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68篇
  免费   2108篇
  国内免费   2466篇
化学   4131篇
晶体学   223篇
力学   870篇
综合类   248篇
数学   1538篇
物理学   4632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12篇
  2022年   282篇
  2021年   211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305篇
  2018年   347篇
  2017年   274篇
  2016年   292篇
  2015年   251篇
  2014年   609篇
  2013年   392篇
  2012年   403篇
  2011年   426篇
  2010年   373篇
  2009年   422篇
  2008年   447篇
  2007年   419篇
  2006年   424篇
  2005年   381篇
  2004年   334篇
  2003年   329篇
  2002年   261篇
  2001年   264篇
  2000年   252篇
  1999年   303篇
  1998年   258篇
  1997年   323篇
  1996年   306篇
  1995年   241篇
  1994年   254篇
  1993年   226篇
  1992年   248篇
  1991年   199篇
  1990年   183篇
  1989年   154篇
  1988年   101篇
  1987年   103篇
  1986年   100篇
  1985年   88篇
  1984年   71篇
  1983年   55篇
  1982年   63篇
  1981年   48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20篇
  1965年   14篇
  1964年   14篇
  1963年   13篇
  1955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合成了双氯桥双核钯配合物[Ph_2P(o-C_6H_4CO)PdCl]_2·2CH_2Cl_2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表征和晶体结构测定,研究了其催化氢化性能。在30~80℃、氢分压1.0~5.0MPa的范围内。发现该配合物是催化氢化丙烯酸为丙酸的有效催化剂.晶体[Pd_2Cl_2(C_(19)H_(14)OP)_2]·2CH_2Cl_2属P1空间群,a=0.9304(3)nm,b=1.0392(2)nm,c=1.1062(3)nm;a=102.78(2),B=97.35(3),γ=95.25(2),V=1.0264nm~3,M=1032.17,2=1,Dc=1.670g/cm~3,u=13.695cm~(-1),F(000)=512,用1945个独立衍射精修结构,最终R=0.036。  相似文献   
262.
用直径7 μm的碳纤维组合成超微圆盘电极,以聚苯胺修饰电级.以阶梯扫描法、循环伏安法、双阶跃计时电量法和交流阻抗法等,研究了Cd2+在该电极上的表面络合吸附特性和电极过程.在循环伏安图上出现两个还原峰,实验和理论都证明,由于电极表面的聚苯胺对Cd2+的特性吸附,形成电活性的表面吸附态络合物.因此,这种表面络合物首先被还原,形成峰电位-0.90 V处的表面络合吸附波,还原峰电位比Cd2+直接还原电位(-0.98 V)正移,循环反扫时,氧化波无峰形.根据实验数据推测了电极过程的反应机理,证实该还原波具有扩散和表面反应同时控制的表面络合吸附波的特性.理论计算与实验基本一致,并求得了表面吸附态配合物的形成常数、吸附量和表面络合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实验还证实,在峰电位-1.06 V 处的还原波,是Cd2+的表面吸附还原态诱导而产生的催化氢波.  相似文献   
263.
分别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研究了Friedel—Crafs后交联型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St-DVB)大孔吸附树脂对水溶液中多种低级一元醇的吸附性能,测定静态吸附等温线和动态吸附曲线,并分别按照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进行拟合.结果显示,树脂对水中低浓度低级一元醇的吸附过程属于放热的物理吸附过程,树脂吸附能力随着一元醇碳原子数的增加,即分子内疏水基团质量的增加而增加;树脂对直链醇的吸附能力稍强于同分异构的支链醇.  相似文献   
264.
在微波促进下,由2-甲基-β-萘噻唑和取代芳香醛在碱性条件下合成了一系列苯乙烯基-β-萘噻唑染料,该法操作简便,收率高.产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1HMR,MS,IR,UV-vis确证.  相似文献   
265.
变温红外光谱研究多嵌段聚氨脂脲的微相分离行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方法研究了热处理对由聚环氧丙烷聚醚多元醇、3.5-二乙基甲苯二胺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组成的多嵌段聚氨酯脲(SPUU)的微相分离行为的影响.从室温逐步升温到310℃的过程中,氨基甲酸酯键(UT)之间形成的氢键大量解离,而脲键(UA)之间形成的、具有平面状双分叉结构的氢键在130~200℃范围却大量生成;从310℃缓慢冷却到室温后,部分游离的UT重新形成氢键,而硬段之间形成的UA氢键的含量又有所增加.结果表明:高温热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SPUU的微相分离程度.  相似文献   
266.
基于Internet的化学学习模式与化学网络资源的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化学》2003,18(3):42-46
Internet技术的迅速发展 ,给化学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为化学教育改革注入了活力。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可以很好地与Internet技术结合 ,Internet巨大的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能适应网络时代化学教育需求的全新的学习模式。分析并提出了基于Internet的网络教育的化学学习模式 ,以及如何在化学教育中深化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267.
Investigation on False Peak Phenomena in On-line Sweeping Technique in MEKC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更亮  李保会  王德先  陈义 《中国化学》2002,20(12):1579-1583
IntroductionMicellarelectrokineticchromatography (MEKC)wasinventedtoextendtheutilityofcapillaryelectrophoresis(CE)andpermittedtheseparationandanalysisofneutralcompounds .ButjustlikeothermodesofCE ,MEKCarehamperedbythelowconcentrationsensitivityoftheultra …  相似文献   
268.
近几年,用各种新型试剂荧光光度法测定铝的文献报道颇多,其原理多采用铝与某一荧光试剂生成产生荧光的配合物进行测定。但利用铝(Al)-水杨基萤光酮(SAF)-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三元配合物的形成,使试剂(SAF-CTMAB)荧光猝灭而测定铝的方法尚未见报道。笔者发现,在汞弧光激发下,SAF产生波长为515nm的较强荧光,引入  相似文献   
269.
Br2分子里德堡态的高分辨转动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徐雷  王亚非 《光学学报》1994,14(7):00-704
用窄线宽(0.08cm^-^1)脉冲可调谐紫外激光和(2+1)多光子电离方法测量了Br2的里德堡(Rydberg)态光谱,在70000-71500cm^-^1范围内,获得了溴分子[П3/2]4d振动系列,测量(v',v”)=(1,0),(2,0)的高分辨振转谱,得到其转动常数B’79-81分别为0.08832和0.08805cm^-^1,并提出此系列的角动量量子数Ω应为1。  相似文献   
270.
尼龙-1010的聚集态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WAXD、DSC、方差-范围函数.密度测量等方法,研究了经不同热处理的尼龙-1010的聚集态结构.发现退火处理更有利于尼龙-1010结晶的生成和稳定,且尼龙-1010的结晶,有一个最佳的热处理温度.在该温度附近,尼龙-1010的结晶度和微晶尺寸里最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