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66篇
化学   108篇
晶体学   14篇
力学   22篇
综合类   13篇
数学   43篇
物理学   7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首次通过一步反应合成了2,6-双(3-甲基-1-苯基-5-吡唑啉酮-4-基)吡啶二酮,其结构经1^H 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122.
针对蔗汁酒精废液中含有的大量色素物,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提取色素,对蔗汁酒精废液中色素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筛选出吸附树脂D101及对应的洗脱溶剂乙醇。最佳流速为3BV/h,最佳洗脱条件为40%的乙醇在pH6~7范围内进行洗脱。经测定,色素的黄酮含量为茶多酚的27.2%,但对自由基的抑制率却为茶多酚的88.06%,表明蔗汁酒精废液中提取的色素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3.
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丁戊共聚物的微观结构,发现采用磷酸酯钕体系得到的丁戊共聚物组成不同,其聚丁二烯链节的顺式-1,4含量为93.1%~97.7%,聚异戊二烯链节的顺式-1,4含量为97.0%~ 97.5%.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了丁戊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发现丁戊共聚物具有良好的耐低温性能,其玻璃化转变温度随着异戊二烯含量的增加而提高,稍偏离Fox方程,经修正得到的公式为Tg=1.03TgIWI+TgBWB.采用Kelen-Tudos法计算得到丁二烯和异戊二烯的竞聚率分别为1.21和0.73,二者乘积接近于1,表明丁戊共聚物为无规结构.利用碳核磁谱(13C NMR)对丁戊共聚物进行分析,对其二元序列进行了归属,计算得到丁戊共聚物的二元序列浓度以及聚丁二烯链节和聚异戊二烯链节的数均序列长度;采用Bernoullian模型和Markov模型验证了丁戊共聚物的序列分布,发现其序列分布更符合Markov模型,表明磷酸酯钕体系催化丁戊共聚合时,活性链有末端效应.  相似文献   
124.
苗长兴 《数学进展》2007,36(6):641-671
本文致力于阐述调和分析与现代偏微分方程研究的关系,特别是奇异积分算子、拟微分算子、Fourier限制性估计、Fourier频率分解方法在椭圆边值问题、非线性发展方程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偏微分方程研究的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指出了偏微分方程的调和分析方法的优点与局限性.与此同时,还给出了偏微分方程的调和分析方法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5.
数值散射是辐射传递方程近似算法中最常见的离散误差。本文主要讨论空间差分格式对有限体积法数值散射的影响。构造激光平行及倾斜入射的物理模型,验证和比较阶梯格式、中心差分格式及指数格式下温度场的计算精度及数值散射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在激光平行入射与倾斜入射两种情况下,阶梯格式引起的的数值散射比菱形格式及指数格式要多,但其计算精度高于菱形及指数格式。不同激光入射条件下,各种差分格式表现出的数值散射分布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6.
丙烯作为一种重要的石油化工基础原料,传统上是从石脑油蒸汽裂解或催化裂化过程中作为副产物生产的.随着原油的枯竭和页岩气开发技术的成熟,通过乙烷蒸汽裂解制备乙烯更具吸引力并已得到广泛的工业应用,但该路线乙烯选择性高,而副产物丙烯数量有限.为满足不断增加的丙烯需求量,利用油田气和页岩气中低附加值的丙烷为原料,将其直接脱氢制丙烯(PDH)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已开发成功的PDH技术采用的催化剂主要为负载PtSn型催化剂和Cr基催化剂.其中,Pt基催化剂较Cr基催化剂更加环境友好,因此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由于Pt元素的昂贵和稀有,制备低Pt含量和良好性能的催化剂极具吸引力.UOP Oleflex工艺开发的最新一代催化剂DEH-16仅含有0.3 wt%Pt,相对于前一代催化剂Pt含量降低30%.然而,许多文献报道,随着Pt含量的降低,催化剂的稳定性很容易恶化,降低Pt含量并保持催化剂性能仍具有一定的挑战.研究表明,含有更多Lewis酸性位点和更少Bronsted酸位点的催化剂显示出较好的丙烷脱氢活性和丙烯选择性.此外,源自缺陷位或配位不饱和位的Lewis酸性位也可为负载的金属颗粒提供锚定位点.BASF对ZrO2作为载体的丙烷脱氢催化剂进行了广泛研究,但其催化剂尚未完全商业化.有文献报道,ZrO2负载的PtSn催化剂在脱氢反应中的稳定性较差.将元素硼(B)加入到ZrO2中可以极大地抑制Bronsted酸性而提高Lewis酸量和酸强度,因此我们推测含有适量配位不饱和Zr位点的ZrO2作为PtSn丙烷脱氢催化剂载体可能具有优异的性能.载体的合成pH值对催化剂PDH性能也会有影响.然而,目前还没有硼改性的ZrO2(B-ZrO2)合成pH值对PDH催化性能影响的研究.本文研究了B-ZrO2的合成pH值(9,10和11)对PtSn/B-ZrO2在丙烷脱氢反应中催化性能的影响.Py-IR结果表明各pH值下合成的B-ZrO2均只有Lewis酸,NH3-TPD结果则表明B-ZrO2的Lewis酸量和强度随合成pH值的增加而增加.XPS结果显示,载体对Pt和Sn电子性质的影响不容忽视.由于OSC与CO氧化活性之间没有线性关系,因此Pt和Sn之间的相互作用程度在CO氧化反应中可能起主要作用,并有如下递增趋势:PtSn/B-ZrO2-9相似文献   
127.
合成了一系列α-二亚胺钴配合物[ArN=C(Me)-(Me)C=NAr]CoCl2(Ar=C6H5, 3a; 4-MeC6H4, 3b; 4-MeOC6H4, 3c; 4-FC6H4, 3d; 4-ClC6H4, 3e; 2-MeC6H4, 3f; 2-EtC6H4, 3g; 2-iPrC6H4, 3h; 2,4,6-Me3C6H2, 3i; 2,6-Et2C6H3, 3j; 2,6-iPrC6H3, 3k)和作为对比的吡啶双亚胺二氯化钴配合物(4a), 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研究了配合物3i, 3k4a的分子结构. α-二亚胺钴配合物在倍半乙基氯化铝的作用下对丁二烯聚合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得到的顺式-1,4结构含量达98%,且有较高分子量(Mn≈1×104-1×105)的聚丁二烯. 配体的电子效应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及顺式-1,4选择性, 而配体的空间位阻对丁二烯聚合几乎没有影响. 详细研究了聚合时间、聚合温度、烷基铝助催化剂及铝比等条件对丁二烯聚合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8.
苗长兴 《数学进展》2004,33(6):641-668
本文着力于给出非线性发展方程的自相似解的一些最新的研究进展.借助于调和分析的方法(特别是利用Littlewood-Paley理论、时空估计等),通过非线性发展方程的Cauchy问题的研究来获得自相似解.主要技术是将初始状态空间X推广到非自反的Banach空间(使得X包含那些具自相似结构的初始函数),相应地将适定性中解在t=0处的连续性放宽成弱连续.另一方面,用Scaling的方法来分析时空可积空间的形式、非线性增长与空间X的选取等.这对非线性发展方程Cauchy问题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它本质上给出了研究非线性发展方程Cauchy问题的工作空间.进而,对于自相似解的结构、自相似解作用(可以是某些整体解的大尺度极限)亦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9.
在量纲一分析的基础上,导出了超高速碰撞模拟中的相似律表达式,并利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进行了数值模拟验证,结果表明,符合超高速碰撞相似律的模型在碰撞过程模拟中具有较好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30.
并列仿生鱼自主游动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适应浸没边界方法,数值模拟了两条并列仿生鱼在不同间距下的同相位和反相位自主游动。通过与相同游动参数下单条仿生鱼自主游动的比较,可以得到结论:(1)并列自主游动的速度小于单条鱼游动的速度,并且随着间距减小而减小。相同间距下,反相位并列游动时的速度大于同相位;(2)并列游动时的阻力均大于单条鱼,且随着间距减小而增大;(3)反相位游动时功率消耗随间距减小而增大,但同相位游动则相反;(4)当间距大于0.5个身长时,推进效率都略有增大。所以,在综合考虑了游动速度和推进效率两方面的因素后认为,鱼群中并列相邻的两条鱼应当以反相位摆动,且侧向间距保持在0.5个身长以上,这与自然界中观察的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