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38篇
化学   219篇
力学   52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70篇
物理学   27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4篇
  1966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71.
对于均匀双相流体冻结音速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通常的方法不同,本文从微元封闭体系的简单模型(而非微元控制体)出发,推导出微小扰动在流体介质中的相对传播速率—音速为a~2=(■p/■ρ)s;并强调指明该式对于双相流体介质的适用条件。对于均匀双相流体的冻结音速,文中从理论上分析并导出了存在最小音速(气隙率0<a<1))的条件及此时的气隙率的计算公式,这些理论分析的结果是与已知的实验数据相符的。  相似文献   
572.
基于负离于-中性束注入器中强流负离子束引出与加速系统的特点所建立的数值模拟模型和计算程序,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强流负离子束系统电磁场位形、几何参数、等离子体参数、束流密度和负离子剥离损失对负离子束光学特性的影响。对8电极800keV强流负离子束系统的初步优化结果表明对引出流密度为2lmA·cm-2的H-离子束,当负离子初始温度为0.2eV时,由系统出射的85%束散角可达到0.23°。  相似文献   
573.
指出解质点运动学问题中运用的所谓“速度合成与分解方法”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是只在一个参考系中求解,运用速度的矢量性,将速度矢量按平行四边形法则合成和分解,最常用的是在直角坐标系或其它坐标系中合成和分解;第二种是借助两个有相对运动的参考系,运用相对运动中的速度定理求解.同时澄清了有关文献中某些不当之处.  相似文献   
574.
应用坐标法求出一段圆弧电流在通过圆心并与圆面垂直的轴线上的磁场分布公式 .  相似文献   
575.
576.
采用销-盘摩擦副接触方式在混合及流体动力润滑下,对不同密度的规则微小凹痕图型表而进行石蜡油润滑下的摩擦试验,利用Stribeck曲线分析在不同试验条件下,不同密度的规则微小凹痕图型表面的摩擦特性,利用摩擦系数曲线图解析不同载荷和滑动速度下,不同密度的规则微小凹痕图型表面的摩擦行为.结果表明,当试样表面具有规则微小凹痕图型时,其减摩效果较无微小凹痕图型表而更佳,在不同载荷作用下,规则微小凹痕图型存在着最佳的密度分布,即在载荷为5~30N,规则微小凹痕图型密度为32.4%时的减摩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77.
 考察了Te的添加及Te含量对MoPO/SiO2催化剂催化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反应性能的影响. MoPO/SiO2催化剂对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反应的中间产物丙烯选择性较高,而Te的添加促进了丙烯向丙烯醛的转化. N2吸附、XRD、Raman、XPS、H2-TPR、丙烷脉冲、NH3-TPD和Py-IR等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添加Te后虽然比表面积有所下降,但单位比表面积上的酸量增加,催化剂低温可还原性得到改善,从而有利于丙烷的转化. Te可能有利于丙烯α-H的脱除和/或烯丙基的插氧反应.  相似文献   
578.
单个桨叶噪声预报螺旋桨非空化噪声可显著降低计算耗时,本文联合URANS和声类比方程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并对螺旋桨噪声的时域特征进行分析。首先计算均匀流中E779A螺旋桨的声辐射,揭示了桨叶上声压分布及测点声压信号的典型周期特征,采用单个叶片噪声相移叠加(简称"单叶片方法")预报螺旋桨噪声的结果,与对螺旋桨所有叶片积分的计算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均匀流中单叶片方法的可行性。将该方法应用于潜艇伴流场中无侧斜和大侧斜螺旋桨噪声辐射计算,预报结果与所有叶片积分的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非均匀流场中单叶片方法的可行性,说明单叶片相移叠加法预报螺旋桨普遍进流条件下的辐射噪声是可行的。研究结论也可为对转桨、泵喷等噪声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79.
根据“均匀磁化”原理,利用谐波分析方法,对定向磁化的准扇形、准梯形以及准扇平头环状多极系统的二维场形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精确的解析表达式。试算了16体准形四极透镜的梯度,并同相应的16体平头扇形四极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580.
一、引言 循环流化床锅炉,作为第二代流化床燃煤热力装置,得到了国内外能源科学技术界的重视.这种装置的主要特点是:在高效率气-固分离和高倍率固体物料循环的条件下,燃烧与脱硫以及传热过程在整个燃烧室空间(炉瞠)内进行.这与传统的鼓泡流化床装置有显著的不同.探索这种装置在各种可能工况下,炉膛上部燃料的燃烧份额和炉内烟气对炉壁的传热率,以及与当地固体颗粒浓度之间的关系,对于设计和开发工业用循环流化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