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123篇
化学   215篇
晶体学   8篇
力学   9篇
综合类   15篇
数学   40篇
物理学   22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01.
管翅式换热器是制冷行业中最常用的换热器形式,其换热管的胀接性能决定了换热器的传热性能.本文提出了管翅式换热器的三维流-固耦合模型,采用单向流固耦合瞬态数值模拟方法,对小管径管翅式换热器的流体和固体域的流动和变形特征开展了数值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根据换热管和翅片的胀接成形要求和胀后管径要求,气压胀接压力的合理范围为P=12.5 MPa,与理论公式推导值一致.根据管翅应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可知,换热管接头处应力远大于其屈服极限66 MPa,翅片接头处应力刚好略大于其屈服极限132 MPa,满足胀接成形要求.胀后的换热管直径随着压力的增加其管径增大,换热管的径向位移在水平方向较小,垂直方向较大,其最大和最小位移差约为0.03 mm.探究了管翅间残余接触压力随胀接压力的变化,残余接触压力随胀接压力的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结果表明当胀接压力使得翅片内孔发生屈服后,继续增大胀接压力会导致胀接不完全.最后研究了保压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保压时间的增加对胀接效果并没有明显影响.相关结果可为工程实际中小管径管翅式换热器气压胀接工艺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02.
王芳  王磊 《有机化学》2023,(12):4157-4167
近年来,N-亚硝基通过与过渡金属螯合协同活化芳烃C(sp2)—H键,成功构建了C—C键和C—杂原子键的例子已有报道.它基于内部N—N键的氧化断裂,在反应过程中无需添加外部氧化剂,反应结束后可自行离去,发展成为一种新型高效的导向基团,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总结了基于N-亚硝基导向的芳烃C(sp2)—H键官能团化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03.
浓度是表征溶液性质的重要物理参数之一。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旋转比色皿结合迈克尔逊干涉仪的浓度/折射率在线测量系统。将液体加入比色皿并旋转5°,利用CCD采集光强数据和自编的计数程序,可实时测量旋转前后干涉条纹移动数目之差,并由此计算NaCl和葡萄糖溶液的折射率和浓度。对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0%和20%的NaCl溶液进行了折射率测量和误差分析,发现与相关理论值的相对误差仅为0.61%、0.63%和2.2%。葡萄糖溶液的浓度—折射率关系曲线也呈现出线性良好、可靠性高的特点。总之,基于迈克尔逊干涉仪的浓度/折射率在线测量系统具有测量非接触、结果可靠、高效实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504.
王旭  王珏  马涛  刘恒  王芳 《中国物理 B》2021,(1):302-310
We investigate a graphene-coated nanowire waveguide(GCNW) composed of two suspended wedge porous silicon nanowires and a thin Ag partition. The plasmon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posed structure in terahertz(THz) frequency band are simulated by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 The parameters including the gap between the nanowires and Ag partition, the height of the nanowire, the thickness of the Ag partition, and the Fermi level of graphene, are optimiz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a normalized mode field area of ~10-4 and a figure of merit of ~100 can be achieved. Compared with the cylindrical GCNW and isolated GCNW, the proposed wedge GCNW has good electric field enhancement.A waveguide sensitivity of 32.28 is obtained, which indicates the prospects of application in refractive index(RI) sensing in THz frequency band. Due to the adjustable plasmonic characteristics by changing the Fermi level(EF), the proposed structure has promising applications in the electro-optic modulations, optical interconnects, and optical switches.  相似文献   
505.
α-甲基苯乙烯与苯酚的烷基化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之芹  王芳 《合成化学》2006,14(2):196-199
分别以磷酸-冰醋酸,苯酚铝,阳离子型交换树脂及络合物为催化剂,研究了α-甲基苯乙烯与苯酚的烷基化反应。用GC测得各组份的含量,结果表明,用不同的催化剂,可生成不同含量的烷基化产物。烷基化产物以4-枯基苯酚,2,4-二枯基苯酚及2,4,6-三枯基苯酚为主。  相似文献   
506.
近红外光谱技术用于复杂植物样品中无机离子测定的新方法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植物样品中的无机离子以一定形式与具有近红外吸收的有机基团结合, 因而可以借助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其含量。对烟草样品近红外光谱数据及其小波变换处理后的小波系数,采用偏最小二乘法预测其中钾离子的含量,建立了小波变换与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用于复杂植物样品中无机离子测定的新方法。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数据压缩为原始大小的3.3%,基本上没有光谱信息的丢失; 基于小波系数的模型优于传统的全谱模型,对于无机离子的测定可以取得较为准确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507.
电子动量谱学自本世纪六十年代[1]以来,已发展成为探测原子分子的电子结构的强有力工具.借助电子动量谱学可获得精确的分子轨道电子密度分布,并能提供非常详细的电子运动和电子关联信息.有关这方面的理论和实验技术的详细综述可参考文献[2].到目前为止,运用光电子谱学方法,已对饱和烷烃的价壳层结合能谱进行了广泛的研究[3],但是用(e,2e)技术仅测量了甲烷[4,5]、乙烷[6]、丙烷[7]、丁烷[8]的价轨道电子动量分布.本文简要报导利用高分辨率(e,2e)谱仪获得的异丁烷分子的结合能谱和动量分布的实验…  相似文献   
508.
建立了一种利用自动电位滴定仪测定对氨基苯酚(PAP)氨基值的方法,根据重氮化反应的原理,分别从反应温度、滴定方式以及无机酸的种类和浓度条件进行了优化,样品在氢溴酸/盐酸体系,35℃滴定温度自动滴定氨基值。结果表明,对氨基苯酚样品的氨基值与手动滴定法相差较小,加标回收率在98.8%~101%,与国家标准方法"GB/T 21892—2015"对比,具有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滴定终点判断敏锐,测定结果准确可靠的优点,可用于PAP的氨基值测定。  相似文献   
509.
吴亚平  王芳  范琼  毛经中 《经济数学》2004,21(3):267-271
对任一图G,其弱控制的束缚数,广义束缚数分别定义为bw(G)=min{|E‖E(∪)E(G),且γw(G-E)>γω(G)}.b'ω(G)=min{t|(A)E(∪)E(G),如果|E|=t,则有γω(G-E)>γw(G)}.在本文中我们给出了几类图的弱控制的广义束缚数的精确值,称b'ω(G)=1图为弱控制去边临界图,并研究了正则图是弱控制去边临界图的充要条件,以及一般图和树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10.
针对单层微穿孔板的低频吸声问题提出了微穿孔板复合板型声学超材料结构。将板型声学超材料置入微穿孔板结构的背腔内部实现结构复合。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背腔厚度下,复合结构的吸声性能整体优于单层微穿孔板结构,其中复合结构的吸声曲线从396~892 Hz均大于0.6,在453 Hz处吸声系数达到0.972。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复合结构进行了仿真,仿真计算的吸声曲线与实验吸声曲线的趋势基本相同,同时发现低频吸声主要由板型声学超材料与声波相互作用贡献。板型声学超材料的吸声峰值的对应频率处,其等效动态质量密度从正变负。在复合结构内部的微穿孔板和板型声学超材料存在相互耦合作用,使得复合结构的第一峰值发生微小偏移。增加板型声学超材料的质量块重量可以使第一吸声峰值向低频移动;保持总背腔厚度不变,增加板型声学超材料的子腔厚度,也可以使第一吸声峰向低频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