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1篇
化学   32篇
物理学   2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0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WxC/SBA-16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催化加氢脱硫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 仲钨酸铵为钨源, P123和F127为混合模板剂,采用水热晶化法一步合成了不同钨含量(以n(Si):n(W)表示)的WO3/SBA-16, 然后经甲烷/氢气(V(CH4)/V(H2)=1/4)混和气体程序升温还原碳化(TPC), 制备出了WxC/SBA-16(x=1, 2)催化剂. 采用XRD、N2-吸附/脱附、TEM和FTIR等分析测试技术对样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并以噻吩作为模型化合物, 对WxC/SBA-16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催化活性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 在一定钨含量的条件下, WO3/SBA-16和WxC/SBA-16样品仍然保持立方笼状介孔结构, 当n(Si):n(W)为30-10时, 碳化钨的物相为W2C; n(Si):n(W)为7.5时, 碳化钨的物相为W2C和WC. WxC/SBA-16催化剂表现出了良好的加氢脱硫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32.
Porosity as one of the crucial factors to film morphology affects the overall electrical current-voltage characteristics of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 (DSC). We search for the short-circuit current density, the open-circuit voltage and the maximum power output as the main functional parameters of DSC closely related to porosity under different film thickness. The theoretical analyses show some exciting results. As porosity changes from 0.41 to 0.75, the short-circuit current density shows the optimal value when the film thickness is 8-10 μm. The open-circuit voltage presents different variation tendencies for the film thicknesses within 1-8 μm and within 10-30 μm. The porosity is near 0.41 and the film thickness is about 10 μm, DSC will have the maximum power output. The theoretical studies also illustrate that given a good porosity distribution, DSC can obtain an excellent short-circuit current characteristic, which agrees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reported in previous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33.
1-甲基-3-己基咪唑碘在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超微铂电极和循环伏安法, 以及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在1-甲基-3-己基咪唑碘(HMII)的3-甲氧基丙腈(MePN)溶液中I3和I的氧化还原行为, 并对比了由不同浓度的I2和HMII组成的电解质溶液对染料敏化纳米薄膜太阳电池(DSCs)光伏性能的影响. 发现以MePN为溶剂, 含1.0 mol•dm-3 HMII, 0.12 mol•dm-3 I2, 0.10 mol•dm-3 LiI和0.50 mol•dm-3 4-叔丁基吡啶的电解质溶液, 其DSCs的短路光电流密度为14.06 mA•cm-2, 开路电压为0.71 V, 填充因子为0.69, 光电转换效率达6.81%.  相似文献   
34.
本文通过设计一种特殊的电池结构,动态改变电解液与导电玻璃(Tc0)的接触面积,固定Ti02薄膜面积,将TCO/OL解液界面与TiO2/电解液界面两种复合途径进行区分,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研究了复合途径变化对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C)性能的影响.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表征界面电荷交换过程,研究了不同途径在复合中的作用机理.通过单色光下,1-V性能测试,对不同界面复合主导下的DSC二极管特性进行数值分析,探讨了复合过程中界面电荷交换变化对光电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光强下(Voc=700mV)改变TCO/电解液接触面积对复合影响不明显,DSC电子复合主要经由TiO2/电解液界面,电池具有明显的二极管特征;而弱光下(Voc〈400mV)增加TCO/电解液接触面积将使复合大幅增加,此时电荷交换由TCO/电解液界面主导,电池填充因子大幅降低,整流作用减弱.由于TCO/OL解液界面电荷交换明显慢于TiO2/电解液界面,通过同一电池一定光强范围内的光电压变化对比发现,高光强下光电压变化较慢,而弱光下光电压变化较快.  相似文献   
35.
染料敏化纳米薄膜太阳电池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染料敏化纳米薄膜太阳电池(DSCs)的性能主要是由纳米多孔TiO22薄膜、染 料光敏化剂 、电解质、反电极(光阴极)等几个主要部分决定的.通过优化DSCs各项关键技术和材料的 性能,并通过小面积DSCs的系列实验和优化组合实验来检测各项参数对DSCs性能的影响,获 得在光照1个太阳(AM15)下,光电转换效率达到895%.这为进行产业化制备大面积DSCs 打下了良好基础. 关键词: 染料敏化 太阳电池 优化 效率  相似文献   
36.
姜玲  张昌能  丁勇  莫立娥  黄阳  胡林华  戴松元 《物理学报》2015,64(1):17301-017301
本文主要利用TiO2亚微米球较强的光散射特性设计了纳米TiO2颗粒/亚微米球多层结构光阳极, 并借助强度调制光电流谱(intensity-modulated photocurrent spectroscopy)、电化学阻抗谱(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和入射单色光光电转化效率(incident photon-to-current conversion efficiency), 研究亚微米球的引入对多层结构薄膜内缺陷态、电子传输时间、电子收集效率和界面电荷转移性能的影响. 强度调制光电流谱反映出亚微米球表面缺陷态少, 但其颗粒间接触不紧密, 导致在接触部位形成了势垒, 阻碍了电子的传输, 导致电子传输时间增长. 电化学阻抗谱结果表明不同多层结构电池界面复合无明显差别, 同时底层采用纳米TiO2 透明薄膜结构的电池, 其光利用率要明显高于底层采用亚微米球薄膜结构的电池, TiO2费米能级电子填充水平也相对增大, 使得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得到提升. 多层结构复合薄膜电荷传输和光伏特性的研究, 为高效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光阳极设计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7.
许双英  胡林华  李文欣  戴松元 《物理学报》2011,60(11):116802-11680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浆料,通过丝网印刷技术印刷和不同温度曲线烧结TiO2薄膜,并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C).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发现,低温下多孔薄膜中TiO2颗粒之间呈现点接触,510 ℃烧结后TiO2颗粒间由点接触变为面接触,近邻颗粒数增多,接触面积增大.同时采用强度调制光电流谱(IMPS)和强度调制光电压谱(IMVS)技术,研究了不同颗粒接触方式和接触面积对电子传输与复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20- 510 ℃之间,随着烧结温度提高,颗粒接触面积增大,电子传输时间(τ d)缩短,电子有效扩散长度(L n)增大,暗电流减小;当烧结温度达到550 ℃时,薄膜比表面积减小,多孔结构坍塌,表面态密度增大,电子传输时间(τ d)增大.电池光伏特性研究表明:在480-510 ℃范围内烧结得到的TiO2薄膜,电池短路电流密度(Jsc)最佳,电池效率(η)最好. 关键词: 界面接触 电子输运 暗电流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  相似文献   
38.
采用强度调制光电流谱(IMPS)和强度调制光电压谱(IMVS)研究了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C)内部电子传输和背反应动力学特性.在纳米TiO2薄膜厚度相同的情况下,借助于IMPS/IMVS测量了由3种不同TiO2颗粒尺寸大小薄膜制备出DSC的电荷传输特征参数值.IMPS/IMVS理论模型拟合实验测量数据的结果表明:在不同入射光强下,随着颗粒尺寸的增大,电子扩散系数(Dn)增大,而电子寿命(τn 关键词: 染料敏化 太阳电池 IMPS/IMVS 电子传输  相似文献   
39.
采用强度调制光电流谱(IMPS)和强度调制光电压谱(IMVS)研究了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C)内部电子传输和背反应动力学特性.在纳米TiO2薄膜厚度相同的情况下,借助于IMPS/IMVS测量了由3种不同TiO2颗粒尺寸大小薄膜制备出DSC的电荷传输特征参数值.IMPS/IMVS理论模型拟合实验测量数据的结果表明:在不同入射光强下,随着颗粒尺寸的增大,电子扩散系数(Dn)增大,而电子寿命(τn)减小,电子传输时间(τd)也减小.Dn随颗粒尺寸增大而增加归因于薄膜表面积的减小,而τn减小可以通过缺陷之间的跃迁频率来解释,τd减小是由于TiO2薄膜内缺陷浓度减小而导致的.  相似文献   
40.
含钨SBA-15介孔分子筛催化剂的表面酸性和羟基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浸渍法和水热晶化法制备了SBA-15介孔分子筛孔中插入氧化钨和碳化钨的催化剂,采用NH3-TPD测定了表面酸性和总酸量,并采用FT-IR研究了它们的表面羟基分布情况.NH3-TPD结果表明,浸渍法制备的含氧化钨的SBA-15介孔分子筛催化剂表面只有SBA-15介孔分子筛的弱酸位,而含碳化钨的SBA-15介孔分子筛催化剂表面还出现了W2C的强酸位.水热晶化法制备的含氧化钨的SBA-15介孔分子筛催化剂表面SBA-15介孔分子筛的弱酸位随W含量的增大略有增强, W含量较高时还出现了钨物种的强酸位;含碳化钨的SBA-15介孔分子筛催化剂表面除了SBA-15介孔分子筛的弱酸位外, W含量较低时有W2C的强酸位, W含量较高时有W2C和WC两种强酸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果表明,浸渍法和水热晶化法制备的含氧化钨和碳化钨的SBA-15介孔分子筛催化剂除表面自由硅羟基外,还存在着α, β和γ三种不同类型的氢键羟基,并且氢键羟基和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以及催化剂的W含量都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