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9篇
  免费   310篇
  国内免费   314篇
化学   664篇
晶体学   39篇
力学   88篇
综合类   47篇
数学   267篇
物理学   68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62年   3篇
  1961年   3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温和条件下电活化co2合成碳酸二甲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含0.1mol/L四乙基铵四氟硼酸盐的乙腈和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研究了CO2在铜电极上的循环伏安行为。结果表明,CO2在电位E=-2.3V(vs.Ag/AgI)发生不可逆还原。在常压CO2气气氛下,含0.1mol/L四乙基铵四氟硼酸盐的乙腈溶液的一室型电解池中,以镁为牺牲阳极,铜为工作电极,Ag/AgI电极为参比电极,在一定电位下电解时,CO2可以被电活化并与甲醇反应,加入烷基化试剂碘甲烷后可得碳酸二甲酯(DMC)。该合成方法安全清洁、体系简单、实验条件温和。考察了电解电位、通电量、反应温度、支持电解质、溶剂、电极材料等对电解产率的影响。确定当E=-2.3V(vs.Ag/AgI),通电量为理论电量,以四乙基铵四氟硼酸盐为支持电解质,乙腈为溶剂,在25℃和常压下反应,DMC产率最高,为14.92%。表明以CO2和甲醇为原料在温和条件下(PCO2=1.0atm,T=25℃)电合成制备DMC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2.
用扫描电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两种不同共混比的聚(苯乙烯-嵌-乙烯/丁烯-嵌-苯乙烯)(SEBS)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共混膜的表面形态和相分离行为。结果表明,当膜厚为25μm时,两种共混膜表面均未见明显的相分离形貌,而在膜体相中可见宏观相分离结构。当膜厚为120 nm时,质量比为30/70的共混膜表面可见明显的“海-岛”状宏观相分离;而质量比为60/40的共混膜表面未见明显宏观相分离,仅有少量PMMA小颗粒嵌于SEBS基体中,形成SEBS趋于包裹PMMA微区的稳定“笼型”结构,其尺度属于介观相分离。退火后,两样品膜的体相形态与表面形貌趋于一致,均呈现宏观的相分离结构。  相似文献   
103.
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选矿废水中微量F-、Cl-、NO3-、SO42-的含量。以SH-AC-1型阴离子分离柱为离子交换柱,以2.5 mmol.L-1碳酸钠-3.5 mmol.L-1碳酸氢钠溶液为淋洗液,采用抑制电导器检测。F-、Cl-、NO3-、SO24-4种阴离子分别在0.01~4.0,0.01~15.0,0.01~15.0,0.01~30.0 m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分别为6.13,3.89,5.86,8.49μg.L-1。方法用于选矿废水试样中4种阴离子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7.5%,104.0%,102.0%,98.3%,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4.0%。  相似文献   
104.
总结了烷基和酰基钴化合物及其膦配体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综述了其合成方法研究进展.指出烷基和酰基钴化合物是多种重要催化反应如氢甲酰化反应、甲醇同系化反应、酰胺羰基化反应的循环中间体;近年来,烷基和酰基钴化合物因可以催化羰基化聚合反应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5.
发展了非血红素类四氮配体的铜配合物和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TEMPO)相结合的催化体系,应用于分子氧参与的伯醇氧化反应.该体系具有条件温和、高效、高选择性、无需任何助剂和底物(包括苄醇、烯丙基醇和含杂原子伯醇)使用性强等优点.此外,利用高分辨质谱和紫外-光谱等对反应活性中间体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6.
由1,1'-双苄基-3,3'-氧双(亚乙基-2,1)-二苯并咪唑六氟磷酸盐(L1)和1,1'-双(吡啶-2-甲基)-3,3'-氧双(亚乙基-2,1)-二苯并咪唑六氟磷酸盐(L2)为配体合成了[Hg(C32H28N4O)](CH3COO)(PF6)2(1)和[NiCl(C30H28N6O)](PF6)2(2),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配合物1是一个罕见的三价态Hg配合物,为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配合物2为单斜晶系P21/n的配合物。12中存在O-H…F,C-H…F,C-H…Cl,C-H…π,P-F…π氢键作用和π-π堆积作用,并以此分别形成了3D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07.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2个配位聚合物{[Mn(Hbidc)(2,2''-bpy)(H2O)2]·1.5H2O}n1)和{[Cd(Hbidc)(phen)][Cd(phen)2Cl2]}n2)(H3bidc=苯并咪唑-5,6-二羧酸,2,2''-bpy=2,2''-联吡啶,phen=菲咯啉),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和热重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是一维无限zig-zag链结构,可以通过O-H…O和N-H…O氢键的相互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配合物2也是一维无限链结构。此外,测试了配合物12的固体紫外吸收光谱和研究了配合物2的固体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108.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镉锭中锡含量,研究了基体镉对锡的干扰及消除方法,优化了氢化物的发生条件,建立了镉锭中锡含量的快速分析方法。实验证明,原子荧光光谱法对锡的检出限为0.08mg/kg,回收率为99.0%~104.0%,方法准确、可靠,用于日常样品分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9.
以Fe3O4为核,采用分散聚合法,合成了粒径为0.5-2.0μm、单分散性好、磁含量可达10%的PSt、P(St/MAA)磁性高分子微球。讨论了温度、引发剂、分散介质、稳定剂等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对所得磁性微球的外观形态、磁响应性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10.
采用溶胶-凝胶法对甲醛脱氢酶进行固定化,酶的包埋率超过了98%.在pH7附近、37℃下,以游离酶和固定化酶作催化剂,NADH为电子供体,进行了甲酸转化为甲醛的酶促反应.游离和固定化甲醛脱氢酶酶促反应都遵循Michaelis-Menten反应机理,用Dalziel提出的双底物酶促反应动力学方程进行拟合.固定化酶酶促反应速率为游离酶酶促反应速率的50%左右.固定化酶的动力学常数φ和米氏常数K高于游离酶,估计是凝胶基质孔中存在扩散效应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