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1篇
物理学   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magnetic island structure in the HL-2A tokamak is presented. First, the perturbation current as a source for the perturbation flux can be determined by using Mirnov probe measurements. By superposing the perturbation flux and the equilibrium flux reconnected by equilibrium fitting, the structure and the width of the magnetic islands can be estimated. The method has been used in the HL-2A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HL-2A装置最新的实验结果,讨论并研究了超声分子束的注入位置对分子束在等离子体中的消融和穿透的影响,其中包括电离后的分子束粒子在磁场梯度作用和 E × B 漂移下的加速或减速及由此形成的冷通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磁场梯度和 E × B 漂移对于超声分子束的加料效果、消融和穿透有着重要的作用.强场侧注入可使电离后的电子和离子更深地进入等离子体芯部.这些研究对于更好地理解超声分子束与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和优化设计加料系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边缘湍流中非线性能量传递过程的问题,开发了数据分析程序.该程序基于数字谱分析技术来求解波耦合方程,进而计算与三波相互作用相关联的线性和非线性耦合系数以及能量转移.介绍了算法设计和程序开发的主要思想,并对程序进行了仿真测试.然后应用该程序分析了反场箍缩装置实验的一次放电实验数据,观察到湍流之间的波耦合和能量级联现象,发现或证实了聚变等离子体湍流激发与增长的一种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4.
A New Criterion for Disruption Prediction on HL-2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A new criterion has been proposed to predict the major disruptions caused by tearing mode instabilities. According to the HL-2A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statistical analyses are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HD activities and the plasma disruptions. Two kinds of the tearing mode activities can finally cause the disruption on HL-2A operations. By introducing a new parameter, i.e. an integral of poloidal magnetic field over time, as the criterion of disruption precursor, almost all of the disruptions can be predicted.  相似文献   
15.
在HL-2A 装置上优化和发展了偏滤器靶板上的红外测温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分析了高约束模放电期间边缘局域模的热沉积分布特性。在高约束模式放电期间,超声分子束注入使边缘局域模所引起的偏滤器靶板上瞬间热通量峰值下降了~60%,并伴随着边缘局域模爆发频率增加了2~3 倍,而等离子体储能仅下降了~8%。分析结果表明,大幅度的丝状结构在超声分子束注入之后得到了有效抑制,沉积到偏滤器靶板上的瞬间热通量峰值也随之下降。此外,在超声分子束注入之后偏滤器室内的热辐射损失大幅度增加,从而耗散了热输运所携带的部分能量,进一步分散了沉积到偏滤器靶板上的能量,有效地保护了偏滤器靶板。  相似文献   
16.
微波反射技术是近几年来在大中型核聚变装置上发展起来的一项重要的等离子体诊断。它具有非常好的时空分辨率,不仅可以用于测量等离子体电子密度的空间分布,还可以测量等离子体旋转和湍流的空间分布。微波反射测量系统用二个返波管作为扫频振荡源,其扫频范围为26-0GHz和40-60GHz,周期为1ms。我们利用这套微波反射测量系统在HL-2A装置上进行了测量,经过1年的试验,这套系统工作正常。  相似文献   
17.
离子束材料表面改性有着许多优点,不仅注入离子可以任意选取,且注入或添加元素时样品的温度不受限制。在离子注入过程中,温升效应主要来自于入射离子的能量传递,其作用对化合物的形成、增强混合和增强扩散有着显著效果,促进化合物形成和相析出,在材料表面强化处理方面有着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HL-2A装置的电子回旋辐射(ECE)外差测量中,为实现电子温度剖面分布的绝对测量,采用双温度法和磁场扫描法分别对扫频和多道ECE测量系统进行了标定,获得了各道间的相对标定系数,并利用等离子体中心道Thomson散射测量的电子温度对ECE测量系统进行了绝对标定。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都能实现可靠的标定,并对两者的优劣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利用具有定向速度的超声分子束注入技术,研究了HL-2A装置在较低加热功率条件下实现L-H转换的等离子体放电特征,从边缘密度分布的差异比较分析了普通送气和超声分子束注入对L-H转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L-2A装置上采用超声分子束注入可直接触发L-H转换,明显降低L-H转换功率.通过对大量实验数据的分析和整理发现,利用超声分子束注入实现L-H转换的最低加热功率,比同等条件下采用普通送气实现L-H转换的最低加热功率减少约10%.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磁通环法测量等离子体位移的原理。通过计算由磁通环及其附近小磁探针得到的数据,给出了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曲线。通过将所得到的等离子体位移的变化趋势与非对称探针和CCD相机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磁通环法测量的正确性。该测量方法已用于HL-2A等离子体位移反馈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