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5篇
  免费   424篇
  国内免费   714篇
化学   1172篇
晶体学   29篇
力学   145篇
综合类   42篇
数学   368篇
物理学   95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0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7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61.
We have performed the cell dynamics simulation with the time-dependent Ginzburg-Landau theory to study the selfassembled morphology of A-B diblock copolymers and C homopolymers in a neutral nanopore. The nanopore diameter and length are systematically varied to examine their effects on the structures of various morphologies and their phase transition. From the simulation, it is observed that the equilibrium morphology of the confined system is sensitive to pore diameter D and pore length Lpore , the phase behavior in neutral nanopores is due to an interplay of two factors: the surface effect and the extension effect. When the nanopore length and the lamellae spacing are not commensurate, the surface effect prevails at small nanopores (small diameters or short lengths), the extension effect takes over at larger nanopores (large diameters or long lengths). When the nanopore length and the lamellae spacing are commensurate, the surface effect dominates. Furthermor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different monomers are also discussed and we obtain a transition from a tilted pancakes/cylinder structure (L⊥tilted ) to a concentric cylindrical structure with defects and to a concentric cylindrical structure (L|| ). We als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relative concentrations of diblock copolymer-homopolymer and obtain a transition in which the position of the C blocks changes from the outer of the cylinder to the middle of the cylinder and then to the inner of the cylinder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C blocks decreasing.  相似文献   
962.
将非协调元应用于描述细菌传播的反应扩散方程组的初边值问题.借助单元的一些特性和非协调误差估计技巧,分别在半离散和全离散有限元格式下,研究了其数值解与精确解的误差估计,得到了最优的误差估计以及超逼近结果.  相似文献   
963.
 为获得kA级热发射电子束,研制了直径为100 mm钪酸盐热阴极组件,并建立了适应大面积热阴极实验环境的2 MV 注入器试验平台。实验在二极管真空3.7×10-5 Pa、二极管电压1.95 MV、脉宽120 ns(FWHM)、阴极温度1 120 ℃时,获得最大收集电流1 038 A,发射电流密度约13 A/cm2。实验结果表明,工作状态下阴极发射能力与激活温度、系统真空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64.
卫星光通信系统中CCD器件的空间辐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卫星光通信系统中电荷耦合器件(CCD)空间抗辐射性能,分析了空间辐射环境对CCD器件造成的电离辐射效应和位移辐射效应。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不同辐射源、不同沟道类型以及不同偏置状态对CCD电荷转移效率(CTE)的影响,结果表明,空间辐射主要在暗电流密度和电荷转移效率两方面影响CCD器件的工作性能。卫星光通信系统中的CCD器件应该选择P沟道CCD,并且在系统不工作时尽量使其处于非偏置状态。  相似文献   
965.
雾对激光的衰减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gamma雾滴分布模型以及辐射雾和平流雾粒径分布与能见度的经验关系,计算并分析了不同波长激光在两种雾中的衰减率随能见度的变化,透射率随传输距离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波长激光在两种雾中传输时,波长较长激光的衰减率都比波长较短激光的衰减率低;10.6μm激光在平流雾中衰减率大于在辐射雾中的衰减率;对不同波长激光在两种雾...  相似文献   
966.
当单色平面电磁波垂直入射到可导电的平面镜上时,理论分析了电磁波给平面镜施加的安培力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辐射压强.并得到了辐射压强的具体表达式.  相似文献   
967.
用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蔬菜中铁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分别采用浓盐酸和浓硫酸两种消解方法对样品进行处理,并对其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浓硫酸消解法消解能力更强,测定更为准确.5种蔬菜中木耳铁含量最高,对指导人们合理食用蔬菜进行补铁及进一步开发蔬菜产品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8.
采用紫外光谱法和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丹参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特性.体系的紫外光谱显示,丹参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并生成新的复合物,同步荧光光谱则表明,丹参素对BSA存在荧光增强效应.随着丹参素浓度的增加,Δλ=15 nm时体系荧光强度明显增强,最大发射波长为285 nm,且不随浓度增加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69.
以2,7-二溴芴酮为原料,在芴的9位引入三苯胺等芳香取代基代替烷基取代基,增加9位的稳定性.用该新单体合成了线性聚合物,同时用AB+AB2的方法合成了不同支化度的超支化聚合物.合成的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发光稳定性,热分解温度在400℃以上;聚合物的薄膜在空气中200℃加热2 h后没有出现绿光带发射,其发光稳定性与...  相似文献   
970.
980 nm脉冲激光激发下,首次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Yb(10%):Er(1%):Tm(1%):LiTaO3(摩尔分数)多晶粉并实现室温上转换白光.X射线粉末衍射测试结果表明,Yb:Er:Tm:LiTaO3中的掺杂离子并没有改变晶格结构,以取代的方式存在于钽酸锂晶格中.结合功率曲线测试结果和上转换机制研究发现,产生上转换蓝光的Tm3+离子1G4态的布居主要来自双光子同时吸收过程.而单光子上转换输出的红光,则由Tm3+和Er3+离子之间的交叉弛豫过程产生,即3F2/3(Tm3+)+4I15/2(Er3+)→3H6(Tm3+)+4I9/2(Er3+).上转换绿光来源于Yb/Er离子对的二次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