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8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414篇
化学   878篇
晶体学   43篇
力学   40篇
综合类   27篇
数学   110篇
物理学   51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A detailed singlet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PES) of [Si,C,O,O] system including a van der Waals (vdW) comples SiO……CO2,eight isomers,and twelve transiton states is investigated by MP2 and QCISD(T) (single-point)methods.At the final QCISD(T)/6-311 G(2df)//MP2/6-311G(d) level with zero-point energy included,the complex SiO……CO is found to be thermodynamically and kinetically the most stable species.Although eight ismoers are located as local energy minima,they are rather unstable toward isomerization to the dissociation fragments or comples.For the reaction of silocon atoms with carbon dioxide,two competitive reaction channels are found,and the primary pathway,which leads to the products of SiO and CO fragments,is the direct oxygen-abstraction process from carbon dioxide by silicon atom with a41.16 kJ/mol reaction barrier height.Our predication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previous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相似文献   
22.
本文采用色谱系统对水样品(温泉水、卤水)中的硼进行分离富集,探讨了影响其分离富集的条件。实验表明,在pH=8条件下,硼可被树脂完全吸附,用3mL 1mol/L硫酸可以从吸附术上完全解吸硼,浓缩物用ICP-AES进行测定,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适合于含盐量高及其它水样品中微量硼的测定。  相似文献   
23.
硝基甲烷在离子液体BMImBF4中的电还原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循环伏安等测试方法, 以铂微盘电极为工作电极, 研究了硝基甲烷在离子液体1-正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中的电化学行为, 并探讨了温度和扫描速率等因素对硝基甲烷电化学特性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硝基甲烷在离子液体BMImBF4中的还原反应是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过程. 估算了不同温度下硝基甲烷在离子液体BMImBF4中的扩散系数D, 进而求得它的扩散活化能Ea约为39.5 kJ·mol-1.  相似文献   
24.
Introduction1,4 Dihydropyridinesofthenifedipinetype (e .g .I—III)arethemoststudiedclassoforganiccalciumchannelmedicine ,whichhavebecomealmostindispens ableforthetreatmentofcardiovasculardiseasessuchashypertension ,cardiacarrhythmias ,orangina .1Inthepastdecade…  相似文献   
25.
乔庆龙  周伟  陈婕  刘文娟  苗露  尹文婷  徐兆超 《色谱》2019,37(8):872-877
为将生物体内微观的蛋白行为可视化并以宏观信号呈现出来对蛋白进行实时、动态分析,借助SNAP-tag蛋白标签技术与有机小分子荧光染料,构建了一系列用于活细胞内实时监测目标蛋白的免洗荧光探针。标签蛋白SNAP-tag能够特异性识别探针中的苄基鸟嘌呤,从而使目标蛋白共价连接上荧光团(萘酰亚胺),携带上荧光信使。此外,由于萘酰亚胺从水环境中被牵引至SNAP-tag蛋白的疏水空腔,其荧光信号呈现出2~13倍的增强。通过SNAP-tag标签蛋白与目标蛋白的融合,该荧光探针实现了对活细胞内线粒体蛋白CoX8A及核内蛋白H2B特异性识别,在免洗条件下完成了对目标蛋白的实时追踪及原位分析。  相似文献   
26.
以不同种类的离子液体作为相转移催化剂,用双氧水作为氧化剂,Na2WO4·2H2O为催化剂,在适当的反应条件下,能有效进行相转移催化环己醇氧化制备环己酮.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酸性离子液体[C16mim]HSO4和[C14mim]HSO4相转移催化合成环己酮,可提高环己酮的产率,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需用时间短、相转移催化剂可以循环使用等优点.在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50min条件下,环己醇的转化率高达100%,选择性99%以上.  相似文献   
27.
十八烷基取代吲哚啉螺吡喃衍生物的合成及光谱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合成了十种新的十八烷基取代的吲哚螺吡喃衍生物,拟进一步研究这类化合物在LB膜中的光致变色性质.  相似文献   
28.
碳纳米管在接枝二元胺过程中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酸化的多壁碳纳米管(MWNTs)进行酰氯化, 在碳纳米管表面接枝己二胺. 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拉曼光谱和场发射扫描电镜对处理前后的碳纳米管进行分析表征. 结果表明, 经过酰氯活化, 己二胺比较容易被接枝到碳纳米管上. 而且还发现碳纳米管在酸化后形成紧密块状结构, 在接枝胺后重新变得蓬松, 其表观比容甚至大于原始碳纳米管. 从理论上分析了碳纳米管的反应过程, 对碳纳米管在接枝胺过程中微结构的变化机理进行推测, 认为通过接枝, 己二胺插入碳纳米管之间, 改变了碳纳米管之间的相互作用, 使得酸化后因形成氢键而导致的紧密堆砌结构被破坏.  相似文献   
29.
萘普生是一种消炎镇痛药 ,其 S对映体的抗炎作用是 R构型的 2 8倍 ,萘普生及其衍生物的拆分具有重要意义 .手性固定相 HPLC直接拆分 [1~ 4 ] 是最简便的分析方法 .氧化锆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色谱载体 [5,6 ] .Carr等 [7] 对碱性药物快速拆分表明氧化锆在手性分离Scheme1  Structuresof chiral naproxen and its derivatives中的独特选择性 .萘普生及其衍生物在锆基手性固定相上的分离未见文献报道 .本组利用自制的球形氧化锆制备了涂敷型纤维素 -三 ( 3,5 -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 ) -Zr O2 手性固定相 ( CDMPC- Zr O2 - CSP) ,在正…  相似文献   
30.
5-氟尿嘧啶-卟啉化合物的合成及抗癌活性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以37%-45%的产率合成了六个新的5-氟尿嘧啶-卟啉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 、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确定了其结构。抗癌试验表明,化 合物A3,A4,A5对Hela(宫颈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