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化学   30篇
物理学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合成硫化锌纳米簇并对其进行表征, 建立一种利用硫化锌纳米簇的阳离子交换(CX)反应检测痕量生物分子的方法。采用水热法合成非荧光硫化锌纳米簇(NCCs)并对其进行表征。纳米簇的性能直接影响检测结果。通过透射电镜图像和X射线衍射可知, 纳米簇是多孔的, 可以通过快速阳离子交换反应从纳米簇中释放大量的Zn2+, 在锌响应试剂的作用下产生荧光信号进行荧光检测。其晶体的外部比内部排列松散, 有利于快速阳离子交换, 其晶体尺寸大小与加热时间有关。通过比表面积检测法测定纳米簇的表面积和孔径表明, 最小的纳米簇拥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及较高的阳离子交换效率。实验了三种释放方法(酸溶解法、阳离子交换法和微波辅助阳离子交换法)对Zn2+释放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微波辅助阳离子交换法信噪比较高, 操作简便, 可用于硫化锌纳米簇免疫测定法中。比较了Zn2+的释放效率和目标结合力与平均直径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纳米簇尺寸为44 nm时表现出最高的阳离子交换效率。结论: 所有这些特点, 使ZnS纳米簇阳离子交换放大器在痕量生物分子检测方面成为高度灵敏、生物相容性好、低廉环保的检测工具。  相似文献   
22.
The kinetics of oxidation of ethylene glycol and 1,3-butylene glycol by dihydroxydiperiodatoargentate(Ⅲ) in alkaline medium have been studied by spectrophotometry in the range of 298.2-318.2 K. It is shown that the reaction was first order with respect to each reductant and Ag(Ⅲ), and kobs increased with an increase of [OH^-]. A plausible mechanism of reaction involving a pre-equilibrium of adduct formation between complex and reductants was proposed, which could be applied to explain all experimental phenomena, and the activation parameters of the ratedetermining step have been also calculated.  相似文献   
23.
新世纪创新化学人才培养研讨会论文摘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教育部化学教学分指导委员会委托,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主持的教学研究项目"新世纪创新化学人才培养的研究"第一次研讨会,于4月5~6日在河北大学举行.23所高校的4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共收到论文18篇,14位代表在会议上发言,交流了创新能力培养方案与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4.
The kinetics of oxidation of ethylene glycol monoethylether (EGE) by diperiodatonickelate(IV) ion (DPN) was studied by spectrophotometry in alkaline medium. The reaction rate showed first order dependence on Ni(IV) and positive fractional order with respect to EGE. The pseudo-first order rate conslants, kob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OH^-] and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IO4^- ]. Added salts had little effect on the rate and no free radical was detected. Based on these,the mechanism including the equilibrium between DPN and EGE was proposed. Furthermore, the activation parameters of the reaction were calculated.  相似文献   
25.
TBBPAER/DDM的固化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4,4’-二氨基二苯甲烷固化四溴双酚-A环氧树脂的反应动力学,测定了固化反应热,得出了不同温度下固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程度、固化反应程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等温固化反应按自催化反应机理进行,用Kamal方程较好地描述了不同温度下其固化反应的自催化反应过程,并反映出不同温度下扩散作用的差别,其动力学参数k1、k2、m、n由非线性回归法拟合而出,k1、k2对应的反应表现活化能分别为52.2kJ·mol-1和46.5kJ·mol-1。  相似文献   
26.
合成硫化锌纳米簇并对其进行表征,建立一种利用硫化锌纳米簇的阳离子交换(CX)反应检测痕量生物分子的方法。采用水热法合成非荧光硫化锌纳米簇(NCCs)并对其进行表征。纳米簇的性能直接影响检测结果。通过透射电镜图像和X射线衍射可知,纳米簇是多孔的,可以通过快速阳离子交换反应从纳米簇中释放大量的Zn2+,在锌响应试剂的作用下产生荧光信号进行荧光检测。其晶体的外部比内部排列松散,有利于快速阳离子交换,其晶体尺寸大小与加热时间有关。通过比表面积检测法测定纳米簇的表面积和孔径表明,最小的纳米簇拥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及较高的阳离子交换效率。实验了三种释放方法(酸溶解法、阳离子交换法和微波辅助阳离子交换法)对Zn2+释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辅助阳离子交换法信噪比较高,操作简便,可用于硫化锌纳米簇免疫测定法中。比较了Zn2+的释放效率和目标结合力与平均直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纳米簇尺寸为44 nm时表现出最高的阳离子交换效率。结论:所有这些特点,使ZnS纳米簇阳离子交换放大器在痕量生物分子检测方面成为高度灵敏、生物相容性好、低廉环保的检测工具。  相似文献   
27.
在23-39℃区间内用分光光度法在碱性介质中研究了二(碲酸根)合铜(Ⅲ)酸根离子氧化乙二醇独甲醚的动力学及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对二(碲酸根)合铜(Ⅲ)酸根离子是准一级,对乙二醇独甲醚是分数级。准一级速率常数kobs随「TeO^2-4」的增大而减小,随「OH^-」在一定范围内的增加kobs增加,「OH」^-继续增加kobs趋于常数,且发现有负盐效应。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一种含有前期快平衡的反应机理,据此导出了一个能解释全部实验事实的速率方程,并求出速控步的速率常数及25℃时的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28.
在碱性介质中, 用传统的分光光度法研究了Ag(III)配离子, 即[Ag(HIO6)2]5-, 氧化药物分子愈创甘油醚的动力学及其机理. 用质谱鉴定了氧化产物;反应对Ag(III) 和愈创甘油醚均为一级;在温度25.0-40.0 ℃范围内, 通过分析[OH-]和[IO-4]tot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二级速率常数有以下表达式:k′=(ka+kb[OH-])K1/{f([OH-])[IO-4]tot+K1}, 在25.0 ℃及离子强度0.30 mol·L-1时, 对此反应有ka=(2.6±1.2)×10-2 mol-1·L·s-1, kb=(2.8±0.1) mol-2·L2·s-1, 及K1=(4.1±0.4)×10-4 mol·L-1, 求出了涉及ka, kb的活化参数, 并据此推出反应机理为反应体系中的[Ag(HIO6)2]5-配离子在前期平衡后, 反应活性中心与药物分子形成Ag(III)-过碘酸-愈创甘油醚分子三元配合物, 配位甘油醚分子通过两个平行途径将两电子传递给中心原子Ag:一个途径无OH-离子参与, 另一途径有OH-参与完成.  相似文献   
29.
张靖  郭攀攀  李惠丽  申世刚  窦海洋 《色谱》2020,38(2):169-176
基于非对称场流分离技术耦合多角度激光光散射检测器和示差折光检测器,建立了分离表征小米淀粉的方法。研究了进样量、交叉流流速、半衰期(t1/2)、载液离子强度和pH值对小米淀粉分离效果的影响;考察了该方法的重现性;探究了小米淀粉分子结构。结果表明,在进样体积为50 μL、进样质量浓度为0.50 g/L、交叉流流速为1.2 mL/min、t1/2=3 min、载液为10 mmol/L pH 7.00 NaNO3(含3 mmol/L NaN3)的条件下,小米淀粉分离效果最佳。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得到的小米淀粉的回转半径相对标准偏差为3.4%、摩尔质量相对标准偏差为7.0%。  相似文献   
30.
以 NH4NO3 和 Se Triton X- 10 0作为铜和锌的基体改进剂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丹参中铜和锌的含量。优化了实验条件 ,灰化温度分别提高到 12 0 0℃和 90 0℃ ,提高了方法的灵敏度。研究了不同测定波长对实验的影响 ,消除了基体干扰 ,提高了方法的重现性。用校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对试样分析结果一致 ,铜和锌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 0 .6 ng/ m L和 0 .9μg/ m L,RSD分别为 1.8%和 2 .3% ,回收率分别为 96 %和 10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