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化学   28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20篇
物理学   5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近年来,d10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的研究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1-3],CuXL(X=Cl、Br和I,L=含氮配体)配合物由于其结构的多样性和独特的发光性质而成为活跃的研究领域[1-10].  相似文献   
72.
含氧化叔胺侧基的水溶性酚醛树脂的合成与成像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通过一锅、两步法制备改性酚醛树脂.首先利用环氧酚醛树脂F-44与二甲胺反应,得到叔胺化酚醛树脂,叔胺化树脂被双氧水氧化后得到最终目标产物,即含强极性氧化叔胺基团的酚醛树脂.实验表明,该新型树脂易溶于水和一些强极性溶剂,如四氢呋喃、乙二醇独甲醚和N,N-二甲基甲酰胺等.在热的作用下,树脂能够分解并失去水溶性,但仍可溶于一些有机溶剂.由该树脂与830 nm激光增感染料匹配使用,树脂体系对红外光敏感,并能够通过中性水显影得到较为清晰的阴图型图像,表明该树脂有望用于免化学处理热敏激光成像领域.  相似文献   
73.
蒲国利  苏秦 《运筹与管理》2014,23(1):209-217
由于计算复杂性,传统稳健设计方法难以有效解决复杂产品质量特性容差设计问题。而随着服务型制造的兴起,如何对复杂产品中包含的服务特性进行容差设计成为尚待解决的难题。本文首先在CCD优化试验设计基础上,运用置信域方法结合蒙特卡洛仿真方法解决复杂产品硬件质量容差设计问题,然后运用质量损失函数对复杂产品服务质量容差设计进行探究,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以期为解决该类问题提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74.
随着半导体激光(LD)在技术上的不断成熟,其作为激光印字机、图象照排机、数字打样机、以及数字印刷机的扫描光源被广泛应用,开发研制近红外光谱区高感光度的有机光导体成为目前光导体研究的一个前沿。  相似文献   
75.
本研究采用三硝基芴酮(TNF)高浓度掺杂的高分子树脂作为电荷传输层(CTL)、ε-CuPc的高分子分散体系作为电荷产生层(CGL)制作了电子传输型正充电有机光导体。TNF质量分数为10~50%的高分子树脂薄膜在80℃下干燥8h,再在常温下保存近半年仍然处于完全透明状态,表明该掺杂体系比较好地解决了通常TNF与高分子之间相容性差,难以实现高浓度掺杂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光导体具有良好的表面电荷保持能力,在所考察的掺杂浓度范围内饱和电压一般都在+950V以上;通过调节CGL的高分子材料暗衰减速度可以控制在3.3V/s;光导体在整个可见光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感光度,特别在550、650和750nm处感光度出现峰值,在750nm处半衰曝光量为1.93μJ/cm2,在800nm处为2.8μJ/cm2。  相似文献   
76.
本研究将ε-酞菁铜(ε-CuPc)按不同浓度分散在一种聚酯树脂(Vylon200)中,并布在铝板基上构成光导体。测试结果表明,这种光导体可用作正充电或负充电光导体,但在相同的有效充电电位下,即,在V-V_T(其中V_T为临界充电电位)相同的条件下,负充电的表面饱和电压高于正充电的表面饱和电压。当ε-CuPc的质量分数超过40%时,光导体的暗衰减速度过快;当ε-CuPc的质量分数低于20%时,暗衰减速度虽然得到控制,但光衰减速度太低,而且残留电位大幅度增高。ε-CuPc的质量分数在30~40%被认为是适当的。  相似文献   
77.
本研究合成了一系列联苯醌衍生物并对其结构进行确认,同时以合成的联苯醌衍生物作为电子传输材料(ETM)与空穴传输材料(HTM)、电荷产生材料(CGM)和成膜树脂进行匹配,制备了多组分掺杂的单层结构有机光导体.研究结果表明,光导体的感光度强烈地依赖于ETM的掺杂浓度,半衰曝光量首先随ETM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在掺杂浓度为10%时降到最小,并趋于稳定.2,5,5′-三叔丁基联苯醌在所研究的联苯醌衍生物中性能最为优秀,在780 nm处半衰曝光量为2.2μJ/cm2.  相似文献   
78.
当近红外光谱信息远远大于样本量时,对光谱信息进行自动变量选择进而建立光谱与微量成分含量之间的稀疏线性模型重要且具有挑战性。针对聚苯醚生产过程中微量成分邻甲酚难以测量的问题,将变量选择方法 Adaptive Elastic Net用于建立近红外光谱与邻甲酚含量之间的定量校正模型,并将其模型性能与ElasticNet方法进行对比。在变量数目远远大于样本量的情形下,ElasticNet方法虽可以实现变量选择,但由于其系数估计不具备Oracle性质,使得模型的可解释性和预测精度受到影响,而Adaptive Elastic Net方法通过对L1惩罚项施加自适应权重从而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并提高了模型性能。为了验证Adaptive Elastic Net方法的模型性能指标,用最终被选中的自变量数目来评价模型复杂度;利用复相关系数R~2来评价模型的可解释性,利用平均相对预测误差MRPE(mean relative prediction error)和预测相关系数Rp来评价模型的预测精度。Elastic Net方法建立的模型性能指标为:NSIV=529,R~2=0.96,MRPE=3.22%,Rp=0.97;Adaptive Elastic Net方法的性能指标为:NSIV=139,R~2=0.99,MRPE=2.00%,Rp=0.99。结果表明:Adaptive Elastic Net所建立模型的性能指标优于Elastic Net方法,可以得到更加简单且具有较强可解释性和较高预测精度的稀疏线性模型。  相似文献   
79.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名义Y_(1-x)AE_xCrO_3(AE=Mg,Ca;x=0~1/3)多晶样品,并研究其晶体结构、磁性、输运性质.Y_(0.9)Ca_(0.1)CrO_3晶格常数及晶胞体积相对于YCrO_3减小,这是Cr~(3+)由于电荷补偿机制向Cr~(4+)转变进而增大CrO~6八面体畸变程度的结果.碱土金属掺杂几乎不改变YCrO_3的反铁磁转变温度(~138K),但会导致体系有效磁矩明显降低.Y_(0.9)Ca_(0.1)CrO_3的M-H曲线呈现出未饱和的明显铁磁Loop,由体系倾斜的G型反铁磁序造成;Y_(0.9)Ca_(0.1)CrO_3输运性质呈现出lnρ与1000/T的线性相关关系,由于晶格畸变场导致的小极化子受热激活剧烈跳跃,体系电阻率随着温度升高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80.
本文分析了中职物理功和能单元的教学要点,初步探讨了本单元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