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5篇
  免费   624篇
  国内免费   779篇
化学   1451篇
晶体学   40篇
力学   332篇
综合类   115篇
数学   640篇
物理学   145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137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78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48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26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10篇
  1965年   13篇
  1964年   11篇
  1956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2 毫秒
991.
用合成的二-(4-癸基,3,5-二甲基)苯基磷酸锰为电活性物质并与适当的增塑剂(如苯二甲酸二壬酯等)配合制成一种PVC膜Mn~(2+)离子选择性电极.其线性范围为10~(-1)~10~(-5)SMMn~(2+),室温时直流电阻约为100KΩ,相对于Li~+、Na~+,K~+及Mg~(2+)离子有较好选择性,在使用不同的增塑剂时。Ca~(2+)离子呈现不同程度的干扰。证明增塑剂可从功能电位及选择性两方面影响电极的性能。  相似文献   
992.
1.本文叙述自邻氨基-对硝基乙苯开始分别经过九步或八步反应,合成α-二氯乙酰胺基-β-羟基-邻羟基对硝基苯丙酮(Ⅲ)和α-二氯乙酰胺基-β-羟基-邻甲氧基对硝基苯丙酮(Ⅳ),以及一些有关的化合物。 2.硝基化合物Ⅲ及Ⅳ均可以低亚硫酸钠还原成相应的氨基化合物,α-二氯乙酰胺基-β-羟基-邻羟基-对氨基苯丙酮(Ⅴ)和α-二氯乙酰胺基-β-羟基-邻甲氧基-对氨基苯丙酮(Ⅵ)。 3.曾试验邻羟基-对硝基苯甲醛与对硝基苯甲醛,及邻羟基-对硝基苯乙酮与邻甲氧基对硝基苯乙酮等两对化合物的抗菌效力。结果凡有氢键钳合结构的化合物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4.曾试验化合物Ⅲ,Ⅳ,Ⅴ,Ⅵ及其相应的去羟甲基化合物ⅩⅩ,ⅩⅪ,ⅩⅩⅧ和ⅩⅩⅨ对金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和副伤寒菌B型的抑制作用。在此等化合物中(除去Ⅴ),凡有酚基与羰基形成钳合结构的化合物均有比较强的抗菌作用。化合物Ⅲ对金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力接近于氯霉素,但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效力低于氯霉素;这种不一致的现象可能是Ⅲ的抗菌作用机理与氯霉素不同。  相似文献   
993.
甲醇和碳酸丙烯酯合成碳酸二甲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浸渍法以ZrO2为载体,以碱金属氢氧化物和碳酸盐为前驱体制备了不同的固体碱催化剂,在温和反应条件下考察了催化剂的酯交换扳应性能,并通过BET、XRD和CO2-TPD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a2CO3负载到不同载体上,其催化性能明显不同,Na2CO3/ZrO2催化剂获得了较高的酯交换活性。载体的比表面和孔结构与催化剂的反应活性无一定的依存关系。而催化剂表面的酸碱性是影响酯交换活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4.
La-Cu氧化物催化剂的催化性质和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三个La-Cu氧化物催化剂对CO-O_2和NO-CO反应的催化活性。No.1样品的La/Cu原子比为1.0。No.1附品经H_2还原为No.2样品。No.1样品浸渍50ppmPt后,用H_2还原得样品No.3。对CO-O_2和NO-CO反应活性的次序均为NO.3>NO.2>NO.1。NO.1样品的主要组成为La_2CuO_4+CuO。No.2,No.3样品是Cu_2O,CuO,La_2O_3的混台物,并含少量Cu。NO.1,2,3的平均表面铜的氧化数分别为1.7,1.5和1.3。测定了O_2不可逆吸附量、在125℃表面“晶格”氧的反应百分数(A_L)以及“晶格”氧开始参与氧化反应的温度(T_L),讨论了活性氧的反应和补充以及氧化反应时可能存在的CU~+-CU~(2+)氧化还原循环。从TPR等实验结果,提出了微量Pt可能高度分散在表面上,削弱了CU~(2+)-O的键能,而使Cu~(2+)在氧化反应中更易被还原的设想。  相似文献   
995.
手性氨基酸的制备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手性氨基酸的制备方法及其生物活性,包括化学拆分法、不对称合成法、结晶法、微生物法、酶法、配位萃取法、膜拆分法以及色谱法等制备方法,还介绍了手性氨基酸作为手性药物的生物活性作用,并对其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参考文献42篇。  相似文献   
996.
亚硫酰氯还原的电催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碳粉微电极和显微Raman分子探针技术研究了SOCl~2阴极还原的电催化性能.在八硫杂氢化酞菁的催化作用下, SOCl~2还原过程中的产物硫将进一步还原.碳粉微电极表面沉积物形貌和Raman光谱分析表明硫是引起电极钝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硫进一步还原的结果是使碳表面有不同程度的活化,这对提高电池容量和电压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97.
聚吡咯(PPY)/聚己内酰胺(Nylon 6)——导电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电化学氧化聚合的方法制备出了既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又具有良好机械性能的聚吡咯(PPY)/聚己内酰胺(Nylon 6)的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的导电率可达119s/cm,并对聚吡咯/聚己内酰胺导电复合材料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导率及机械性能的测试及表征。  相似文献   
998.
A series of copolyesters were prepared from chloro-hydroquinone or methyl-hydroquinone,terephthalic acid, and two kinds of comonomers, such as oxy-4,4'-diphenol and isophthalic acid.which could provide kinking and bending in chain. The four-components copolyesters in certain range of compositions have low melting point,ssteady mesophase in a broad temperature range and fiber-forming tendency. This report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 of their molecular composition-transitions-liquid crystallinityand fiber-forming tendency and the morphologic characterizations of mesophase.  相似文献   
999.
离子交换色谱法检测离子液体中阴离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用阴离子交换分离柱、化学抑制模式、电导检测测定系列离子液体中BF4^-阴离子及其他杂阴离子(F^-、Cl^-、Br^-)含量的方法,并用于在线监控离子液体合成工艺中阴离子杂质含量。确定淋洗液组成为1.6mmol/L Na2CO3+3.9mmol/L NaHCO3,流速为0.6mL/min。本方法对所测阴离子检出限分别为50μg/L(F^-、Br^-)和80μg/L(BF4^-);线性范围在3个数量级以上;r〉0.999;回收率在98%~102%之间。方法用于对离子液体小试工艺样品分析及过程监控时,结果满意,样品的RSD小于2.6%(n=6)。  相似文献   
1000.
Static headspace GC-MS method coupled with H/D exchange was firstly developed to determine and identifythe volatile components in the fresh root and rhizome of Curcuma wenyujin.The TIC chromatograms of 3 batchesof fresh roots harvested at different time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volatile components:the constitutionwas the same but the content of them was different.More than 60 volatile components in fresh roots(Root of C.wenyujin)and rhizomes(Rhizome of C.wenyujin)of C.wenyujin were detected,of which 51 and 48 volatile com-ponents were identified respectively.The fresh roots and rhizomes of C.wenyujin were found to have the similarvolatile components.The contents of these components were calibrated by the response of β-elemene.In addition,the principal active component,β-elemene,was further confirmed and relatively quantified by its standard.γ-terpinene showed obvious allylic hydrogen/deuterium exchange using deuterium oxide which gave a new methodto identify some compounds containing allylic hydrogen.At the same time,the active hydrogen compounds werealso further confirmed.The results show that HS-GC-MS method is a fast,simple and efficient way for the analysisof volatile components from medical pla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