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117篇
化学   156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22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32篇
物理学   2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0 毫秒
321.
The cationic carbyne complex of rhenium, [π-C_5H_5(CO)_2ReCC_6H_5] BBr_4(Ⅰ), in tetrahy-drofuran reacted with 1-lithiocarborane at low temperature, with addition of the carbo-ranyl anion to earbyne earbon and carbonyl carbon atoms to give two novel carbene andcarbyne complexes of rhenium, π-cyclopentadienyl (dicarbonyl) [(1-earboranyl) (phenyl)carbene] rhenium π-C_5H_5 (CO)_2ReC (C_2HB_(10)H_(10)) C_6H_5, (Ⅱ) and π-cyclopentadienyl-(carbonyl)(1-carboranylformacyl) (phenylcarbyne) rhenium π-C_5H_5 (CO) (COC_2HB_(10)H_(10)) ReCC_6H_5 (Ⅲ).This fact indicates that there are two electrophilic centers in the cationic carbyne complexⅠ.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complex Ⅲ in solution transformed gradually into the complexⅡ. The complexes Ⅱ and Ⅲ were identified by elemental analyses, IR, ~1H NMR and massspectra, and finally by their single crystal X-ray structure determinations. The possiblereaction mechanism is suggested and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322.
三氢钌化物[(C_5H_6)Ru(PPh_3)H_3](1)经光解反应生成了一个双核钌氢化合物[(C_5H_5)Ru·(PPh_3)(μ-H)]_2(2)。用X射线重原子法及Fourier迭代解出了2的晶体结构,其分子呈二聚形式,Ru-Ru键处在对称中心,两个钌原子间还通过两个桥氢原子相联。该二聚体的单体为16电子物种,与推测的碳氢键活化反应的中间体类似,为金属有机氢化物活化碳氢键的反应历程提供了证据.文中还给出了2的可能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323.
大气单颗粒表面的非均相反应研究因更接近大气实际条件,避免了堆积态研究中人为引入的误差,能够得到真实的反应过程与机理,获得反映大气实际条件的动力学参数.本研究建立了使用显微拉曼光谱研究大气单颗粒非均相反应的研究方法,并初步用于研究NO2与单颗粒CaCO3的非均相反应.研究结果表明显微拉曼光谱可同时获得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和形貌变化,并能得到化学环境如相态的信息,对于研究反应过程很有帮助;而颗粒物沉降在基质上得到的拉曼光谱因不受形貌共振影响,有利于获得高质量的光谱.此外,将拉曼光谱研究单颗粒的方法与其他单颗粒非均相反应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综合比较,表明显微拉曼光谱技术在单颗粒非均相反应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特点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24.
CTMAB交联累托石吸附苯胺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MAB) 为交联剂与累托石进行交联反应,制备CTMAB交联累托石,吸附处理CODCr值为910.6mg/L和2806.4mg/L的苯胺废水。结果表明,当CTMAB交联累托石用量为40g/LH2O、pH为7.00和1.00、常温吸附60min时,其CODCr去除率达67%以上。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式:?1.338Ct1/n,吸附反应为一级反应:tteCC51019.10--=, 吸附热力学研究表明:ΔH=1.819kJ/mol,ΔG=0.051kJ/mol,ΔS=6.073J/mol稫。  相似文献   
325.
提出了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动物饲料中安定和三唑仑的残留量的方法。饲料经过有机溶剂提取,采用SE-54毛细管柱(30 m×0.32 mm,0.32μm)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安定和三唑仑的质量浓度均在0.3~60 mg·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2SN)分别为0.007 1,0.021 3 mg·L~(-1)。方法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9.5%~93.1%,81.6%~91.8%,相对标准偏差(n=8)分别为2.11%~4.02%,2.09%~4.61%。  相似文献   
326.
迄今非接触原子力显微镜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强大的工具.它不仅能够得到表面的原子周期结构,还能给出分子内部的化学键信息.针尖和样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原子力显微镜的有效信号,主要包括三种,即范德瓦尔斯相互作用、静电相互作用和化学键相互作用.本文在生长于Si(111)-7×7的铅薄膜上测量了针尖和样品之间的化学键相互作用.通过获取该相互作用随偏压的变化,并且利用抛物线拟合有效局域接触势的位置,我们发现它是随着针尖和样品之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的.这种趋势来自于针尖和样品之间波函数的交叠.从而可以得到电子的衰减长度.我们还测量到了该衰减长度随着铅薄膜厚度的变化会发生振荡,这种振荡归因于平顶楔形铅岛内电子的量子尺寸效应.  相似文献   
327.
以具有单一手性链的三维手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n3(HCOO)4(D-Cam)] n作为固定相,制备了毛细管手性柱 A(30 m×250 μm i.d.)和柱 B(5 m×75 μm i.d.),用于气相色谱分离. 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热重分析考察了固定相的涂敷性能和热稳定性. 选用一些外消旋体、 正构烷烃和位置异构体作为测试物用柱B进行了分离,结果表明该固定相对这些有机物具有较好的分离能力.  相似文献   
328.
微波辐射下纳米水滑石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微波辐射下用变速滴加共沉淀法合成了粒径为10 nm~40 nm的Mg-A l纳米水滑石(nano-HT),其结构经XRD,TEM,TG和元素分析表征。以nano-HT为载体,制备了Cu/nano-HT和CuN i/nano-HT催化剂,通过苯酚羟基化反应考察了它们的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双氧水有效利用率和产物的选择性均比以常规水滑石为载体的催化剂高。  相似文献   
329.
以N,N’-二甲基丙二胺为原料,经Boc保护反应,与5-溴糠醛进行还原胺化反应,最后采用催化剂1,1’-二叔丁基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钯与一系列的不同取代的苯硼酸进行Suzuki反应制备得到以呋喃为母核的多取代新型化合物5a~5e,结构经1H NMR和HR-MS(ESI-TOF)表征。   相似文献   
330.
TiO_2纳米管阵列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但可见光吸收弱,限制了其太阳能利用和环境应用。窄带隙的钙钛矿(ABO3)型氧化物能够吸收大范围波段的可见光,且稳定性高,但光催化活性低。本文首先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LaCoO_3纳米颗粒,然后利用电泳沉积技术将LaCoO_3纳米颗粒修饰于TiO_2纳米管阵列表面,构筑了LaCoO_3-TiO_2纳米管阵列。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的表征结果显示溶胶-凝胶法合成的纳米颗粒为LaCoO_3,其尺寸均匀,结晶度高,平均粒径约为100nm。LaCoO_3纳米颗粒与TiO_2纳米管阵列之间的结合力好。紫外可见吸收光谱(DRS)显示,随着电泳沉积时间的延长,LaCoO_3-TiO_2纳米管阵列的吸收带边逐渐红移700nm。可见光下光催化降解甲基橙(MO)的结果表明,电泳沉积15 min制得的LaCoO_3-TiO_2纳米管阵列对MO的光催化效率最高,其降解速率是相同条件下TiO_2纳米管阵列的4倍。光致发光光谱和电化学阻抗谱证实LaCoO_3纳米颗粒的负载有效地促进了光生电荷的分离和传输,可见光光催化活性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