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9篇
化学   69篇
物理学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离子液体被称为21世纪环境友好溶剂,目前已成为多学科交叉的、最活跃的前沿研究课题之一.离子液体热力学数据是离子液体工业化的重要参数,也是工艺设计的依据,但是这些基础数据的缺乏,已限制了离子液体工业化的应用.为此,本文选择5种酸性离子液体N-烷基吡啶硫酸氢盐[C_nPy][HSO_4](n=2, 3, 4, 5, 6)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合成并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然后,利用标准物质KCl标定过的SRC100型量热计,测定5种酸性离子液体[C_nPy][HSO_4](n=2, 3, 4, 5, 6)在不同浓度的的溶解焓,将测定的数据进行Pitzer方程拟合,得到了5种离子液体[C_nPy][HSO_4](n=2, 3, 4, 5, 6)的无限稀释摩尔溶解热和相应的Pitzer参数.  相似文献   
62.
稀散金属室温离子液体BMIInCl4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干燥高纯氩气氛的手套箱内,直接将摩尔比为1∶1的高纯无水InCl3与氯化1-甲基-3-丁基咪唑(BM IC l)混合,得到无色透明的离子液体BM IInCl4.在278.15-343.15 K温度范围内测定了该离子液体的密度和表面张力.利用G lasser经验方程和空隙模型讨论了BM IInCl4的性质,并与离子液体BMIAlCl4作了比较,证明了空隙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3.
水溶性染料是印染工业中污染治理的主要对象,由于它们大多含有苯环,目前所使用的化学和生物等处理方法效果均不佳。而以半导体为催化剂的光催化处理方法对单一染料和实际印染废水处理效果较好。本文采用高温处理过的纳米TiO2作催化剂对亚甲基蓝溶液进行降解,大大缩短了降解时间,提高了降解率,60min降解率即可达66.8%,120min降解率则可达80%以上。而且发现利用超声波来替代紫外光对亚甲基蓝进行降解时,  相似文献   
64.
杂多酸盐K7[PTi2W10O40]·6H2O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模拟动物体生理条件下,用荧光和紫外光谱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杂多酸盐K7[PTi2W10O40]·6H2O(PM-19)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结合反应的光谱行为.试验发现,PM-19对H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用Stern-Volmer和Lineweaver-Burk方程分别处理试验数据,发现HSA与PM-19发生反应生成了新的复合物,属于静态荧光猝灭.由Lineweaver-Burk方程求出了不同温度下反应时复合物的形成常数KA(298 K:2.26×105 L/mol;303 K:1.67×105 L/mol;310K:1.01×105 L/mol)及对应温度下结合反应的热力学参数(△H=-51.12kJ/mol;△S=-88.19/-87.85/-88.26 J/K;△G=-24.84/-24.50/-23.78kJ/mol),证明二者之间的主要作用力氢键和范德华力.根据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制计算出了两者之间作用距离(4.21 nm).同时用同步荧光光谱法探讨了PM-19对HSA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65.
三丁基锡(TBT)化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紫外、荧光和圆二色(CD)光谱,研究了船体防污漆的防污成分三丁基锡(TBT)化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考察了浓度、酸度和有机溶剂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TBT与BSA的相互作用是双重的,既有TBT中丁基基团的疏水作用,又有锡离子与BSA的配位作用,使BSA内部的色氨酸和酪氨酸等芳香氨基酸残基裸露,导致BSA二级结构破坏,α-螺旋含量减少和构象改变。  相似文献   
66.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SiO2-TiO2-ZrO2复合载体,并用共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MoP/SiO2-TiO2-ZrO2催化剂,通过H2原位还原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还原处理,在小型连续固定床反应器上进行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评价。结果表明,SiO2-TiO2-ZrO2复合载体为介孔材料,MoP/SiO2-TiO2-ZrO2比一元及二元载体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提高了12-31%;Si/Ti/Zr摩尔比以及MoP的负载量对催化剂的活性有很大影响,当n(Si)/n(Ti)/n(Zr)=0.163/0.809/0.028、MoP的负载量为20%时,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效果最好:在380℃、压力4.0 Mpa、空速6 h(1、氢油比500条件下,二苯并噻吩的转化率达到了99.1%。  相似文献   
67.
以金属铝作为还原剂,制备(NH4)2Te前体,合成了水溶性荧光CdTe量子点(QDs),该QDs在紫外光照射下有较强的荧光且发射波长可调谐,并可稳定放置.计算了发射峰位置在575 nm CdTe QDs的粒径为2.82 nm,与TEM图像进行对比,计算了量子产率为28%;讨论了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Au(Ⅲ)对CdTe QDs的荧光猝灭,Au(Ⅲ)的浓度在2.1×10-8~6.0×10-7 mol·L-1与荧光猝灭值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F=0.0903+1.713c,r=0.9984,检出限为9.4×10-9 mol·L-1.  相似文献   
68.
邻苯二酚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荧光和紫外光谱法研究了邻苯二酚同牛血清白蛋白(BSA)的作用.邻苯二酚对BSA内源荧光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两者之间生成了不发荧光的复合物.根据双对数方程计算了复合物的结合常数KA和结合位点数n.确定邻苯二酚与BSA只有一个结合位点(可能位于Site I).通过热力学参数得出邻苯二酚与BSA之间主要作用力是疏水作用.同步荧光的结果表明邻苯二酚改变了BSA的分子构象,使色氨酸残基的极性增加,酪氨酸残基的疏水性增强.  相似文献   
69.
螯形二羟基主体分子的包结性能与其结构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螯形主体分子,反式-9,10-二-1'-萘基-9,10-菲二醇(1), 能与多种含氮有机化合物,诸如喹啉、异喹啉、哌啶、二环已胺等形成包化合物; 而反式-9,10-二苄基-9,10-菲二醇(2)则不具有包结性能。还报道了这些 包结化合物的IR,粉末XRD的表征,用~1H NMR谱测定了它们的分子摩尔比,分别为 (1)/喹啉(1:2), (1)/异喹啉(1:2),(1)/哌啶(1:2)和(1)/二环忆胺 (1:2)。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1)与二环忆胺包结物以及(2)的结构,结果 表明前者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nca(标准型Pbca),晶胞参数: a = 1.6714(3) nm, b = 1.6875(3) nm, c = 1.7224(3) nm, V = 4.858 nm~3, Z = 8,形成了隧 道型配位笼状包合物。后者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bar,晶胞参数: a = 0. 8058(2) nm , b = 0.9715 (2) nm, c = 1.4437(3) nm, α = 109.59(3)°, β = 95.96(3)°, γ = 96.03(2)°, V = 1.0471 nm~3, Z = 2, 还比较了(1)和(2) 的结构差异,分析了(1)的结构和包结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70.
生物样品中砷的阴极溶出伏安法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用阴极溶出伏安法测定生物样品中痕量砷 ;砷 (Ⅲ )在HCl-CuCl介质中产生一灵敏的溶出峰 ,峰电位位于 -0.804V ,砷含量在10×10 -9~500×10 -9(w)范围内与峰电流成正比 ;研究了酸度、CuCl浓度和起始电位对峰电流的影响 ;该法用于奶牛饲料和猪肾中砷的测定 ,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