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9篇
  免费   475篇
  国内免费   791篇
化学   1412篇
晶体学   54篇
力学   362篇
综合类   139篇
数学   396篇
物理学   102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6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8篇
  1956年   8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941.
首先通过两步后合成处理,在MCM-41上接枝苄基磺酸;然后,以苄基磺酸为过渡产物,用手性Mn(salen)配合物修饰处理,得到了苄基磺酸轴向负载手性Mn(salen)配合物的MCM-41;实现了在廉价且温和条件下均相手性Mn(salen)催化剂的非均相化。采用X射线衍射(XRD)、低温N2吸附-脱附、红外光谱、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和酸度滴定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手性Mn(salen)配合物成功固载在MCM-41上,且MCM-41的介孔结构和Mn(salen)配合物的手性特征仍然保留。以间氯过氧苯甲酸为氧化剂,考察了所得固载型催化剂对α-甲基苯乙烯的不对称环氧化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0℃反应2 h,催化剂用量为0.02 mmol,无需加入轴向配体N-甲基吗啉氮氧化物(NMO)的条件下对映体过量(enantiomeric excess,e.e.)值可达99%以上,转化率为77%。归因于苄基磺酸基起到了很好的轴向配体作用。经适当处理,固载型催化剂在循环使用5次后e.e.值依然有71%,表现出较好的活性和重复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942.
在生理酸度(pH 7.4)下,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法并结合溴化乙锭(EB)荧光探针、I-效应、离子强度及DNA热变性效应等实验手段研究了自制的β-二酮Ti(Ⅳ)新型抗肿瘤前药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前药能极大地猝灭溴化乙锭(EB)-DNA体系的荧光,其电子吸收光谱在280 nm处的最大吸收峰在加入DNA后产生明显红移和减色效应。实验还发现KI对前药-DNA体系的荧光猝灭效率明显小于自由形式存在的前药的荧光猝灭效率;这些实验结果说明前药以嵌插方式作用于DNA的亲核位点。  相似文献   
943.
HPLC/MS测定动物组织及尿样中的β-兴奋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微量化样品前处理技术,以固相萃取为净化方法.电喷雾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方式建立了尿样及动物组织中β-兴奋剂残留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测定法。检测的定量限在0.15~0.6ng/g,线性范围均大于10^3,线性方程的相关系数大于0.999,组织样品和尿样的回收率大于70%.  相似文献   
944.
12-钨硼酸5-氟尿嘧啶盐的合成及抗癌活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5-氟尿嘧啶(5-Fu)是一种阻止肿瘤细胞嘧啶类核苷酸合成的抗代谢药物,对多种肿瘤有较好的疗效.但该药首次代谢效应显著,毒副作用较大,且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为降低毒性,提高其活性,人们从多方面对5-Fu进行化学修饰,设计合成出许多新药[1~4].近年来,多金属氧酸盐因结构独特,在抗病毒、抗肿瘤等方面的应用已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5~7].王晓红等[8,9]曾先后报道了杂多钨酸盐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多金属氧酸具有较强的接受电子的能力[10],能与含有N,S和O原子的有机基质作用形成新型化合物[11~14].  相似文献   
945.
Introduction a-Syn is a major component of Lewy bodies and Lewy neurites in the brains of patients with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such as Parkinson抯 disease, the Lewy body variant of Alzheimer抯 disease, 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 and multiple system atrophy.1,2 a-Syn is prone to aggregate in vitro and the aggregates appear to be toxic to neurons, though the reason for the cyto-toxicity remains unclear.3-6 Previous studies by electron spin resonance (ESR) showed that a-Syn could liberat…  相似文献   
946.
胡国航  阮文娟  高峰  朱志昂 《化学学报》2003,61(12):1969-1975
合成并表征了新型手性双核Salen配体1及其锰(III)配合物2(主体2)。用 紫外-可见光谱滴定法研究了主体2与四种咪唑类、四种吡啶类客体在CHCl_3中的分 子识别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对咪唑客体的缔合常数按K(Im) > K (2 - Melm) > K (N-MeIm) > K (EtMelm)顺序递减;吡啶类顺序为K (PyO) > K (4-PhPyO) > K (DMAP) > K(Py),配位数n值均为2。测定了识别过程的Δ_rH_m,Δ_rS_m, 发现此类反应为放热、熵减小的过程,反应体系中存在焓熵补偿关系。与单核的 Salen锰(III)配合物3(主体3)进行比较,除EtMeIm与3的配位数为1外,其他唑 类客全的配位数均为2。就与客体的缔合能力而言,主体2比3大。用圆二色光谱( CD)研究了主-客体的分子识别行为。  相似文献   
947.
1 INTRODUCTION RS-3-chloro-2-oxy-propyltrimethylammonium-chloride 1 and its enantiomers were important inter- mediates. For example, S-(-)-1 is an intermediate of L-carnitine[1]; R-(+)-1 is an intermediate of optically pure acetylcholine[2]; and compound 1 has also been used in other ways[3, 4]. RS-3-chloro-2-oxy-propyltrimethylammonium-chloride 1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resolved with R,R-tartric acid. Di-(S-3-chloro-2-oxy-propyltri- methylammonium)-R,R-tartrate 2 was obtained and …  相似文献   
948.
SiO2负载磷钨杂多酸催化的甲苯与乙酸酐酰化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SiO2负载12-磷钨酸(PW)为催化剂,对甲苯与乙酸酐(AA)的酰化反应进行了研究。采用XRD、BET、TGA和NH3-TPD等对PW/SiO2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W负载量及焙烧温度对PW/SiO2的酸性、PW在SiO2上的分散状态以及酰化催化活性有明显的影响。PW的负载量40%(按质量计)、焙烧温度300℃制备的PW(40%)/SiO2催化剂,其PW在载体表面的分散度好,酸量及酸强度适宜,对甲苯与乙酸酐的酰化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130℃,催化剂/乙酸酐(质量比)2.2时,催化反应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49.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生物炭组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生物炭组分快速定量分析方法。采集了163个样品在10000~3800cm~(-1)范围内的近红外光图谱,测定了样品中的固定碳(Fixed carbon,FC)、挥发分(Volatile matter,VM)和灰分(Ash)3种组分含量。在优化建模波段,确定最佳因子数,采用多元散射校正与二阶导数光谱法对原始光谱预处理后,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构建了生物炭样品中3种组分的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PLS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FC、VM和Ash的真实值和预测值的相关系数(Predicted coefficient,R_p~2)分别达到0.9423,0.9517和0.9265,预测均方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值分别为0.1074,0.1201和0.1243,相对预测误差(Ratio of prediction to deviation,RPD)值分别为3.51,4.28和2.03。模型对FC和VM的精度较高,可以作为定量分析方法。根据RPD值,模型对Ash的预测精度较差,需要进一步提高模型预测精准度。本方法为生物炭组分的定量分析提供一种快速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50.
提出以构象概念作为教学主线,论述了构象概念的意义以及构象概念与力学状态、橡胶弹性、取向态、流变性和凝聚态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