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3篇
数学   5篇
物理学   57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Recent progress in organic spintronics is given an informative overview, covering spin injection, detection, and trans-port in organic spin valve devices, and the magnetic field effect in organic semiconductors (OSCs). In particular, we focus on our own recent work in spin injection and the organic magnetic field effect (OMFE).  相似文献   
12.
刘晓静  高琨  李元  魏建华  解士杰 《中国物理》2007,16(7):2091-2095
We have studied the electric-field-driven motion of a polaron by solving the time-dependent Schr\"{o}dinger equation nonadiabatically and the lattice equation of motion simultaneously. It is found that the polaron may experience two sequent transitions under high fields; one is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subsonic to the supersonic state, and the other from the supersonic to dissociated state. The acoustic mode is decoupled from the charge when the polaron moves at a speed faster than the sound speed, and then the optical mode is decoupled at the second transition to make the polaron dissociate completely.  相似文献   
13.
Polaron tunnelling is studied in xPA/nPPP/xPA (PA for polyacetylene and PPP poly (p-phenylene)) triblock copolymer, which has a well-barrier-well structure. An extended tight-binding Hamiltonian including external electric field is adopted. Without electric field, the injected electrons would not extend over the whole copolymer chain but instead be confined in the segments of PA. This is different from the behaviour of the traditional semiconductors. It is found that the polaron can transfer to the potential barrier-PPP segment when the applied electric field reaches a certain value. The critical polaron tunnelling electric fields depend upon the lengths of PPP segments.  相似文献   
14.
针对最近关于自旋注入有机体的实验研究,理论上计算了有机分子与磁性原子接触时的自旋极化现象.通过调节磁性原子的自旋劈裂强度,发现有机分子链内的自旋极化弱于金属链,但强于半导体链.同时还研究了有机分子链内自旋极化随电子-声子耦合强度的变化关系以及界面耦合的自旋相关效应. 关键词: 界面耦合 自旋极化 自旋劈裂  相似文献   
15.
电子关联和孤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解士杰  梅良模  孙鑫 《物理学报》1991,40(6):957-961
聚乙炔中的电子关联和孤子可用相关基函数方法(CBF)来研究,通过考虑完全的电子-电子相互作用,得到含有单个电荷的奇数原子链的稳定位形为孤子的结论,随着电子-电子互作用强度U和互作用程α/β的增加,孤子定域性加强,产生能降低,因此,即使计入电子-电子相互作用,孤子仍然是导电聚合物中的主要载流子。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6.
解士杰  韩吉胜  姚涛 《物理学报》1995,44(10):1622-1627
导电聚合物中的π电子可以通过掺杂离子的桥梁作用及链间耦合作用在链与链之间转移.在给定掺杂离子浓度下,研究了聚乙炔链的基态,孤子,极化子等非线性激发态与链上净电荷之间的关系.指出了Peierls电子-声子相互作用、掺杂离子与π电子的库仑相互作用等对体系的不同影响.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7.
解士杰  梅良模  孙鑫 《物理学报》1989,38(9):1506-1509
本文在紧束缚模型基础上,对聚对苯撑类材料提出一简单的哈密顿量,并计算了系统的能带结构,给出基态、极化子、双极化子激发态,得到了双极化子比两个单极化子更容易激发这一重要结论。在能带中除发现能隙内的两个极化子定域能级外,还发现导带和价带都要发生二劈裂,带边上出现浅能级,它们对应的电子态均是定域的。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8.
DNA分子能带结构与电子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骏  陈雷  刘德胜  解士杰 《物理学报》2004,53(8):2792-2795
DNA分子链内的巡游电子数与其结构和位形密切相关,可变的电子数会导致这类软物质费米面处能带结构的变化.在紧束缚近似下,计入电子 晶格的相互作用,计算了DNA分子不同巡游电子数下的能带结构及态密度,对碱基对不同排列情况下DNA分子可能的电属性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DNA 态密度 电晶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魏建华  解士杰  梅良模 《物理学报》2000,49(11):2264-2270
应用紧束缚双带模型对混合卤化物的电荷掺杂性质进行了计算,发现单电荷掺杂在混合卤化物中形成极化子,双电荷掺杂则形成稳定的双极化子;单体的长度和界面耦合都对极化子和双极化子的产生和稳定性有影响.混合卤化物的单体对掺杂电荷具有选择性;电子-电子相互作用并不能使形成双极化子的两个同号电荷相互排斥而形成两个单极化子.在具有电荷自发转移的材料中,混合卤化物单体对掺杂电荷没有像其他混合卤化物一样的选择性,掺杂电荷的定域位置取决于两种单体对该电荷的束缚能力. 关键词: 混合卤化物 极化子 电荷约束  相似文献   
20.
魏建华  解士杰  梅良模 《物理学报》2000,49(11):2254-2260
从紧束缚模型出发,发现周期性排列的两种金属卤化物材料可以形成超晶格和多量子阱(线)结构,并进一步研究了这种新型结构的性质随单体材料势垒和势阱宽度的变化规律,发现由金属卤化物形成的周期性结构表现出明显的量子阱(线)特征,对掺杂电荷的约束作用也非常强,从而证明了可以研制和开发基于金属卤化物的多量子阱(线)材料与器件. 关键词: 超晶格 量子阱 金属卤化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