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1篇
  免费   475篇
  国内免费   787篇
化学   1407篇
晶体学   54篇
力学   361篇
综合类   144篇
数学   395篇
物理学   102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6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8篇
  1956年   8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随着多金属氧簇化学的发展,迫切需要将多金属氧簇的液相反应过程和固相结构有机结合起来,以便更好地指导功能导向性多金属氧簇的设计与合成。传统的分析方法对一些特殊结构的多金属氧簇以及溶液自组装机理的研究具有局限性。随着软电离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电喷雾电离(ESI)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MALDI)的发明,质谱(MS)技术越来越多应用在简单无机化合物、配合物及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研究中。多金属氧簇属无机高分子,是一类结构较特殊的无机配合物,多阴离子自身常带多个负电荷。钼、钨等具有较多同位素,可方便通过理论模拟与实际测量同位素分布的对比确定簇离子的准确组成。本文综述了质谱技术在多金属氧簇化学中的应用,如ESI-MS分析多阴离子在溶液中存在形式、监测反应过程、推断自组装机理,并对其在多金属氧簇化学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2.
以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玻璃纤维(glass fiber,GF)和玻璃微珠(glass bead,GB)为主要原料制备了TPU/GF、TPU/GB共混物,考察了复合体系的热性能、微观结构、动态流变特性.研究发现,TPU是温敏型聚合物,其温敏性与材料的硬段含量有关,在加工过程中,除考虑剪切速率的影响外,需重点考虑温度对其加工性能的影响;GF,GB填充TPU体系具有良好的分散形态和界面结合牢度,GF和GB的加入能够增加体系的黏度,降低TPU的温敏性,加宽TPU的加工温度窗口,从而改善其成型加工性,并能一定程度地提高其耐热性.研究还发现,复合体系黏度的增加程度不仅和填料的含量有关,而且与填料的形状有关,可用等效直径表征.另外,从比表面积的角度比较了玻璃纤维和玻璃微珠对体系热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可控聚合反应方法,合成制备了一系列窄分子量分布、结构规整的两亲液晶嵌段功能大分子聚甲基丙烯酸亚己基胆固醇酯-b-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MA6Chol-block-PHEMA).运用核磁共振(NMR)、凝胶渗透色谱仪(GPC)、示差扫描热分析仪(DSC)和热失重分析仪(TGA)对制备所得两亲嵌段功能大分子的化学结构、热物理性能以及液晶相结构与转变温度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纳米沉淀法研究了所得系列液晶嵌段功能大分子在混合溶剂中的自组装,制备得到微米尺度球形组装体.研究结果表明刚性胆固醇液晶共聚单元的存在对于溶液自组装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94.
通过引入第二配体2,2’-联吡啶(2,2’-bipyridine,bipy),在水热条件下得到3个低维Zn-二膦酸配位聚合物:[Zn1.5(H2L)(bipy)(H2O)]·3H2O(1),[Zn(H3L)(bipy)]22),[Zn(H3L)(bipy)(H2O)]·H2O(3)(H5L=1-羟亚乙基-1,1-二膦酸,CH3C(OH)(PO3H22)。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PXRD)、红外光谱(IR)、元素分析、热重(TG-DSC)等测试手段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数据分析表明化合物1为一维梯形双链结构,结构中含有2个晶体学独立的锌离子,分别以四配位和六配位模式与配体连接。化合物2为O-P-O双桥连接三角双锥[ZnO3N2]而成的双核零维结构。化合物3为八面体[ZnO4N2]通过O-P-O单桥连接而成的一维链状结构。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进一步将3个低维Zn-二膦酸化合物扩展为三维超分子。对化合物1~3进行荧光性能的研究,测试结果表明,3个化合物均发射出强度远大于配体bipy的荧光发射峰(λem=374nm(1)、388nm(2)、387nm(3),λex=252nm),该峰来源于第二配体bipy(λem=391nm,λex=252nm)分子内部的π*-π电荷转移。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3个化合物均表现出一步单电子氧化还原过程,与自由配体相比给电子能力增强,未来可作为空穴传输材料在光电领域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995.
模拟人类视觉的显著性视觉注意机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模型,依据对人类视觉的分析可知显眼、紧凑和对比度高的目标更加吸引人眼的注意,提出一种基于全局对比度结合随机游走的显著目标视觉注意算法,并将视觉显著性检测问题化为马尔科夫随机游走问题.首先计算输入图像的颜色和方向的全局对比度形成特征向量,利用向量间的距离确定图表示的边权重,从而构造随机游走模型的转移矩阵.同时通过全连通图随机游走和k_regular图随机游走提取图像的全局特性和局部特性,并将二者相结合得到显著图,从而确定显著目标.在国际上现有公开测试集上进行仿真实验,并与其它显著性视觉注意检测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方法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合理,证明算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996.
报道了一种简便有效地合成3-芳基中氮茚的方法.反应需要的吡啶鎓盐可以用吡啶和苄卤很容易制得,然后以1,4-二氧六环为溶剂,在碳酸铯存在的条件下与缺电子炔烃经1,3-偶极环加成和芳构化反应即可得到3-芳基中氮茚,产率34%~81%.该方法具有原料易得、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选择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997.
杨华  胡道道 《结构化学》2014,33(7):1019-1024
The title complex [ZnⅡ8(4-APha)8(CH3COO)8(CH3CH2OH)2]n(1, 4-APha = 4-aminophenylhydroxamic acid) has been prepared under solvothermal conditions. It has been characterized by X-ray single-crystal diffraction, IR and elemental analysis. The crystal belongs to the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C2/c with a = 39.074(4), b = 9.9645(8), c = 38.846(3) A, β = 136.438 o, V = 10423.1(14) A3, C84H118N16O39Zn8, Mr = 2498.90, Z = 4, Dc = 1.592 g/cm3, μ = 1.900 mm-1, F(000) = 5144, the final R = 0.1036 and wR = 0.2953. This complex possesses a 3-D structure which is constructed from 1-D chain motifs linked by the 4-APha- ligands. The luminescent property of the title complex has been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998.
如何提升数学高考复习的效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优效备考以“一核”“四层”“四翼”为导向,以“取势”“明道”“优术”为教学策略,注重“素养导向”,注重变式探究,注重解题反思,追求“质量优、效率高、效益佳”的教学效能.  相似文献   
999.
以金溶胶作为活性基底,浓度为1%的NaCl溶液作为活性剂,利用DXRTM显微拉曼光谱仪采集鸡肉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实现快速鉴别鸡肉中残留的磺胺二甲基嘧啶(SM-2)和磺胺吡啶(SPD)两种抗生素。用937和1 188 cm-1处是否有拉曼特征峰来判别鸡肉中是否残留SPD和SM-2。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根据937和1 188 cm-1处的特征SERS强度,对试验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试验条件:金溶胶加入量为500 μL、NaCl溶液加入量为100 μL和吸附时间为5 min,所选用的金溶胶柠檬酸钠加入量3.7 mL。根据测试集鸡肉中残留的SM-2和SPD的分类精度确定研究用自适应迭代惩罚最小二乘法(air-PLS)、归一化和二阶导数作为原始拉曼光谱的预处理方法,然后用主成分分析(PCA)提取特征向量,最后以前四个PCA得分值作为支持向量机(SVM)分类模型的输入值,建立基于C-SVC类型的SVM分类模型。其中,最优惩罚参数c为0.01、核参数g为0.1。此分类模型对测试集的整体分类精度达到93.23%。对测试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计算,敏感性的范围为77.42%~100%,特异性的范围为96%~99.02%,其中,含SM-2+SPD鸡肉的敏感性最高为100%,含SPD鸡肉的特异性最高为99.02%。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鉴别效果,可用于实现对鸡肉中SM-2和SPD两种抗生素残留的快速检测和鉴别。  相似文献   
1000.
古代玉器不仅是装饰品,其中还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探究春秋时期河南地区出土玉器在矿物属性、制作工艺、器物功能等之间存在的关系,选取了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号墓(M1)出土的10件玉器,应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共焦显微激光拉曼光谱(LRS)、超景深光学显微系统等光学无损分析技术,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硅胶覆膜技术对其进行了综合性分析。首先通过光谱信息获知样品的化学成分和物相结构,对样品进行了基本的矿物学表征,明确其矿物种类;再利用超景深光学显微镜对样品进行观察,利用硅胶覆膜技术复刻出样品中典型的钻孔痕、切割痕和阴刻痕,并进行二次观察和测量,综合判断出其加工工艺,并统计了刻痕深度、切口角度、浅浮雕高度等相关数据。结果表明:此玉器的矿物种类包括透闪石和云母两种,透闪石质的样品多为礼器,云母质的样品为葬玉。从阴刻工艺、钻孔工艺、切割及打磨工艺和其他特殊工艺这四方面对加工工艺进行了分析,阴刻加工工具分为手持硬质工具和砣具两种,此批样品中以砣具为主;总结了两种不同加工工具雕刻产生的阴线在表面痕迹、切口角度和刻痕深度中的规律性变化;钻孔方式均为双面对钻,钻孔工具均为实心钻具,部分样品钻孔时添加了解玉砂;多数样品经过了打磨抛光,对其中一件未完全加工完成的样品开片痕迹进行了分析,判断所用开片工具为硬质片状工具。另外对其他特殊加工工艺进行探讨,讨论了两种浅浮雕工艺的差异,以及实心钻定位技术在掏膛工艺中的应用。上述结果说明古代玉器制作工艺的选择受玉料矿物属性和玉器器型功能的影响,并结合已有研究结果,探讨了春秋末年中原地区治玉过程中玉料的来源、墓主生活年代及片切割工具的变革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