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化学   29篇
力学   5篇
数学   13篇
物理学   6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51.
量子点荧光探针检测抗坏血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巯基丙酸(MPA)为稳定剂水相合成了高荧光CdTe量子点. 向量子点溶液中加入Mn2+,由于量子点表面状态发生改变而使其荧光淬灭,加入抗坏血酸后量子点荧光又得以恢复,且荧光恢复程度与抗坏血酸的浓度线性相关,从而建立了基于量子点的荧光“开关”探针检测抗坏血酸的新方法. 当CdTe量子点的浓度为1.67 uM(量子点的尺寸为1.91nm),加入的Mn2+浓度为0.25 mM时,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检测抗坏血酸的线性范围为0.25~16 uM,检出限为36 nM. 相对标准偏差为2.5%(10 uM, n=11). 该探针可用于维生素C药片和人血浆中抗坏血酸的快速、灵敏和选择性检测.  相似文献   
52.
胡博  王健捷  肖霞  于湛  赵震 《化学通报》2024,87(6):685-392
随着全球能源消耗的不断增长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寻找清洁、高效的CO2利用路径成为研究热点。甲醇由于用途广泛,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一种新型清洁能源。CO2催化加氢制甲醇过程不仅实现CO2减排,还是碳资源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对解决能源紧缺和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高活性、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的CO2加氢制甲醇催化剂的开发一直是该过程的核心技术。本文综述了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反应机理和催化剂,并以Cu基催化剂重点总结了活性位、载体和助剂对催化性能的影响,最后对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3.
柱面波在不规则目标上散射近场的有限元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吉生  谷晋骐 《计算物理》1996,13(2):253-256
用有限元-人工透射边界法求出柱面波在无限长圆柱上的散射近场半并与解析解进行比较,进而对几种不规则目标散射问题求解。  相似文献   
54.
一种新的保护的2-脱氧-2-氨基葡二糖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振楚  韩亮  胡博  曹赐生 《有机化学》2004,24(8):946-949
以氨基葡萄糖盐酸盐为原料制得糖基给体3,4,6-三-氧-乙酰-2-脱氧-2-(2,2,2-三氯乙氧)甲酰胺基-α-D-吡喃葡萄糖基三氯乙酰亚胺酯(5)和糖基受体烯丙基-4,6-氧-亚苄基-2-脱氧-2-(2,2,2-三氯乙氧)甲酰胺基-α-D-吡喃葡萄糖苷(7).在三甲基硅基三氟甲基磺酸酯(TMSOTf)条件下,给体5与受体7反应得到一种新的二糖烯丙基-3,4,6-三-氧-乙酰-2-脱氧-2-(2,2,2-三氯乙氧)甲酰胺基-β-D-吡喃葡萄糖-(1→3)-4,6-氧-亚苄基-2-脱氧-2-(2,2,2-三氯乙氧)甲酰胺基-α-D-吡喃葡萄糖糖苷(10),收率为39.2%.当7在无水BaO和Ba(OH)2·8H2O的条件下与BnBr进行3-OH苄基化反应时,却得到了烯丙基-3-氧-苄基-4,6-氧-亚苄基-2-脱氧-2-羟甲酰胺基-α-D-吡喃葡萄糖苷(8).改用Ag2O条件下与BnBr进行苄基化,得到预期的烯丙基-3-氧-苄基-4,6-氧-亚苄基-2-脱氧-2-(2,2,2-三氯乙氧)甲酰胺基-α-D-吡喃葡萄糖苷(9),从而避免了氨基保护基三氯乙氧甲酰基的水解.标题化合物10对枯草芽孢杆菌、葡伎根霉等微生物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5.
X射线晶体衍射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X射线及其通过晶体时衍射现象的发现是二十世纪物理学的伟大研究成果之一。作为近代物理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X射线晶体衍射实验除了验证X射线和晶体的基本性质外,对于晶体(特别是固体)材料的研究、控制和改进生产工艺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自从X射线被发现,和X射线的一系列的实验出现以后,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发生了质的飞跃,它不但推进了物理学的发展,而且也使化学、地质学、天文学、医学、工艺学等等许多科学领域得到新的重大的发展。近年来特别对生物化学的发展也起了重要的作用。作为这样一个重要的近代物理实验,了解它的发生、发展背景和它在现代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对于更好的学习和做好X射线晶体衍射实验,和进一步创造性工作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6.
以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三氯乙晴、三氯乙氧甲酰氯和三甲基硅三氟甲基磺酸酯(TMSOTF)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保护的氨基葡萄糖5,8,9,12,13和两种保护的2脱氧2氨基葡二糖10和11,它们均为新化合物。用1HNMR和13CNMR谱等进行了表征。所列核磁共振氢谱数据表明保护的氨基葡萄糖、保护的氨基葡二糖中的NH上质子化学位移(δ)显著地移向低场至507~526。9,10,11,12,13化合物中的J1,2值在72~88Hz,均为β糖苷;而J1,2值在300和496Hz,为α糖苷(5和6)。H2的化学位移一般处在较高场,δ在310~430。所列13C谱数据表明C1的化学位移处于最低场,C2处于较高场,相应的氢有类似情况。一般C1的δ>100(如化合物91019)为β苷;而δ<100(如化合物5δ=9520,化合物6δ=9721)为α糖苷。讨论了糖环上其他H和C的化学位移特征。用DEPT(DistortionlessEnhancementbyPolarizationTransfer)法配合13CNMR谱方便而清楚地鉴别了化合物6中碳原子的级数。  相似文献   
57.
公路交通噪声频率特征及等效频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确定不同车型在不同行车速度下的噪声频率分布特性及等效频率值,更加准确的对交通噪声的影响进行评估,本文对单车稳态辐射噪声的频率特性进行了现场测定,并对不同类型车辆的频率特性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车辆车速与频带声压级之间的相关性随频带中心频率的变化而变化。FHWA模型对公路交通噪声中介于500 Hz~2000 Hz频段的噪声有较好的预测效果,而对低于500 Hz和高于2000 Hz的交通噪声的预测精度较差。车辆类型不同,车辆产生噪声的中心频率、声能量集中分布的频率范围以及等效频率均不相同。  相似文献   
58.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停止损失序在风险期望值相等时的一些推论 ,然后借助停止损失序详尽地讨论了仅取有限个值的随机变量的格点化 ,并以此作为出发点在多重衰减模型的框架下 ,给出了以 Poisson复合模型近似个体风险模型的一般步骤 ,同时导出了评价这一近似优劣程度的一个数量指标的解析表达式。  相似文献   
59.
为获取双峰分布超细颗粒的动态光散射模拟信号,通过建立动态光散射随机过程的AR模型,利用修正的Levison Durbin递推算法确定模型参数和阶数的方法模拟光散射信号.分别对10 nm与90 nm,200 nm与1 000 nm双峰分布颗粒的动态光散射信号进行模拟,得到的模拟信号光强自相关函数与理论值吻合,用双指数法对颗粒粒径反演,相对误差小于3.55%.通过分析模型阶数、采样时间、采样频率、模拟数据长度等参数对模拟精度的影响,得出双峰分布颗粒光散射信号的模拟精度与各参数的关系:在低于阈值阶数时,模型阶数选择对精度影响大,模型阶数越高,信号模拟的精度越高,高于阈值阶数时,模型阶数选择对精度影响不大,可选阈值阶数模型模拟信号.选定一定的采样时间,采样频率越高,模拟数据长度越长,模拟精度越高.  相似文献   
60.
The three-dimensional(3D) Dirac semimetals have linearly dispersive 3D Dirac nodes where the conduction band and valence band are connected. They have isolated 3D Dirac nodes in the whole Brillouin zone and can be viewed as a 3D counterpart of graphene. Recent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3D Dirac semimetal state can be realized in a simple stoichiometric compound A_3Bi(A = Na, K, Rb). Here we report comprehensive high-resolution angle-resolved photoemission(ARPES) measurements on the two cleaved surfaces,(001) and(100), of Na_3Bi. On the(001) surface, by comparison with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we provide a proper assignment of the observed bands, and in particular, pinpoint the band that is responsible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Dirac cones. We observe clear evidence of 3D Dirac cones in the three-dimensional momentum space by directly measuring on the k_x–k_y plane and by varying the photon energy to get access to different out-of-plane k_zs. In addition, we reveal new features around the Brillouin zone corners that may be related with surface reconstruction. On the(100) surface, our ARPES measurements over a large momentum space raise an issue on the selection of the basic Brillouin zone in the(100) plane. We directly observe two isolated 3D Dirac nodes on the(100) surface. We observe the signature of the Fermi-arc surface states connecting the two 3D Dirac nodes that extend to a binding energy of ~150 me V before merging into the bulk band. Our observations constitute strong evidence on the existence of the Dirac semimetal state in Na_3Bi that are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work. In addition, our results provide new information to clarify on the nature of the band that forms the3 D Dirac cones, on the possible formation of surface reconstruction of the(001) surface, and on the issue of basic Brillouin zone selection for the(100) surfa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