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3篇
数学   7篇
物理学   1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研究了地面正常重力及卫星搭载微重力条件下Pd77.5Au6Si16.5 合金的凝固组织形态的差异 .发现重力条件下的凝固组织为典型的树枝状初生相和典型的层片状共晶组织 ;而微重力条件下的初生相呈粒块状 ,共晶组织为网络状 .凝固组织形态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合金类型 (初生相Pd3Si为化合物结构类型 )以及重力引起的浮力对流增大了界面前沿液相原子的传递能力、减小了溶质边界层的厚度使得晶体长大速度增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20m落管中Pd-Ni-P合金的过冷与过饱和固溶相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应凡  陈红  王文魁 《物理学报》1992,41(7):1111-1118
本文研究了Pd43.5Ni43.5P13合金在20m落管中的过冷行为。下落过程中凝固的液滴为直径在0.2—2.5mm范围的小球。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测量、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X射线能谱微区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当样品在1.8×104Pa的氮气中凝固时得到了近单相的Pd-Ni-P过饱和固溶体。这一事实表明样品中可能发生非分解凝固。此外,在8.0×104Pa氮气中凝固的样品发现非晶相与固溶相共存,说明样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一种新的制备大块金属玻璃的方法.将Pd40Ni40P20铸态合金装在Belt高压腔中,在5.5GPa压力下获得了直径达4.0mm的大块金属玻璃。压力下熔体淬火的冷却速率低达10K/s.样品通过X射线衍射测量和差热分析来确定是否非晶化.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了样品的显微组织结构.研究了压力对晶体成核与长大动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高温高压条件下,低掺杂的La1-xSrxMnO3化合物发生从菱方相(R3c)到立方相的转变,该相变使其从低温时的绝缘态(极化子有序)转变为金属态.同时,随温度的降低,局域锰离子的自旋也从铁磁长程有序变成了只有短程序结构的自旋玻璃态.这种转变是由于相变引起的Mn—O—Mn键角及Mn—O键长的改变所引起.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一种用固/液-液/固复合三层膜测量液态金属扩散系数的实验方法-使用这种固/液-液/固复合三层膜可以消除重力导致的浮力对流和表面张力对流的影响,能够达到在无对流条件下精确地测量液态金属扩散系数的目的-利用Ta/Zn-Sn/Si复合三层膜研究了液态Zn和Sn在500℃时的互扩散过程-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6.
用有机物C3 N4H4作为初始原料 ,Ni基合金作触媒,在压力为 7GPa ,温度为1 400℃条件下 ,10min内合成出长为 1~ 4μm ,截面尺寸为300 nm左右的碳氮棒状晶体.提出了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合成碳氮晶体时选择初始原料的一般性原则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Pd40Ni40P20合金在重力(1g)及微重力(μg)条件下凝固组织中溶质原子的分布.与重力条件相比,微重力条件下凝固的样品组织中,初生相的P含量较低,而Pd的含量较高;共晶区域内的平均P含量较高而平均Pd含量较低.深入分析初生树枝晶一次枝晶间距L与冷却率υ以及固液界面前沿液相中溶质综合输运系数D的相互关系,发现地面条件下的固液界面前沿液相中溶质综合输运系数D1g比空间的Dμg大1.7倍.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Zr65Cu17.5Ni10Al7.5合金定向凝固过程中组织形态的演变特征,探索了不同的凝固方向与重力场方向间的相互取向关系对凝固组织形态的影响.存在着一个临界抽拉速度Vfc,当抽拉速度大于该临界值时组织方向性变差.该合金本身的物理性质决定了它具有一个较小的临界值(Vfc=5mm/min).不同的凝固方向与重力场的相对取向关系改变了液-固界面前沿的浮力对流状态.当凝固方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9.
Pd—Ni—P大块金属玻璃的形成及其转变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应凡  王文魁 《物理学报》1990,39(4):555-560,T001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