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63篇
化学   104篇
晶体学   14篇
力学   22篇
综合类   13篇
数学   43篇
物理学   7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71.
本文研究了耦合Schrodinger-KdV方程组的Cauchy问题,此耦合方程组刻化了一维Langmuir和离子声波相互作用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本文建立了此问题在Hk×Hk中的整体适定性理论(k∈Z+).  相似文献   
172.
本文首先引入高阶Schrodinger方程容许对的概念,进而给出了线性亢介Schrodinger方程解的空间时估计,利用空时估计及非线性函数的估计,证明了高阶非线性Schrodinger方程整体强解的存在唯一性。  相似文献   
173.
174.
采用大气常压等离子射流技术对溶胶-凝胶SiO2膜表面的油脂污染物进行清洗。利用分光光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对溶胶-凝胶SiO2膜透过率、表面形貌、化学结构进行表征,并分析清洗前后溶胶-凝胶SiO2膜的激光损伤阈值变化。损伤阈值测试表明,1064nm波长的激光损伤阈值由污染后的16.08J/cm2上升到24.41J/cm2,与污染前24.72J/cm2的损伤阈值相当。同时还获取清洗的最佳时间为10s。清洗前后,溶胶-凝胶SiO2膜保持完好,且未产生新的有机污染物。研究结果表明:大气常压等离子射流技术可对溶胶-凝胶SiO2膜表面的油脂污染物进行有效地清洗,从而提高溶胶-凝胶SiO2膜的透过率和激光损伤阈值,为高功率激光装置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5.
以NdCl3.4L(配体L为膦酸三丁酯TBP、膦酸三苯酯TPP、膦酸二异辛酯P204)为主催化剂(简称[Nd])、甲基铝氧烷(MAO,简称[Al])为助催化剂和环己烷为溶剂,进行1,3-丁二烯聚合的研究.考察了配体对丁二烯聚合反应活性的规律及MAO用量、催化剂陈化时间、溶剂种类对聚合的影响;并对聚合物进行NMR,IR和GPC的表征.结果表明,3种配体的聚合活性顺序为TBP>P204>TPP;当[Al]/[Nd]为30时,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指数达到1.20;30℃陈化时,聚丁二烯cis-1,4结构均大于97%;与正己烷、甲苯溶剂对比来看,环己烷体系所得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分布相对较窄、产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6.
含酰基氨基甲酸酯基硫脲核苷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前期核苷类化合物的研究基础之上,为了进一步改善该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基于几丁质合成酶催化作用机制,通过活性亚结构拼接方法,将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氨基甲酸酯基片段引入到前期所设计化合物的硫脲桥当中,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含酰基氨基甲酸酯基硫脲的核苷类化合物.以尿苷为原料,经4步反应制得目标物,其结构经IR,1H NMR及HRMS确证.初步生测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菌和杀虫活性,化合物5j对棉铃虫的抑制活性与对照药剂除虫脲相当.  相似文献   
177.
采用在线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y-GC-MS)分析了潜香吡嗪类化合物N-(2,3-吡嗪二甲酰基)-丙氨酸甲酯的热裂解行为。首先通过对2,3-吡嗪二羧酸酰胺化反应合成了新型目标化合物N-(2,3-吡嗪二甲酰基)-丙氨酸甲酯,其结构经X射线单晶衍射(XRD),1H NMR,13C NMR,IR和HR-MS证实,然后在空气氛围中,对目标化合物分别在300,600,900℃下进行热裂解,并通过GC-MS对其挥发性热裂解产物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裂解形成了包括具有香味特征的吡嗪类、大茴香醇和大茴香醛在内的裂解产物共48种。不同温度下挥发性热裂解产物的类型和相对含量不同,300℃和600℃时相对含量最高的均为乙酸,而900℃时相对含量最高的为吡嗪,且与300℃和600℃裂解条件相比所形成的吡嗪类衍生物种类较多,相对含量较高。2在具有香味特征的裂解产物中,大茴香醇的相对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升高,而大茴香醛和苯甲醛的相对含量则呈现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的趋势。基于目标化合物的热裂解产物的定性及定量变化情况,初步探讨了该物质可能的裂解机理。  相似文献   
178.
弱Morrey空间与Navier-Stokes方程的强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弱Morrey空间中考虑Navier-Stokes方程的Cauchy问题.首先在Lorentz空间$L_{p,\infty}={L_p}^{*}(\mathbb{R}^{n})$的基础上定义弱Morrey空间$M^*_{p,\lambda}(\mathbb{R}^n)$(特别地, 若$p>1$, 则$M^*_{p,0}(\mathbb{R}^n)=L_{p,\infty}$),进而研究了弱Morrey空间的基本性质. 其次,证明了热算子$U(t)=e^{t\Delta}$和Calder\’{o}n-Zygmund奇异积分算子在弱Morrey空间的有界性,同时建立了弱Morrey空间上的双线性估计. 最后,利用Kato的方法和压缩映射原理, 证明Navier-Stokes方程的Cauchy问题在弱Morrey空间$M^*_{p,\lambda}(\mathbb{R}^n)$($1相似文献   
179.
金雁鸣  于林 《应用数学》2007,20(1):84-91
证明了鞅的P均方算子、P条件均方算子、P均方平削算子和P条件均方平削算子在qФ≥P和PФ≤P时鞅的一些Ф不等式,并讨论其中的不等式的系数的优良性.  相似文献   
1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