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5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341篇
化学   588篇
晶体学   22篇
力学   33篇
综合类   27篇
数学   177篇
物理学   29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对三维荧光法测定水中的4-氯苯酚进行了研究,并与传统的比色法进行了比较。4-氯苯酚的三维荧光光谱图中荧光特征峰位于λex/λem=280 nm/310 nm处,在pH 1~8时,荧光较强且稳定。4-氯苯酚质量浓度为0.01~2.0 mg/L时,荧光强度与浓度的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97,检出限为0.0096 mg/L。方法可用于自来水及地表水中的4-氯苯酚的测定,回收率在94.3%~106.0%。  相似文献   
72.
以乙酸铜和乙酸锰为铜锰前驱体,以NH4HCO3为沉淀剂,相应金属硝酸盐为掺杂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过渡金属氧化物掺杂的铜锰氧化物催化剂.采用N2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氢气-程序升温还原和原位红外漫反射光谱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系列催化剂上CO反应性能.结果表明,掺杂过渡金属氧化物可以调变催化剂对CO的吸附能力,进而影响催化剂性能.  相似文献   
73.
以三苯胺和苯并噻唑盐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种具有红光发射特性的D-π-A型荧光粘度探针N-乙酸乙酯基-2-(4-甲酸甲酯基三苯胺-4'-乙烯基)苯并噻唑六氟磷酸盐(L),运用现代分析测试手段进行了系统地表征。 研究结果表明,探针L的最大发射波长为630 nm,能有效地降低生物背景,提高生物成像的信噪比。 该探针对粘度有很好的荧光响应,其荧光强度比值(I/I0)的对数与粘度的对数呈现很好的线性关系(R2=0.9934)。 此外,探针L对极性的敏感性小,且荧光信号不受生物分子的干扰。 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探针L具有低的细胞毒性,可应用于细胞内微环境粘度的荧光成像。  相似文献   
74.
This paper studies the light scattering and adsorption of nanocrystalline TiO2 porous films used in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composed of anatase and/or rutile particles by using an optical four-flux radiative transfer model. These light properties are difficult to measure directly on the functioning solar cells and they can not be calculated easily from the first-principle computational or quantitative theoretical evaluations. Thes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light scattering of 1 25 nm TiO2 particles is negligible, but it is effective in the range of 80 and 180 nm. A suitable mixture of small particles (10 nm radius), which are resulted in a large effective surface, and of larger particles (150 nm radius), which are effective light scatterers, have the potential to enhance solar absorption significantly. The futile crystals have a larger refractive index and thus the light harvest of the mixtures of such larger rutile and relatively small anatase particles is improved in comparison with that of pure anatase films. The light absorption of the 10μm double-layered films is also examined. A maximal light absorption of double-layered film is gotten when the thickness of the first layer of 10 urn-sized anatase particles is comparable to that of the second larger rutile layer.  相似文献   
75.
本文提出了一种研究高能e~+e~-湮没过程中多粒子产生的管状袋模型.利用袋参数β确定强子化几率密度与物质化能量的平方成正比,成功地解释了最新实验数据(TASSO,HRS)给出的近似KNO标度无关性.  相似文献   
76.
对插型阵列微带电极的制作及其电化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微电子光刻方法制作了对插型阵微带电极(IDA),并通过SEM对IDA电极进行了表征,将微Ag/AgCl参比电极和微铂丝对电极固定在IDA电极附近,构成了微电解池,考察了该电极的循环伏安及计时电流特性,并用微带电极的扩散理论和Cottrell 公式对IDA电极的准稳太电流进行了处理,指出了它们之间产生偏差的原因,研究了IDA电极的“发生-收集”效应,测定了该电极的屏蔽因子、反馈因子和收集效率。  相似文献   
77.
1. PreliminaryIt is well known that{1] a 8ymPlectic form is invariant along the trajectory of a Hamilto-nian system. Based on this fundamental property, certain techniques have been developed.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tend such an approach to a wider class of dynamic systeIns,namely, genera1ized Hamiltonian systems. Our purpose is to investigate a class of dynaInicsystems, which possess a certain "geometric structure".Deflnition 1.1[1'2]. Let M be a tIlallifo1d. w E fl'(M) is call…  相似文献   
78.
蔡俊伟  胡寿松  陶洪峰 《物理学报》2007,56(12):6820-6827
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的选择性支持向量机集成预测模型.为提高支持向量机集成的泛化能力,采用自组织映射和K均值聚类算法结合的聚类组合算法,从每簇中选择出精度最高的子支持向量机进行集成,可以保证子支持向量机有较高精度并提高了子支持向量机之间的差异度.该方法能以较小的代价显著提高支持向量机集成的泛化能力.采用该方法对Mackey-Glass混沌时间序列和Lorenz系统生成的混沌时间序列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可以对混沌时间序列进行准确预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集成 混沌时间序列 聚类  相似文献   
79.
大功率固态调制器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计了大功率固态调制器的新型固态脉冲开关模块。通过分析电力电子仿真软件Saber中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物理模型的概念和等效电路,结合实验数据建立了IXDH20N120型IGBT的模型,研究了Saber环境下,不同参数条件和拓扑结构对调制器电路输出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动态均压网络在有效地保护开关的同时,可以减少IGBT的开关损耗;电路中器件离散性与系统分布参数会造成调制器输出波形质量下降,效率降低。并对调制器在负载打火情况下,因严重不均流而损坏器件故障的机理作了分析,实验证明仿真结果和分析与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80.
用共蒸发法在室温下制备了ZnTe及ZnTe:Cu多晶薄膜,测量了电导率温度曲线,发现不掺杂的ZnTe薄膜的暗电导随温度的增加而线形增加,呈常规的半导体材料特征;掺Cu的ZnTe薄膜在温度较低时,lnσ随温度升高而缓慢增加,随后缓慢降低,达到一极小值,当温度继续升高时又陡然增加,呈现异常现象。用XPS研究了N2气氛下退火前后表面状态,发现不掺Cu的ZnTe薄膜呈现富Te现象。掺Cu后Te氧化明显,以ZnTe形式存在的Te明显减少;ZnTe:Cu薄膜中Zn的含量在退火前后变化明显,退火前,Zn主要以ZnTe形式存在,退火后Zn原子向表面扩散,使表面成分更加均匀,谱峰变宽;退火时,部分Cu原子进入晶格形成CuxTe相,引起载流子浓度变化,导致ZnTe:Cu多晶薄膜的电导温度关系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