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68篇
化学   117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8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41篇
物理学   13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聚醚—无机盐复合物导电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叙述了聚醚-无机盐复合物的导电性的研究状况,分析了复合物导电性的影响因素,阐述了提高聚醚-无机盐复合物导电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222.
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岩屑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钻井过程中的岩屑录井无论对油气勘探开发还是钻井工程都是极为关键的技术,而岩屑描述工作是岩屑录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利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结合判别偏最小二乘法(PLS-DA)对来自录井现场的粉砂岩、石英砂岩、青绿色泥岩、黑色泥岩四种岩屑样品进行识别。在获取LIBS光谱数据后分别建立了全谱模型和特征模型,其中特征模型的识别正确率为86.7%,略低于全谱模型的88.3%,但通过特征提取使得模型中变量数由24 041个减少到27个,极大缩减了数据量,提高了运算效率,更加符合岩屑录井现场快速分析的要求。结果表明LIBS技术结合一定的化学计量方法能够对不同种类的岩屑进行快速、有效的识别,在岩屑录井现场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23.
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制备氧燃比为4.36、4.91及5.51的410不锈钢涂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显微硬度仪分析表征涂层微观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研究微观组织结构和粉末沉积特性对涂层在干滑动摩擦条件下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氧燃比的升高,涂层结构变得均匀致密,涂层孔隙率由0.71%下降至0.38%,涂层显微硬度略下降约1%.随着氧燃比的增加,涂层磨损率从17.96×10-6 mm3/(N·m)下降至9.35×10-6 mm3/(N·m),涂层耐磨性能升高,并且稳定磨损阶段涂层主要磨损机制从分层磨损和磨料磨损转变为氧化磨损和轻微磨料磨损.当氧燃比为5.51时,涂层具有较低的孔隙率和均匀的微观结构,涂层的分层磨损倾向更低.  相似文献   
224.
偶氮染料掺杂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膜的热光性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演示了用阿贝折射仪测定染料掺杂聚合物薄膜热光系数的方法;通过改变掺杂体含量的方法,方便地实现了聚合物体系的折射率控制;通过热光系数的测量,计算了聚合物薄膜的热膨胀系数,并用以解释了聚合物薄膜的热光系数随掺杂体含量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的实验观察.  相似文献   
225.
针对异步策略设计难的问题,提出面向异构超级计算机的高效异步性能预测方法,解耦异步与同步执行的性能,通过层次化建模等技术实现快速精确的性能预测,指导异步策略设计与性能优化。在国产神威异构高性能计算机上,以高性能计算领域典型应用为例,验证所提出建模方法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平均预测精度达到96.61%,预测效率在毫秒级。  相似文献   
226.
绿原酸协同抗氧化机理的电化学和光谱-色谱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循环伏安法、油水分配系数和红外光谱(FTIR)、XRD射线粉末衍射以及圆二色谱(CD)对于绿原酸协同抗氧化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并通过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对于绿原酸单体和复配混合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复配绿原酸分子之间抗氧化活性差距越大,抗氧化活性高的绿原酸含量越高,协同效果越好;协同过程中并未发现绿原酸复配混合物氧化电势的改变,说明协同作用时分子间的氧化偶联作用并不存在;转移电量与抗氧化指标之间具有很高的相关性(0.92),协同作用发生时体系的实际转移电量高于理论转移电量,证明了高抗氧化活性绿原酸分子即双咖啡酰奎宁酸的重生;油水分配系数绝对值差为0.13时的绿原酸复配组合具有良好的界面效应和高的协同效果;红外光谱、XRD射线粉末衍射以及圆二色谱并未发现绿原酸复配混合物中反映绿原酸分子相互作用和规则性排列的信息。因此绿原酸分子之间重生机制和体系的界面效应是绿原酸发生协同抗氧化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27.
细长体在大攻角情况下会出现很大的侧向力. 在10°半顶角细长旋成体头部安置涡流发生器(微型三角翼),通过调节涡流发生器相对模型轴线的滚转安装角,实现了对大迎角状态下旋成体侧向力的近似比例控制.研究了涡流发生器半展长、后掠角和攻角等参数对侧向力控制效果的影响. 研究发现半展长为6mm、后掠角为45°的涡流发生器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在一系列攻角下均能够实现侧向力的近似比例控制. 由于该机构非常简单,在工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28.
翟利利  路福绥  夏慧  廖科超 《应用化学》2013,30(10):1202-1207
以Mg-Al类水滑石为前体,制备了疏水的十二烷基磺酸插层类水滑石(DSO-LDHs),对其结构进行了光学显微镜、XRD和红外光谱表征。 结果表明,十二烷基磺酸钠成功插入到Mg-Al类水滑石层间。 DSO-LDHs作为触变材料应用于4%烟嘧磺隆油悬浮剂时,流变学研究结果表明,农药颗粒通过静电作用附着在DSO-LDHs特殊的薄片层结构中。 随着DSO-LDHs添加量的增加,油悬浮体系呈正触变性,且体系的屈服值增大,而析油率下降。  相似文献   
229.
张飘  翟中生  王选择  钟星 《应用光学》2013,34(5):849-853
为了使大景深光学镜头在工业视觉检测中的测量结果更准确,必须对中间图像进行复原,点扩散函数是图像复原的关键。根据轴锥镜最大无衍射距离公式设计了无衍射成像系统,以标量衍射理论为基础,在频域范围内利用稳定相法推导出系统的点扩散函数公式。利用准单色光理论,分析非相干光照明下的点扩散函数与锥镜夹角和离焦量的关系。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轴锥镜夹角越大,点扩散函数中心光强越强,衍射条纹越密;离焦像差对点扩散函数的影响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230.
杂多酸因具有优异的结构使其能接受不同数目的电子,从而产生混价化合物,故其在电极修饰、电催化、功能材料及生物分析等领域的研究经久不衰。杂多酸主要通过共价、键合、吸附、聚合及溶胶-凝胶等手段修饰到电极表面上,但这种化学修饰电极的稳定性及选择性较差,检测的灵敏度较低,难以实际应用,纳米粒子具有高比表面和高活性,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呈特异行为,已被越来越多地用于修饰电极的制备。阳极氧化铝(AAO)在纳米材料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它可作为模板合成纳米线或纳米管,也可作为生物传感器和反应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