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2篇
物理学   5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本文研究了在静态时不同势场下,标示核物质的核物质内部压强和束缚能对核物质密度的依赖关系.在同时考虑势场的动量相关和介质效应的情况下,通过BUU动力学计算,系统地研究了核物质流对碰撞参数和入射能量的依赖关系.通过对不同状态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的比较,加深了对核物质状态方程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从Skyrme力出发,计算了动量和密度相关的平均场.并在BUU理论框架下,研究了它对重离子碰撞中所发生的横动量、集体流等现象的影响和核状态方程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用包含六个自由度的运动学方程对轻系统耗散碰撞的动力学进行了计算.对角分布和反应时间,能量耗散和碎片形变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张晓东  葛凌霄 《中国物理 C》1995,19(10):945-951
在QMD模型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40Ca+40Ca中心碰撞系统的中间质量碎片随能量和时间的演化以及它们的动力学起源.集中讨论了反应机制的跃迁,动力学过程中密度涨落和平均中间质量碎片的关系以及碎裂的时间尺度.发现中间质量碎片随能量的上升和下降伴随着涨落的上升和下降.并预言对所研究的反应,当入射能量为65MeV/u时,彻底解体可能发生.碎裂的时间尺度大约为140fm/c,且随能量的增大,此时间尺度不再减小,达到饱和.  相似文献   
15.
钠原子团簇的碰撞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紧密结合的分子动力学模型,对第一个满壳附近(n=8)钠原子团簇碰撞Nan+Nan的动力学性质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对有限温度下的多次模拟事件,在各种碰撞参数与不同轰击能量时,双团簇(Nan)2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发现,当质心系单原子能量为0.025eV时,对中心碰撞,(Na8)2能够存在3000fs,而对周边碰撞,(Na8)2能够存在10000fs;不管对中心碰撞还是对周边碰撞,在较低的轰击能量下,这种暂态双团簇结构具有较长的寿命;在相同的单原子轰击能量和相同的碰撞参数,(Na8)2和(Na9)2的动力学寿命没有差别,只是(Na8)2比(Na9)2的温度更低。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原来BUU方法的基础上,辨认了靶核与炮弹中的中、质子,同时在模拟核子的初始分布中考虑了小液滴模型修正,引入了表面弥散度、中子皮和形变参数等,使核子的分布更真实,这对丰中子、丰质子核反应以及非对称核反应尤为重要.考虑到中能核反应时,自由核子-核截面中,不同核子间的散射截面大约是同类核子间散射截面的三倍的事实,在BUU碰撞项中体现了这一点,这样可合理地取出不同核子-核子间碰撞流的问题.我们在利用这个扩展的BUU模型研究44Mev/A Kr+Au反应之前,有效地检验了模型的稳定性问题,并在文中合理地定义了核子发射的条件,得到了反应过程中弹核擦碎的中子、质子数与碰撞参数的关系以及类弹靶的关联.  相似文献   
17.
在Boltzmann-Uehling-Uhleenback理论框架内,研究了20Ne+20Ne碰撞系统在入射能量从10MeV/u到100MeV/u变化时,碎裂发生的机制,并讨论了极限激发能以及反应过程中热平衡与非热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18.
考虑了同位旋相关的对称能、库仑能及核子—核子碰撞截面,对反应40Ar+40Ar(E=25MeV/u,b=0)进行了量子分子动力学模拟,讨论了同位旋效应对核子发射的影响.观察到前平衡发射的中子和质子的比率大于反应系统的中质比,发现对称能有利于中子的发射而阻碍质子的发射,而同位旋相关的核子—核子碰撞截面对中子和质子的发射都有利,但似乎更有利于质子的发射。  相似文献   
19.
从占有数的主方程出发,在近似的类跃迁几率下,分别变一体碰撞和二体碰撞过程,定量估计了单粒子自由度的局域弛豫时间大小和特征,特别是对局域温度的依赖.并在二体碰撞情况下,同其它方法的结果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张丰收  葛凌霄 《中国物理 C》1990,14(11):1045-1050
借助于Boltzmann-Uehling-uhlenbeck理论,对 20Ne+20Ne碰撞系统,在不同碰撞参数下,系统地研究了费米能区的碰撞机制.结果表明:深部非弹性碰撞已由非完全深部非弹性碰撞所取代;随着轰击能量升高,非完全深部非弹性碰撞分量变小,50MeV/u时已有碎裂发生,150MeV/u时已是典型的碎裂过程.同时对中间质量碎片发射的起因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