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88篇
化学   127篇
物理学   2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采用时间分辨的发光光谱技术,分别测量了两种新合成的钌配合物[Ru(bpy)2 (dpbpd(NH2)2)]2 和[Ru(phen)2(dpbpd(NH2)2)]2 与小牛胸腺脱氧核糖核酸(ctDNA)相互作用时的瞬态发光动力学过程,并与以往对[Ru(phen)2dppz]2 等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从而研究带-NH2的嘧啶环对配合物与DNA作用动力学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两种含有带-NH2的嘧啶环的钌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时的发光按双指数规律衰减,发光寿命为几十纳秒,比dppz类钌配合物与DNA作用时的发光衰变寿命(几百纳秒)小一个数量级.归因于嘧啶环上的N和-NH2可能与水分子、DNA的碱基对或磷酸骨架形成氢键,从而加快激发态的无辐射弛豫,削弱发射光强,缩短发光寿命.该结论为进一步研究配合物分子与DNA的相互作用的机理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2.
采用稳态和时间分辨的瞬态光谱技术对比研究了一种Corrole化合物5,10,15-三(五氟苯基)Corrole(FtsTPC)和一种卟啉化合物5,10,15,20-四(五氟苯基)卟啉(F20TPP)的光物理特性.结果表明:F15TPC的B带吸收峰较宽而F20TPP的强而窄,F15TPC的Q带有两个吸收峰而F20TPP有四个.F15TPC的荧光量子产率为0.15,荧光寿命为4.8 ns,F20TPP的荧光量子产率为0.05,荧光寿命为11.1 ns;与F20TPP相比F15TPC具有发光效率高、荧光寿命短的特点.F15TPC具有较大的发光速率常数和无辐射跃迁速率常数,这可能是由于F15TPC少了一个氟代苯基,致使其发色团本身的电子结构发生变化所致.另外空间结构的不对称性和非共面性也对其光物理性质有影响.  相似文献   
23.
通过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及磁化率的测定,研究了二(2-乙基己基)二硫代磷酸合钴(Ⅱ)配合物的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24.
25℃下,用pH电位滴定法研究了二元M(3,4Lu)2 和三元混配M(ATP)(3,4Lu)2-配合物(ATP4-=三磷酸腺苷,3,4Lu=3,4二甲基吡啶,M2 =Co2 ,Ni2 ,Cu2 或Zn2 )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三元混配配合物相对于二元配合物的稳定性用M(3,4Lu)2 M(ATP)2-=M(ATP)(3,4Lu)2- M2 的平衡常数ΔlogKM(=logKM(ATP)M(ATP)(3,4Lu)-logKMM(3,4Lu))表示,结果比统计值大,这可能主要归因于三元混配配合物分子内ATP4-与3,4Lu之间的σ-π协同效应及其芳环间的堆积作用,′HNMR谱研究确证了这种堆积作用的存在。  相似文献   
25.
苯丙氨酸桥联手性锌双卟啉受体对胺的分子识别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金属卟啉的分子识别研究是当今卟啉仿生化学的重要课题.手性金属卟啉作为光学活性分子的对映选择识别受体和手性核磁共振试剂[1]尤为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26.
通过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技术测量了一种卟啉侧链聚合物薄膜:卟啉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poly[porphyrin acrylate-styrene] (P[(por)A-S])在高激发密度下的瞬态荧光特性.实验发现,P[(por)A-S]样品的荧光衰减随聚合物分子浓度的增大而加快.利用Frster机制的双分子猝灭理论对其浓度猝灭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研究表明,在高激发密度的情况下,Frster机制的双分子作用是加快卟啉侧链聚合物初始荧光衰减和降低其发光效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7.
本文设计合成了两个含有联噻唑的钌(Ⅱ)配合物[Ru(btz)3](CIO4)2(1)和[Ru(btz)(dppz)2](c104)2(2)(btz=4,4’bithiazole,dppz:dipyrido[3,2-a:2’,3’c]phenazine).通过元素分析、ES-MS、1HNMR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了配合物的结构.运用光谱滴定和黏度实验研究了配合物与DNA的作用,发现配合物1与DNA以静电方式结合,配合物2以插入模式与DNA结合.凝胶电泳实验表明配合物1和2在光照射下均可有效断裂DNA,单线杰氢(1O2)和脊某自由墓(OH、县推动断裂反应的活性物种.  相似文献   
28.
杂多配合物抗狐脑炎病毒的活性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抗病毒活性;杂多配合物抗狐脑炎病毒的活性探讨  相似文献   
29.
多吡啶钌配合物作为DNA结构探针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本文对多吡啶钌配合物作为DNA荧光或结构探针的研究背景、研究技术及其特点、钌配合物与DNA的键合模式及其结合力大小的影响因素、钌配合物与DNA键合的异构选择性及不同键合速率、非放射性核酸标记及DNA分子光开关等方面进行了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30.
The complex [Cu(phen)2(POAc)3]ClO·4H2O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investigat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spec-troscopy and X-ray diffraction methods, where phen = 1,10-phenanthroline, POAc = phenylacetate group). The complex crystallizes in the triclinic space group PI with two molecules in a unit cell of dimensions a = 1.0579(2) nm, b = 1.2423(3) nm, c = 1.9190(4) nm, α = 71.84(1)°, β = 80.50(2)°, γ = 88.60(1)°, V = 2.3625(9) nm3, R = 0.0407 and Rw = 0.0656. The complex results from bridging of two Cu(phen)2 units by three carboxylate groups, and each Cu2 ion is in a distorted square pyramidal geometry with two nitrogen atoms of phen and three carboxylate oxygen atoms of POAc. It has been showed that intramolecular stacking interactions occur between the phenyl moieties of POAc and aromatic rings of phen, leading to a novel molecule structure with two coordinating modes of carboxylate ligands, of which two phenylacetates are μ2-carboxylate-O-bridging ligands, and the other is a μ2-carboxyl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