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8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365篇
化学   646篇
晶体学   23篇
力学   44篇
综合类   27篇
数学   185篇
物理学   31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通过4-羟基苯甲醛与2,6-二(4-氯甲基苯基)苯并[1-2,4-5′]二唑之间的Wittig反应,制备了具有蓝色荧光特性的小分子单体2,6-二{4-[2-(4-羟基苯基)乙烯基]苯基}苯并[1-2,4-5′]二唑,在碳酸钾的催化作用下,通过其与4,4′-二氟二苯甲酮的缩聚反应,设计并合成了以均二苯乙烯为共轭母核的可发射蓝光的聚醚醚酮材料(BOE-PEEK),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结果表明,该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Mw)为1.38×105,均分散系数(PDI)为4.35,玻璃化温度(Tg)为195℃,热分解温度(Td)为440℃,BOE-PEEK在二甲基乙酰胺(DMA)溶剂中的UV-Vis吸收光谱(λmax)为372 nm,荧光光谱(λmax)为455nm,由导电玻璃/发光层/金属铝电极(ITO/BOE-PEEK/Al)组成的单层器件在电压15 V时,发光亮度达530 cd·cm-2,发光效率为0.36 cd/A.  相似文献   
72.
用共蒸发法在室温下制备了ZnTe及ZnTe∶Cu多晶薄膜,测量了电导率温度曲线,发现不掺杂的ZnTe薄膜的暗电导随温度的增加而线形增加,呈常规的半导体材料特征;掺Cu的ZnTe薄膜在温度较低时,lnσ随温度升高而缓慢增加,随后缓慢降低,达到一极小值,当温度继续升高时又陡然增加,呈现异常现象。用XPS研究了N2气氛下退火前后表面状态,发现不掺Cu的ZnTe薄膜呈现富Te现象。掺Cu后Te氧化明显,以ZnTe形式存在的Te明显减少;ZnTe∶Cu薄膜中Zn的含量在退火前后变化明显,退火前,Zn主要以ZnTe形式存在,退火后Zn原子向表面扩散,使表面成分更加均匀,谱峰变宽;退火时,部分Cu原子进入晶格形成CuxTe相,引起载流子浓度变化,导致ZnTe∶Cu多晶薄膜的电导温度关系异常。  相似文献   
73.
三硝基苯酚(PA)是废水中酚类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成分,鉴于其对人体及环境的危害,实现PA简便、准确的检测意义重大.本文以L-组氨酸为保护剂,抗坏血酸为还原剂,通过一步法在室温下合成了铜纳米团簇(Cu NC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傅里叶红外(FT-IR)等手...  相似文献   
74.
聚合物自组装是制备纳米材料的有效途径.自组装纳米材料在药物载体、高性能材料、生物结构模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近年来,在聚合物分子自组装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者们发展了聚合物纳米粒子的自组装研究,并取得了很大进步.聚合物纳米粒子的组装一般可称为超分子反应.以聚肽胶束为组装基元的超分子反应研究得到了很多关注,取得了一系列进展.本文以本课题组的工作为主,总结归纳了近年来在聚肽胶束自组装(超分子反应)研究方面的进展,主要包括超分子聚合、环化和活性生长.文中着重强调了理论模拟在探究胶束超分子反应中的作用.最后,本文展望了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并指出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75.
吕亚芬  蔡称心 《化学学报》2006,64(24):2396-2402
将来源于Spinacia Oleracea的铁氧化还原蛋白(ferredoxin, SOFd)固定在多壁碳纳米管(CNT)表面, 紫外-可见及红外光谱表明, SOFd在CNT表面没有变性, 仍保持原来的二级空间结构. 循环伏安结果表明, SOFd在CNT表面能进行有效和稳定的直接电子转移反应, 伏安曲线上出现一对良好的、几乎对称的氧化还原峰, 式量电位E0'为(-570.4±1.5) mV (vs. SCE, 0.1 mol/L磷酸盐缓冲液), 且不随扫速和溶液pH值的变化而变化. SOFd直接电子转移的表观速率常数ks为(0.73±0.04) s-1.  相似文献   
76.
陈云  蔡厚道 《人工晶体学报》2020,49(12):2287-2291
单层二硫化钼(MoS2)是一种具有优异光电性能的半导体材料,在太阳能能量转换中表现出很大的应用潜力。本文基于AMPS模拟软件,对单层n型MoS2/p型c-Si异质结太阳电池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分析。通过模拟优化,n型MoS2的电子亲和能为3.75 eV、掺杂浓度为1018 cm-3,p型c-Si的掺杂浓度为1017 cm-3时,太阳电池能够取得最高22.1%的转换效率。最后模拟了n型MoS2/p型c-Si异质结界面处的界面态对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发现界面态密度超过1011 cm-2·eV-1时会严重影响太阳电池的光伏性能。  相似文献   
77.
 2019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半授予詹姆斯·皮布尔斯(James Peebles),以表彰他在物理宇宙学方面的理论贡献和发现。詹姆斯·皮布尔斯,1935年生于加拿大温尼伯,现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在过去几十年中,他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宇宙中的结构形成,暗物质和暗能量等众多方向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是现代宇宙学大厦的主要奠基者之一。  相似文献   
78.
碱性电镀光亮锌镍合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加勒  周绍民 《电化学》1995,1(3):332-338
在总结镀液的电化学特性和锌镍合金镀层的晶体结构与性能等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碱性电镀光亮锌镍合金的工艺规范和直接把锌酸盐镀锌液转化为碱性电镀光亮锌镍合金镀液的方法。生产实践证明,该工艺稳定,镀层光亮、耐腐性好、硬度较高、无氢脆,镍含量可在9~20wt%范围内随意控制。  相似文献   
79.
研制了聚毗咯/NQS修饰金带电极,讨论了NQS/PPy的电聚合过程及实验条件对金电极上吡咯聚合物膜性质的影响;用成核及生长理论解释了阴离子NQS对电聚合过程计时电流曲线的影响,优化了NQS/PPy/Au电极的制备条件.该修饰电极稳定性好,对辅酶Ⅰ在金电极上的还原有催化作用.在pH=7.0时催化电流在4.0×10 ̄(-5)~1.5×10 ̄(-3)mol/L范围内与NAD ̄+ 浓度有线性关系,探讨了电催化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80.
杯芳烃树枝型酰胺衍生物的合成和对金属离子的识别;杯芳烃;树枝型化合物;酰胺;离子识别;紫外-可见光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