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化学   19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9篇
数学   9篇
物理学   1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利用改进的Z—scan方法确定热致非线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田建国  臧维平 《物理学报》1994,43(9):1460-1465
给出了两种改进的Z-scan方法.它们较通常的Z-scan方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利用这两种方法,对溶液的热致非线性进行了测量,实验与理论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82.
利用级数展开的Z扫描理论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级数展开的方法,对薄介质的Z扫描理论进行了分析,并对于通常所采用的级数展开和菲涅耳衍射分析方法进行了讨论,证明了在分析利用高斯光束对薄介质进行Z扫描测量时,即使对于大的非线性相移,高斯分解方法和菲涅耳衍射积分方法仍具有等效性,澄清了人们认识上的一些误解。同时分析了远场小孔的归一化透射率与积分限的关系,并对采用高斯分解方法时级数求和的振荡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给出了消除振荡所需的最小求和数的判据。针对高斯分解方法和菲涅耳衍射积分方法的使用场合,也进行了讨论。根据所得结论,可以在具体的实验和理论分析中,正确地选择更高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3.
郝昭  陈晓波  侯延冰  宋峰  王虹  张光寅 《物理学报》1997,46(6):1206-1211
报道在室温下,高浓度Tm和高浓度Yb掺杂的五磷酸盐非晶在966nm半导体激光器激发下,Tm的1G4能级和4F4能级分别产生峰位在480nm波长较强的上转换蓝光发射和很强的近红外780nm荧光发射.这一荧光发射是由于Yb的2F5/2能级对966nm激光的强烈吸收,以及对Tm的相应上转换能级较强的能量传递而产生的上转换过程,Tm的浓度增大又使Tm的3F相似文献   
84.
We report a cw Er^3 :Yb^3 co-doped phosphate glass laser pumped by a laser diode. The maximum output power of 78.3mW and a slope efficiency of 15.25% were achieved. The laser spectral region was from 1532nm to 1535nm, with the peak laser wavelength at 1534nm. The laser modes and time stabillty were also measured.The thermal effect had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output in our experiment.  相似文献   
85.
光源线度对双缝干涉光强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菲涅耳原理讨论了光源线度对双缝干涉光强分布的影响,并得了一般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86.
LD抽运共掺Er,Yb玻璃激光器中的跃迁过程较复杂,针对双掺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和Er3 +的多种跃迁过程,给出了详细的准三能级系统的速率方程,在合理简化后进行了数值分析,分析了Er3+掺杂浓度和介质长度、抽运光斑、输出镜透过率、谐振腔长、抽运光的椭圆度等因素对激光阈值及斜率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
合成了一种手性基团修饰的金属卟啉化合物[5-对(L-亮氨酰氧乙氧基)苯基-10, 15, 20-三苯基卟啉锌]. 通过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圆二色光谱及核磁共振波谱对该化合物进行了较详细的表征. 同时, 采用分子力学方法搜索了主体的最低能量构象, 从理论上进一步解释实验结果. 利用Z扫描技术测定了该化合物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相似文献   
88.
采用提拉法生长出尺寸为φ25mm×40mm的透明Er^3+:KLa(WO4)2(简称Er:KLW)晶体,并确定了较佳的生长工艺。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结果表明该晶体为四方晶系白钨矿结构(I41/a空间群),晶格常数为a=b=0.5444(3)nm,c=1.2120(6)nm。测量了Er:KLW晶体的拉曼谱,发现了380,450和808cm^-1等钨酸根的特征振动峰。测量了晶体的吸收光谱,应用J-O理论计算了晶体中Er^3+离子的强度参量(Ω2,Ω4,Ω6);荧光光谱测量结果表明该晶体在1529nm附近有很强的荧光发射峰,利于产生受激辐射。  相似文献   
89.
新建翠华山隧道与既有线小峪隧道垂直净间距仅为8m,复线隧道钻爆施工将影响既有隧道的结构安全。为保证既有线的安全运营,本文采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了隧道的有限元模型,数值分析了下穿铁路隧道爆破施工时隧道间水平距离L为-6m~19m时既有线的动力响应。结合既有线振动速度的实测数据,采用质点振速判据评估了下穿隧道爆破施工时既有线结构的安全性,保障了下穿隧道施工时既有隧道的运营安全。数值模拟结果分析表明:未出现新的自由面之前、爆破炸药量不变的情况下,两隧道水平间距L从19m减小到10m时,数值模拟所得峰值振速由10.5cm/s增大到12.0cm/s;出现新的自由面之后、爆破炸药量不变的情况下,两隧道水平间距L从10m变为5m时,数值模拟所得峰值振速由12.0cm/s减小到10.2cm/s,其后迅速衰减。因此,隧道爆破施工中可人为地创造自由面以降低爆破震动效应的危害。同时,既有线隧道迎爆面测点竖向振动速度较大,是爆破震动效应控制的薄弱部位,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该部位的监控量测。  相似文献   
90.
Yun-Qiang Bian 《中国物理 B》2021,30(7):78702-078702
The hybrid atomistic structure-based model has been validated to be effective in investigation of G-quadruplex folding. In this study, we performed large-scale conventional all-atom simulations to complement the folding mechanism of human telomeric sequence Htel24 revealed by a multi-basin hybrid atomistic structure-based model. Firstly, the real time-scale of folding rate, which cannot be obtained from the structure-based simulations, was estimated directly by constructing a Markov state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Htel24 may fold as fast as on the order of milliseconds when only considering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hybrid-1 and hybrid-2 G-quadruplex conformations. Secondly, in comparison with the results of structure-based simulations, more metastable states were identifi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formation of hybrid-1 and hybrid-2 conformation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coupling the hybrid atomistic structure-based model and the conventional all-atom model can provide more insights into the folding dynamics of DNA G-quadruplex. As a result, the multiscale computational framework adopted in this study may be useful to study complex processes of biomolecules involving large conformational chang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