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91篇
化学   207篇
晶体学   20篇
力学   57篇
综合类   12篇
数学   147篇
物理学   33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对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作了评述,对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引用文献48篇.  相似文献   
132.
致癌性多环芳烃萘、蒽、芘的分析方法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薄层色谱(TLC)、紫外光谱(UV)、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对多环芳烃(PAHs)萘、蒽、芘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TLC中使用环己烷:氯仿(5:4,V/V)作为展开剂时,三者的R,值分别为0.78、0.65和0.72;用UV法在溶液中测定了三者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303、380、338nm;当流动相为甲醇:水(9:1,V/V)时三者在RP—HPLC中的保留时间为4.179、5.190、6.178min,5次重复RSD分别为1.1%、1.8%、0.91%,并用于实际水样中萘、蒽、芘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3.
热环境中粘贴压电层功能梯度材料梁的自由振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了上下表面粘贴压电层的功能梯度材料Euler-Bernoulli梁在升温及电场作用下的屈曲和自由振动行为.在精确考虑轴线伸长基础上,建立了压电功能梯度材料层合梁在热-电-机载荷作用下的几何非线性动力学控制方程.其中,假设功能梯度材料性质沿厚度方向按照幂函数连续变化,上下压电层为各向同性均匀材料.在小振幅和谐振动假设下,上述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被转化为两套相互耦合的常微分方程组,即过屈曲问题的控制方程和过屈曲构形附近的线性振动控制方程.采用打靶法数值求解上述两个耦合的常微分方程边值问题,获得了在均匀电场和横向非均匀升温场作用下两端固定压电.功能梯度材料层合梁在屈曲前和过屈曲构型附近的自由振动响应.绘出了梁的过屈曲平衡路径以及前3阶固有频率随热、电载荷及材料梯度参数变化的特性曲线.结果表明,梁的前3阶频率在屈曲前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在进入过屈曲后它们却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通过施加电压在压电层产生拉应力可有效地提高粱的热屈曲临界载荷,从而提高其固有频率.  相似文献   
134.
在文[1]中作者对椭圆中看似毫无相干的问题围绕着定值e2-1进行展开探讨,得到一系列和谐统一的几何性质,但总觉得意犹未尽,因此本文试图从另一个角度来剖析与斜率乘积为定值e2-1相关的椭圆的性质,也得到许多有趣的性质,权当抛砖引玉,共同欣赏.……  相似文献   
135.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曾指出: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数学概念是反映一类对象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方面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数学的逻辑推理起点,是构成数学知识的最基本的元素,是巩固知识与形成能力的一个基石,在数学教学与研究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清晰的数学概念是正确思维的前提,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因为一切数学思维都是以数学概念为基础,凭借数学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运算的,所以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基础要素与基本环节,不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但在我们新课程教学中应该如何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深化呢?如何使枯燥无味的概念课"活"起来呢?这些是我们数学教学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本文试图从辨证的视角,以案例的形式来谈谈在新课程概念教学中的一些尝试,也"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相似文献   
136.
司斌  苏石磊  孙立莉  程留永  王洪福  张寿 《中国物理 B》2013,22(3):30305-030305
We propose an entanglement concentration protocol to concentrate an arbitrary partially-entangled four-photon cluster state.As a pioneering three-step entanglement concentration scheme,our protocol only needs a single-photon resource to assist the concentration in each step,which makes this protocol more economical.With the help of the linear optical elements and weak cross-Kerr nonlinearity,one can obtain a maximally-entangled cluster state via local operations and classical communication.Moreover,the protocol can be iterated to obtain a higher success probability and is feasible under current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37.
基于工程结构不确定性的区间分析方法,本文将区间分析方法与可靠性分析方法相结合,探讨了一种可以获得区问可靠指标的可靠性分析方法.依据结构失效准则确定的功能函数在一定区间内变化,进而得出了可靠指标的变化区间,在得到区间可靠指标的同时也得到了一种反映结构稳健性的稳健可靠指标.结合区间有限元的优化计算方法,对某地下隧道结构进行了区间可靠性分析,所得区间可靠性指标合乎规律.  相似文献   
138.
由于具有较高的可见波段荧光效率,基于稀土掺杂氧化物的红外激光诱导热辐射具有重大的应用潜力。进一步提高红外诱导热辐射效率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设计了一种改善稀土掺杂氧化物材料中红外诱导热辐射效率的方案,即通过掺杂改性杂质,既可以改变稀土离子周围局域晶场的对称性;同时又引入了晶格缺陷。对应的效果包括: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强稀土离子周围的晶场强度来提高稀土元素对于入射光子的吸收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晶格缺陷作为猝灭中心来增加材料的热转化能力,最终将显著提高杂质改性材料的光热转化效率,即获得更加高效的红外诱导热辐射材料。为了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利用溶胶-凝胶方法合成了不同浓度的镱离子和锂离子的共掺杂样品,通过XRD及TEM测试分析了杂质对样品结构的影响,并且基于荧光发射光谱具体研究了杂质掺杂浓度对热辐射效率的影响。该工作为高效稀土掺杂热辐射材料的制备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9.
介绍了电容式液氢密度传感器(capacitive density sensor for liquid hydrogen,简称"CDSLH")的特点及测量原理,建立了一套电容式液氢密度传感器校准试验系统,通过试验系统分别将实验容器内液氢调节出低密度状态(约50kg/m^3)、常温常压状态(约71kg/m^3)和高密度状态(约80kg/m^3),测量各工况点液氢的温度和压力,查NASA的氢热物理性能手册(NASA SP-3089)来得到对应的密度,以此作为密度的标准值,同时通过电容式密度传感器测量传感器在各工况点液氢中的电容,再利用电容与液氢的密度之间的函数关系计算得到对应的密度,视为密度的测量值,将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完成密度校准。结果满足电容式液氢密度传感器的校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0.
声波测井中,对于砂一泥岩薄互层井段,由于地层声速变化及仪器分辨率低等原因导致不同接收器接收到的波形相关性差,用传统的时差-时间相关法往往不能得到稳定可靠的时差结果。对于数字声波测井而言,单个接收器的波形质量良好,针对这一现象,本文通过利用改进的探测首波波至的方法获得高精度的时差。将该方法应用到现场实例数据中,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的提高了地层首波时差的精度,清晰的刻画了薄互层特性。并且该方法基本不需要人工干预,在大部分情况下可以得到稳定可靠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