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92篇
化学   207篇
晶体学   19篇
力学   48篇
综合类   12篇
数学   147篇
物理学   35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芦丁合钴与DNA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合成了芦丁合钴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CP、IR1、H NMR和TG-DTA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确定其分子式为[Co3(R t)2(H2O)12](CH3COO)2;运用电化学、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等方法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 DNA)的作用机理,并计算了键合常数为2.15×104L.mol-1,实验结果表明芦丁合钴与CT DNA以嵌入模式结合。  相似文献   
32.
研究了用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为沉淀剂,以Ni(Ⅱ)为载体离子的共沉淀体系快速共沉淀分离富集铜、铅和镉,并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FAAS)测定的方法。通常情况下,内标元素和载体离子选择不同的元素,本文尝试将Ni既作为载体又作为内标元素。实验证明,该体系在pH=3.0的条件下,能够定量共沉淀试样中的铜、铅和镉。当试液为100 mL时,铜、铅、镉的检出限分别为9.7×10-3、3.3×10-2,1.01×10-3μg.mL-1,加标回收率为95.8%~101.8%,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本法只需快速收集部分沉淀,与传统的共沉淀方法比较,具有快速、简便、重现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33.
以实验测定的晶体结构为基础, 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 在6-31G(d)基组水平上计算4个水杨醛缩苯胺类双Schiff碱和吡啶为配体的Zn(Ⅱ)配合物的电子结构, 并结合有限场(FF)方法得到二阶NLO系数. 结果表明, 在4个五配位配合物中, 双Schiff碱配体的共轭性减弱, 在Schiff碱配体引入叔丁基以及连接双Schiff碱的桥对配合物的结构影响很小. 同时4个配合物的配键性质、原子电荷分布、前线分子轨道能级等方面具有相似性. 但引入叔丁基改变了配合物前线分子轨道组成, Zn—O配位键的极性有所加强, 从而使配合物的极化率和二阶NLO系数增加, 而连接两个Schiff碱的桥对配合物二阶NLO性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4.
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的高氯酸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了饮用水中痕量的高氯酸盐,以30mmol/LNaOH为淋洗液,1mL/min流量,1000μL进样,在25min内可完成测定高氯酸盐;利用加热浓缩的方法对水样进行前处理,浓缩10倍后进样。结果表明,该法回收率为87.9%,检测限为0.10μg/L,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5.
用CeO2修饰炭粉做载体,使用有机溶胶法还原PdPt二元合金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PdPt/CeO2-C催化剂.借助电化学测试,探讨催化剂中不同Pd与Pt原子比例的PdPt二元合金和不同含量的CeO2对于甲酸电氧化催化活性的影响.不断减少PdPt合金中Pt的比例可以促使甲酸氧化的起始电位前移,当Pd:Pt=15:1时氧化电流出现极值;同时,随着催化剂中CeO2含量的增加,催化剂对于HCOOH氧化的电流密度增加,当含量为15%时达到最大值.相对于Pd/C催化剂,在Pd15Pt1/15CeO2-C催化剂表面的甲酸氧化反应起始电位负移至少0.1V,氧化的电流密度提高60%以上.结合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镜(TEM)和热重(TG)等测试数据可以发现,当极少量的Pt与Pd形成合金,Pt与Pd之间产生电子效应,使得合金表面HCOOH氧化的过电位降低;而CeO2的添加不仅有助于PdPt二元合金的分散,更有可能改变甲酸在PdPt表面的氧化反应路径,发挥双功能机理.  相似文献   
36.
37.
我们合成了不同Si含量的SAPO-18,并且利用了XRD、SEM、NH3-TPD进行了表征分析.利用微反固定床反应器评价了代表不同结构的H-ZSM-5(MFI)、H-Beta(* BEA)、SAPO-18 (AEI)系列分子筛的丁烯催化裂解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分子筛的结构和酸性对反应结果都有明显影响,分子筛酸量的增加提高了1-丁烯的转化率,但酸量过高会引发氢转移、芳构化副反应,从而降低丙烯的选择性;分子筛孔口大小、孔道结构决定了可以获得的最高丙烯选择性.具有八元环孔口、笼形结构特点的SAPO-18-0.8在线时间20 min时1-丁烯裂解中转化率为60.7%,获得的丙烯选择性达到59.1%.  相似文献   
38.
为更加准确地描述深部软岩的蠕变全过程,以饱依丁-汤姆逊模型为基础,将损伤变量引入到蠕变方程中,并构造了可描述加速蠕变阶段的模型元件,通过串联得到了新的蠕变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软岩的衰减蠕变、稳态蠕变、加速蠕变阶段。用该模型对泥质页岩的蠕变试验结果进行数据拟合对比,结果显示该模型的拟合曲线与实验曲线基本吻合,拟合度为0.99733,能够很好地反映出软岩蠕变的特性,适合用于描述深部软岩的蠕变行为。  相似文献   
39.
基于平面波展开法和薄板振动方程,计算了薄板型声子晶体的带隙和减振特性,通过与有限元软件的计算结果验证带隙计算的正确性,并进一步讨论了散射体几何形状及填充率、弹性模量比、密度比等对薄板型声子晶体带隙特性和减振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多边形散射体随边数的减小,第一带隙宽度逐渐增加,正方形散射体薄板减振效果明显.填充率对声子晶体带隙特性的影响不是线性的.随散射体基体弹性模量比数量级增大,第一带隙趋于低频,宽度降低.散射体基体弹性模量比较大时,密度比越大,第一带隙宽度越大,对应的薄板结构减振特性越好.  相似文献   
40.
瓜子壳是常用的生物质碳材料,其碳材料具有来源广泛,成本低,高比表面积,吸附性能好等优点。本文以瓜子壳为原料,采用不同质量比KOH作为活化剂,在800℃高温下活化制备生物质碳材料。通过XRD,SEM,BET表征碳材料;通过测试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比较KOH的量以及煅烧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煅烧温度为2 h的碳材料的比表面积及吸附性能要优于同等条件下煅烧温度为10 h的碳材料;相同煅烧温度下,KOH浓度也会对吸附性能产生影响。因此,当煅烧温度为2 h, KOH质量分数为20%条件下得到的碳材料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和对亚甲基蓝更好的吸附效果——15 min内吸附率达到99%。动力学数据计算表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够更好的描述碳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