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5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239篇
化学   333篇
晶体学   15篇
力学   121篇
综合类   11篇
数学   259篇
物理学   43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利用希夫碱反应,在荧光素硫代酰肼中引入对羟基苯甲醛、吡咯甲醛等醛基化合物,制得了能特异检测汞离子的3种荧光染料探针TFP3,TFP4及TFP5.研究发现,当加入7.5μmol/L的Hg~(2+)后,TFP3,TFP4和TFP5的荧光光谱530 nm处均出现了约高于30倍的荧光增强,其检出限分别为7.22×10~(-8),1.03×10~(-7)和1.28×10~(-8)mol/L.另外,细胞成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探针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低毒性,在生物体系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2.
针对钢铁工业烟气成分复杂、排放量大且处理难的问题,分析各碳捕集技术特点、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目前,吸收法是最成熟、最适合的碳捕集方法,在工业上已出现商业化应用。新型碳捕集技术在碳捕集方面有很大潜力,但大多都处于实验室规模的开发,未来这方面是一项巨大挑战。以膜接触器为代表的复合捕集技术破单一捕集技术瓶颈,已出现应用在燃煤工业上。未来在实际过程中,要根据钢铁各工序烟气特点及浓度差异选择不同的捕集方法并对钢铁工业碳捕集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3.
活菌含量和上消化道耐受性是益生菌产品的两个重要指标,共同影响最终定植于人体肠道的活菌数,准确评估这两个指标对于消费者选择产品和生产者提升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本研究组研发的纳米流式检测技术(Nano-flow cytometry, nFCM)在单颗粒水平对细菌进行高灵敏度、高通量分析的独特优势,本研究利用SYTO 9和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 PI)两种核酸染料共染的方法标记总菌和识别死菌,对益生菌产品的活菌含量及其经模拟胃液(Simulated gastric juice, SGJ)、肠液(Simulated intestinal juice, SIJ)或上消化道消化处理后的益生菌活性进行测定,从而实现对益生菌产品的细菌活性及其上消化道耐受性的定量评估。本研究对18款益生菌产品(包括16款粉末冲剂和2款胶囊产品)的活菌含量及上消化道耐受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18款产品的活菌含量均大于1010cells/package,平均活菌比例为61.7%,均符合国际标准(107cfu/g),但是其中有一款产品未达到其活菌含量的标注值。其次,使用pH=3的SGJ和胆盐...  相似文献   
164.
Antibacterial effects of a new material, carbon atom wires (CAWs), another allotropic form of carbon based on sp hybridization, were investigated by various methods including zone of inhibition, bacterial colonies and conductivity measurements.The bacteria used in the research were Bacillus subtilis(ATCC9372), Staphylococcus aureus(ATCC25923) and Proteus vulgaris(49102). As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CAWs exhibited well inhibitory effects on the bacteria tested. An excellent biocompatibility of pyrolytic carbon has been well recognized. The additional inherency of the new material against bacterial growth could be potentially utilized in medical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65.
本文在算子理论框架下研究离散时变线性系统的同时稳定性.给出一个仅依赖于单边强表示的同时稳定性判据和同时镇定控制器的参数化.  相似文献   
166.
崔丽娟  高进  杜玉峰  张高伟  张磊  龙毅  杨善武  詹倩  万发荣 《物理学报》2016,65(6):66102-066102
钒合金作为聚变堆候选材料, 其辐照损伤行为一直是关注的重点. 研究辐照时形成的位错环的性质, 其意义在于揭示纯钒中辐照空洞的长大机理. 这种机理表现为不同类型位错环对点缺陷吸收的偏压不同, 从而影响金属的辐照肿胀. 本文利用加速器对纯钒薄膜样品进行氢离子辐照, 然后, 利用透射电镜的inside-outside方法分析氢离子辐照所形成的位错环的类型. 结果表明, 在氢离子辐照纯钒中没有发现柏氏矢量b=<110>的位错环, 只有柏氏矢量b=1/2<111>和b=<110>的位错环, 这两种位错环的惯性面处于{110}-{112}之间. 能确定性质的位错环全部为间隙型位错环, 未发现空位型位错环.  相似文献   
167.
相变制冷复合镜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一种新的复合式腔镜结构,利用硅镜(钼镜)和铜镜的优点,避免它们的缺点,可以有效地减小热畸变.对钼、铜复合镜作了与硅镜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钼、铜复合镜的热畸变比硅镜的约小一半.  相似文献   
168.
In this paper,a weighted residual method for the elastic-plastic analysis near a crack tip is systematically given by taking the model of power-law hardening under plane strain condition as a sample.The elastic-plastic solutions of the crack tip field and an approach based on the superposition of the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method on the complete solution in the whole crack body field,to calculate the plastic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are also developed.Therefore,a complete analysis based on the calculation both for the crack tip field and for the whole crack body field is provided.  相似文献   
169.
薛昌明  卢天健 《力学进展》1989,19(2):158-171
一切物理过程或现象都具有瞬时性和不可逆性,迄今为止的所有热力学和连续介质力学理论皆因为或多或少的理想化假设而不能对这些过程或现象的物理本质作出精确的客观描述。新理论与传统理论的根本分歧在于把热形式的变化和机械形式的变化视作共同存在于同一物理过程或现象中互相耦合的两个方面,它们的有机组合则通过传统的热量概念的舍弃而得到实现;耗散能密度和有效能密度被定义为互相排斥的两个独立变量,对物体转动、变形以及体积变化的描述被统一起来,物理过程的不可逆本质成为新理论的固有特征。新理论不需要对材料的本构方程作任何预先假设。相反,这些本构方程将在求解过程中自动地推解出来,只需要输入材料变形的初始斜率及有关加载历史的数据。在新理论中,体积能密度和表面能密度可以相互转换,或者说体积相对于面积的变化是有限值而不是如传统理论中所假设的那样,在取极限过程中趋近于零而忽略不计,也正是该假设导致在传统理论中热变化和机械变化的相互独立(解耦)。新理论保留了非线性和有限变形,从而可以通过设置恰当的力或位移边界条件来求解任何边值问题。平衡态/不可逆过程被证明具有唯一解,非平衡态/不可逆过程则被证明具有确定的极限解且受到平衡态/不可逆过程的限界。等能...   相似文献   
170.
铜(Ⅰ,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室温、有关配体存在下,利用金属铜粉和过氧化苯甲酰的氧化加成配位反应合成了四种铜(Ⅱ)配合物(配体分别为联吡啶、双二苯基膦乙烷、2-氨基吡啶、苯并咪唑)。同时又利用双齿有机膦配体(dppm=双二苯基膦甲烷,dppe=双二苯基膦乙烷,dppp=双二苯基膦丙烷,dppb=双二苯基膦丁烷)和金属铜盐的还原取代反应合成了四种一价铜(Ⅱ)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经X射线四圆单晶衍射确定了配合物的分子结构,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由直接法和Fourier合成方法解出。利用电子光谱等手段研究了氧化加成配位和还原取代配位反应的机理。初步建立了一套简单有效的合成铜(Ⅰ,Ⅱ)配合物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