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75篇
化学   167篇
晶体学   9篇
力学   15篇
综合类   39篇
数学   18篇
物理学   10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聚类分析法用于西洋参样品分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建立西洋参药材分类方法;分别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及蒽酮-硫酸分光光度法,对12个西洋参样品中的15种无机元素、7种人参皂苷和多糖进行测定,用SPSS聚类分析法对12个西洋参样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以4种不同的聚类变量进行聚类分析,其聚类分组结果并不一致,将几种有效成分综合为聚类变量,对西洋参进行分类更为科学合理;聚类分析法是西洋参分类分析的有效方法,对西洋参品种与质量的鉴定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82.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染物,由于其粒径小、化学性质稳定不易降解,对水体环境、水生动植物以及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目前尚未形成针对微塑料的标准去除或分离方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与微塑料去除相关的最新技术综述,从物理分离、化学去除、生物去除以及近年新兴的去除技术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同时对各技术适合的工况及优缺点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传统的物理分离、化学去除和生物去除技术对粒径较大的微塑料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然而对于粒径小于20μm的微塑料无法完全去除;针对改进的传统技术及新兴技术虽然能有效去除微塑料,然而具有较高的成本及研究空白,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可行性论证。通过本文综述,有助于研究人员了解各类微塑料分离方法的优缺点,在实际处理不同类型微塑料时,为选择合适的去除方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83.
RP-HPLC-ICP-MS技术用于西洋参中多元素溶出特性及形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RP-HPLC-ICP-MS)对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及西洋参提取物中多种元素的含量及元素的形态进行了研究. 对西洋参中的多种元素用水、乙醇和氯仿等不同极性的溶剂进行提取, 考察了这些元素在不同溶剂中的溶出特性, 采用ICP-MS法对其进行定量测定; 并采用RP-HPLC-ICP-MS联用技术对西洋参水提取液中多种元素(P, Mg, Al, Ca, Mn, Fe, Zn, Ni, Cu和Sr)的形态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元素提取率随提取溶剂极性的增加而增大, 特别表现在Mg, Ca, P, Mn, Sr, Mo和Pb等元素上; 采用HPLC-ICP-MS技术在以0.1 mol/L的稀硝酸和超纯水为流动相, 流速为0.4 mL/min, 进样量为20 μL的条件下, 各元素的无机态和有机态均得到良好分离.  相似文献   
284.
本文介绍了汽车关门声品质的客观评价方法和评价参数以及关门声品质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针对某SUV车型车门关门声音的响度和尖锐度偏大的问题,进行了关门声的客观测试和特性分析,结合正交实验设计,建立关门声品质优化模型,针对关门声音振颤的问题,结合CAE分析,确定了车门外板高灵敏度区域,并对该区域进行了吸振处理,措施实施后关门声音的响度、尖锐度以及振颤均达到了更好的水平,且关门声主观评价也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285.
基于传统的分离式霍普金森拉杆系统,设计了应变控制的冲击疲劳寿命测试实验,研究了冲击疲劳加载下纯钛的微观演化机制及冲击疲劳对材料宏观力学行为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冲击疲劳试验阶段的试样开展准静态力学性能测试,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lectron backscatter diffraction,EBSD)技术表征试样在不同阶段的微观组织以及冲击疲劳失效后的断口形貌,研究纯钛在冲击疲劳失效过程中的循环硬化/软化规律及其微观演化机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子弹长度可以实现应变控制的冲击疲劳寿命测试;Manson-Coffin疲劳寿命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纯钛的冲击疲劳寿命与应变幅值之间的关系;纯钛在冲击疲劳失效过程中表现出循环硬化的现象,这主要是疲劳过程中孪生变形引起的细晶强化和塑性变形引起的应变硬化共同作用的结果,纯钛的冲击疲劳损伤主要表现为变形能力的损失。  相似文献   
286.
A meminductor is a new type of memory device developed from the memristor.We present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a flux-controlled meminductor and its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 for exploring the properties of the meminductor in a nonlinear circuit.We explore the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minductor under the exciting signals of sinusoidal,square,and triangular waves by using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tests,and design a meminductor-based oscillator based on the model.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meminductor-based oscillator possesses complex bifurcation behaviors and can generate periodic and chaotic oscillations.A special phenomenon called the co-existent oscillation that can generate multiple oscillations(such as chaotic,periodic oscillations as well as stable equilibrium) with the same parameters and different initial conditions occurs.We also design an analog circuit to realize the meminductor-based oscillator,and the circuit experiment results a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heory analysis.  相似文献   
287.
开展了针对微量纳米金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毛细管电泳研究, 测得二者的结合常数为28.6 L/μmol, 每个纳米金颗粒吸附约24个牛血清白蛋白分子. 结果表明, 牛血清白蛋白可改善并稳定纳米金的峰形, 二者作用时温育介质的pH以及电泳所用的缓冲溶液浓度对毛细管电泳(CE)效率有重要影响. 此法可推广到其它纳米颗粒的吸附研究中.  相似文献   
288.
骆开均  晋军  谢明贵  蒋青  徐玲玲 《化学学报》2007,65(10):977-982
合成了一组不同碳链的胆甾醇酯侧链卟啉配体和金属Zn配合物. 研究了它们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 将这些卟啉配体以一定浓度掺杂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中制成固体薄膜, 发现由于在卟啉环上引入了手性的胆甾醇酯侧链, 卟啉化合物在soret带和Q带均有较强的CD吸收, 这种现象可能是卟啉环上的四个手性胆甾醇酯侧链与四苯基卟啉环发生偶合作用. 进一步还发现这些卟啉化合物的圆偏振吸收性质与在PMMA中的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289.
本文介绍了液晶相态和光致变色的基本原理,液晶材料在光学领域中的应用,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光异构化反应对液晶光学性质的影响,以及光致变色液晶材料制备的进展。参考文献53篇。  相似文献   
290.
Aluminum-doped ZnO(AZO) thin films with thin film metallic glass of Zr(50)Cu(50) as buffer are prepared on glass substrates by the pulsed laser deposition. The influence of buffer thickness and substrate temperature on structural, optical,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AZO thin film are investigated. Increasing the thickness of buffer layer and substrate temperature can both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AZO from amorphous to crystalline structure, while they show(100)and(002) unique preferential orientations, respectively. After inserting Zr(50)Cu(50) layer between the glass substrate and AZO film, the sheet resistance and visible transmittance decrease, but the infrared transmittance increases. With substrate temperature increasing from 25℃ to 520℃, the sheet resistance of AZO(100 nm)/Zr(50)Cu(50)(4 nm) film first increases and then decreases, and the infrared transmittance is improved. The AZO(100 nm)/Zr(50)Cu(50)(4 nm) film deposited at a substrate temperature of 360℃ exhibits a low sheet resistance of 26.7 ?/, high transmittance of 82.1% in the visible light region, 81.6% in near-infrared region, and low surface roughness of 0.85 nm, which are useful properties for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tandem solar cell and infrared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