-110704
Li dendrites and electrolyte leakage are common causes of Li-ion battery failure. H2, generated by Li dendrites, and electrolyte vapors have been regarded as gas markers of the early safety warning of Li-ion batteries. SnO2-based gas sensors, widely used for a variety of applications, are promising for the early safety detection of Li-ion batteries, which are necessary and urgently requir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i-ion battery systems.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SnO2 sensor, with a single signal, cannot demonstrate intelligent multi-gas recognition. Here, a single dual-mode (direct and alternating current modes) SnO2 sensor demonstrates clear discrimination of electrolyte vapors and H2, released in different states of Li-ion batteries, together with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analysis. This work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of single gas sensors.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用于纳秒脉冲电流测量的微分环标定难点,提出微分环现场标定方法。通过脉冲形成线脉冲充电以解决微分环标定中信噪比较低、可信度较差等问题;分析了脉冲形成线充电时间、充电电压及脉冲形成开关击穿电压等回路参数对标定结果的影响。基于闪光二号加速器,对测量二极管电流的微分环进行了现场标定,前级隔离开关平均击穿电压为25 kV时,微分环标定回路电流达到1.3 kA,微分环灵敏度为9.311010,方差为0.151010。  相似文献   
16.
利用脉冲火花预电离方式,设计了一种脉冲火花预电离触发的触发管气体开关。开关工作电压等级为100 kV,工作介质采用干燥空气,开关主间隙10 mm,电极材料采用304不锈钢,触发结构设计成盘环嵌套结构。实验结果表明:预电离能够显著减小低工作系数下触发管气体开关的触发时延和抖动。对于ns级快脉冲触发,预电离时刻越早,开关击穿时延和抖动越低。在30 kV/8 ns触发脉冲作用下,脉冲预电离触发的触发管开关在80%工作系数时,平均时延约为40 ns,抖动小于1 ns。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耦合模理论分析了扭转的线性双折射光纤。高线性双折射光纤在熔融态下扭转后形成高椭圆双折射光纤。具有合适扭转率的这种光纤是检测Faraday效应的功能型光纤,可在很大程度上消除线性双折射对检测的影响。用上述光纤对电流进行的测量证明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8.
余燊 《中国科学A辑》1986,29(6):638-650
基于Einstein关于物理强几何化的原理,本文提出了一种引力和电磁的经典统一场论。这种统一场论的数学基础是约化丛P[M,SU(2)],以复酉群SU(2)的实表示作为结构群。SU(2)丛给出运动学背景,而M上的广义Einstein方程确定了宇宙的动力学内容;如果在给定的主纤维丛上定义了仿射联络,它们就完全确定了空-时结构。这样确定的空-时结构自动地蕴含了电磁和内蕴自旋的存在。在引力和电磁(其中自旋是重要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发现存在某种类似“磁荷和磁流”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Based on the SU(2)-structure, the identification procedures of Eddington and Werl are followed in order to see what logical conclusions these two schemes lead to.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九日至十五日在广州召开。会议由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主办,由中国科学院科学仪器厂,广东省电镜学会、华南工学院、中山大学等单位筹办,并得到广东省科委条件处、省科协学会部大力支持。这次会议检阅了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成立二年来的工作成果。会议收到近600篇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