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5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382篇
化学   653篇
晶体学   22篇
力学   37篇
综合类   28篇
数学   192篇
物理学   38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主要针对剪切载荷作用下,胶接材料接合区域界面裂纹尖端动态应力强度因子进行了分析,其中考虑了裂尖区域的损伤.通过积分变换,引入位错密度函数,奇异积分方程被简化为代数方程,并采用配点法求解;最后经过Laplace逆变换,得到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的时间响应.Ⅱ型动应力强度因子随着黏弹性胶层的剪切松弛参量、弹性基底的剪切模量和Poisson比的增加而增大;随膨胀松弛参量的增加而减小.损伤屏蔽发生在裂纹扩展的起始阶段.裂纹尖端的奇异性指数(-0.5)是与材料参数、损伤程度和时间无关的,而振荡指数由黏弹性材料参数控制.  相似文献   
992.
合成硫化锌纳米簇并对其进行表征,建立一种利用硫化锌纳米簇的阳离子交换(CX)反应检测痕量生物分子的方法。采用水热法合成非荧光硫化锌纳米簇(NCCs)并对其进行表征。纳米簇的性能直接影响检测结果。通过透射电镜图像和X射线衍射可知,纳米簇是多孔的,可以通过快速阳离子交换反应从纳米簇中释放大量的Zn2+,在锌响应试剂的作用下产生荧光信号进行荧光检测。其晶体的外部比内部排列松散,有利于快速阳离子交换,其晶体尺寸大小与加热时间有关。通过比表面积检测法测定纳米簇的表面积和孔径表明,最小的纳米簇拥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及较高的阳离子交换效率。实验了三种释放方法(酸溶解法、阳离子交换法和微波辅助阳离子交换法)对Zn2+释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辅助阳离子交换法信噪比较高,操作简便,可用于硫化锌纳米簇免疫测定法中。比较了Zn2+的释放效率和目标结合力与平均直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纳米簇尺寸为44 nm时表现出最高的阳离子交换效率。结论:所有这些特点,使ZnS纳米簇阳离子交换放大器在痕量生物分子检测方面成为高度灵敏、生物相容性好、低廉环保的检测工具。  相似文献   
993.
采用液相超声剥离法制备圆形类石墨烯二硫化钼,研究类石墨烯二硫化钼的形貌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与二硫化钼晶体相比,类石墨烯二硫化钼呈半透明态,边角趋向圆滑.采用规则的球状多面体二硫化钼颗粒,经过液相超声法剥离,制备了圆形的类石墨烯二硫化钼晶体.分析认为MoS2晶体的键能释放是获得圆状类石墨烯二硫化钼的主要原因.晶体形貌的演变过程为:近球状无定形二硫化钼经过高温晶化变成球状多面体二硫化钼;球状多面体二硫化钼经过液相超声法剥离变成圆状的类石墨烯二硫化钼.  相似文献   
994.
以餐厨废油制备了生物基两性表面活性剂,应用界面张力和动态光散射方法,研究了该生物基两性表面活性剂体系的油水界面性能及在溶液中的聚集行为。 在无外加碱条件下,由餐厨废油制备的表面活性剂表现出良好的界面性能,在50~70 ℃以及pH值为7~12的条件下,均可以将油水界面张力降至超低值(<10-3 mN/m),在不同的油藏模拟地层水中均保持较好的界面活性;分别在50、-20和4 ℃下保存,其界面活性均未受到明显影响。 在水溶液中形成的聚集体的平均流体力学半径为10~30 nm,无机盐离子的加入可使聚集体的粒径上升。 基于其优良的界面性质和可再生来源,由餐厨废油制备的生物基两性表面活性剂在三次采油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5.
杨引  樊梦醒  郭智慧  张卉  吴萍  蔡称心 《化学进展》2014,26(12):1977-1986
DNA甲基化是目前研究最多的DNA表观遗传修饰之一.大量研究表明,DNA甲基化会引起DNA结构、稳定性以及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方式的改变,从而影响基因表达,进而引起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甚至癌症.因此,发展简易、灵敏、准确、可靠的方法进行DNA甲基化的分析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简单介绍了DNA甲基化的分析方法,重点综述了DNA甲基化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并对DNA甲基化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6.
蔡建文 《应用光学》2014,35(5):908-911
为了提高激光微加工质量,对激光焦斑进行整形,采用菲涅尔衍射公式进行了理论分析,基于遗传算法和设计约束条件通过Matlab设计了两种二元相位元件,0 结构四环相位板的归一化半径尺寸r1=0.15、r2=0.70、r3=0.81,非0 结构四环相位板的归一化半径尺寸为r1=0.25、r2=0.498、r3=0.652,从内到外各环对应的相位为2.879、3.087、0、3.012,采用这两种位相板调制后的纵向光斑大小可压缩至艾丽斑的76%和75%,峰值能量比分别为0.39和0.42,旁瓣能量分别为0.64和0.41,这两种相位板均可应用于飞秒激光微加工。  相似文献   
997.
以poly(3-hexyhhiophene)(P3HT)作为电池给体材料,[6,6]-phenyl-C60-butyric acid methyl ester(PC61BM)为电池受体材料,使用Cs2CO3作为电池的阴极修饰层,通过测量不同条件下制备的器件的J-V曲线和转换效率,研究了Cs2CO3的厚度以及退火温度对电池器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00 r/min转速下旋涂Cs2CO3并在130℃温度下进行退火10 min,电池的短路电流、填充因子、转换效率分别提高到11.56 mA/cm2、58.28;、3.37;,与未处理的器件相比效率提高了16;,而且使用碳酸铯作为阴极缓冲层可以有效的提高电池的稳定性,延长器件的寿命.  相似文献   
998.
利用锥连续性与不动点定理,研究具有控制结构的广义强向量拟均衡问题联立系统,得到解的存在定理与解集的闭性,并应用于Debreu型强向量均衡问题与广义强向量拟鞍点组的解。  相似文献   
999.
This paper presents a simulation study of the impact of energy straggle on a proton-induced single event upset(SEU)test in a commercial 65-nm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cell.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EU cross sections for low energy protons are significantly underestimated due to the use of degraders in the SEU test. In contrast, using degraders in a high energy proton test may cause the overestimation of the SEU cross sections. The results are confirmed by the experimental data and the impact of energy straggle on the SEU cross section needs to be taken into account when conducting a proton-induced SEU test in a nanodevice using degraders.  相似文献   
1000.
石彦茂  杜攀  吴萍  周耀明  蔡称心 《电化学》2006,12(4):382-387
应用电化学循环扫描法于玻碳电极表面沉积并形成铁氰化钆修饰电极(GdHCF/GC),扫描电镜(SEM)显示,有两种大小和外形明显不同的颗粒状GdHCF附着在电极表面.红外光谱表明,GdCHF的C≡N弯曲振动吸收峰出现在2062.5 cm-1处.循环伏安法测试表明,在0.2 mol/L NaC l溶液中,GdHCF/GC电极出现两对氧化还原峰,扫速为20 mV/s时,其氧化还原峰的式量电位分别为E0’(I)=192.5 mV和E0’(II)=338.5 mV.研究了不同支持电解质对GdHCF/GC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GdHCF对Na+离子有优先选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