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化学   40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6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19篇
物理学   3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61.
如何培养出具有高水平的优秀选手,这对于所有珠算爱好者、研究者都是一个难题,更是每一位教练多年探索的课题。那么,经验从何而来昵?事实告诉我们,培养出优秀的选手并非是轻易之举,无论什么绝妙的经验都应从实际做起,从客观实际出发,一味寻求捷径是不足取的。  相似文献   
62.
Cationic polyaspartamides including poly-α,β-[N'-(2-aminoethyl)-L-aspartamide] (PAEA), poly-α,β-[N'-(4- aminobutyl)-L-aspartamide] (PABA), poly-α,β-[N'-(6-aminohexyl)-L-aspartamide] (PAHA), poly-α,β-[N'-(5-amino- 3-azapentyl)-L-aspartamide] (PAAPA) and poly-α,β-[N'-(8-amino-3,6-diazaoctyl)-L-aspartamide] (PADAOA) were synthesized from polysuccinimide. Their properties were evaluated by ^1H NMR, IR, GPC, fluorescence measurement and in vitro cytotoxicity assays. The molecular weights per primary amine charge group of PAEA(1) (Mn= 2229), PAAPA and PADAOA are 212, 279, and 226. Polyaspartamides including PAEA(1), PAAPA, PADAOA and low molecular weight PAHA are markedly less toxic than poly(ethyleneimine) and poly(L-lysine), however, PABA and higher molecular weight PAHA are slightly less toxic than poly(L-lysine). Cell cytotoxicity of PAHA was seen to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molecular weight of PAHA, due to water solubility reduction. The negatively charged plasmid DNA has been found to be completely neutralized and complexed by the cationic polyaspartamides at an N/P ratio of 5 : 1 to 10 : 1, forming self-assembled polyplexes via ionic interactions. These polyaspartamide/DNA complexes possess stable zeta potentials and mean particle diameters of about 180 nm for PAEA (1)/DNA and PAAPA/DNA complexes and 280 nm for PADAOA/DNA complexes.  相似文献   
63.
基于简易平面对碰加载实验装置,采用DPS测速和传统X光联合诊断技术,实验研究了Sn样品对碰区的动力学行为,给出了包含对碰区主体破碎物质的密度-空间分布数据和样品前表面微喷物质速度、分布宽度的关键信息的总体物理图像。该研究结果为后续爆轰波对碰加载下材料动力学行为实验中诊断技术的选择和解读,以及相关物理规律的认识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4.
本文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了两种窄分布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 用一种新型的含丹磺酰基(dansyl)的化合物作为引发剂,从而使PNIPAM一末端带有丹磺酰基荧光基团. PNIPAM的另一末端通过点击化学连接dabcyl基团. 稳态荧光实验发现当PNIPAM溶液温度从36 °C升至45 °C时,丹磺酰基荧光强度以及dansyl与dabcyl之间的能量转移效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说明升温过程中dansyl周围的微环境变得疏水,且dansyl与dabcyl之间的距离逐渐缩短. 利用自主搭建的激光诱导温度跃变结合荧光检测装置,研究了两末端修饰染料的PNIPAM的折叠动力学. 结果表明,对聚合度为85和142的PNIPAM而言,其dansyl荧光强度变化的特征时间分别为3.8 ms和5.8 ms,说明特征时间与链的长度相关. 此外,聚合度为85的PNIPAM的能量转移变化的特征时间为2.9 ms,说明能量转移的变化要快于dansyl的荧光强度变化.  相似文献   
65.
受微喷射物质干扰,现常用的测试技术难以对复杂结构金属样品微层裂前界面进行准确识别,针对该问题提出阶跃信号电探针测试技术。对传统电探针受微喷射物质干扰出现不正常放电现象的原理进行分析,设计阶跃信号形成电路。开展锡金属样品爆轰实验,对比传统电探针和阶跃信号电探针的放电波形,分析阶跃信号电探针数据解读方法,联合X光测试技术,对阶跃信号电探针放电波形阶跃信号高电平出现时刻进行检定。实验结果表明:阶跃信号电探针测试技术能够识别微喷射物质的干扰,可用于爆轰加载下金属样品微层裂前界面的识别。  相似文献   
66.
针对目前缺乏用于狭小测试空间复杂结构金属样品的微喷现象诊断技术的现状,探索使用阶跃信号电探针诊断爆轰加载下金属样品微喷现象的方法。设计阶跃信号电探针测试技术,开展仿真验证电探针在微喷物质导通下K+RX模式的放电机理。在爆轰微喷实验中通过电探针信号观察到准连续状态微喷区及其存在的两种动作演化过程:阶梯放电曲线表征微喷物质随靠近后界面密度逐步增加,多次放电现象表征微喷物质从连续状态拉升变为离散状态。采用微射流模型描述准连续状态微喷区物质状态,通过电平曲线计算出被测物质等效电阻,再通过等效电阻计算微射流的等效尺寸,从而可描述准连续状态微喷区物质的密度。  相似文献   
67.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鉴别菊花中硫磺残留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傅里叶变换(FTIR)红外光谱法对不同加工方法的祁菊花和大怀菊进行了快速鉴别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加工方法可能会导致菊花内部某些有效成分间相对含量有所变化,某些化学结构或许有所改变,反映在FTIR谱图上就有所差异。经过硫磺熏制后晾干的菊花,在1 600,1 060 cm-1波数附近其吸收峰的形状和强度与其他样品不同,在922,818,777 cm-1三处有固定的特征吸收,而且吸收强度相对较强;不同加工方法和不同品种的菊花在FTIR谱图上都有差异。因此,利用FTIR光谱法不需要对样品进行分离提取,不仅能够快速、准确、方便、直观地鉴别菊花是否有硫残留,同时还能鉴别不同品种的菊花。  相似文献   
68.
化学沉淀法制备BaTiO3纳米粉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妍妍  张云  王晓燕 《化学学报》2010,68(23):2409-2413
以正钛酸(H4TiO4)、硝酸钡[Ba(NO3)2]为原料, 以双氧水、氨水为溶剂,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出晶粒尺寸约20 nm的钛酸钡粉体. 研究了原料种类、煅烧温度、加料方式、反应温度对钛酸钡粉体性能的影响, 确定了最佳的制备条件. 结果表明: 当正钛酸(g)∶双氧水(mL)∶氨水(mL)=1∶5∶3, 且采用正钛酸的双氧水-氨水溶液缓慢滴加到硝酸钡溶液中的加料方式时, 溶解完全, 制得的BaTiO3粉体粒径小、纯度高. 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颗粒的晶体结构、晶型转变机理以及颗粒的形貌|结果显示: 前驱体的起始晶型转变温度为500, 800 ℃煅烧获得的粒子晶型完整, 形貌呈规则的球形, 当煅烧温度升高到900 ℃时, 粉体晶体结构由立方相转变为四方相.  相似文献   
69.
卢祥国  王晓燕  李强  王荣健 《化学学报》2010,68(12):1229-1234
利用动态光散射(DLS)、电镜扫描(SEM)和岩心驱替实验等方法, 对高温高矿化度条件下聚合物溶液和“聚合 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油体系中聚合物分子线团尺寸及其影响因素和在中低渗油藏环境下的渗流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 并对其渗流规律进行了机理分析. 结果表明, 在高温高矿化度条件下, 随聚合物浓度增加, 聚合物溶液和“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油体系中聚合物分子线团尺寸Dh都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以胶束聚集体形式吸附在聚合物分子链上, 造成二元复合驱油体系中聚合物分子线团尺寸Dh大于聚合物溶液. 在溶剂水矿化度较高和岩心渗透率较低条件下, 后续注入水的冲刷和稀释作用造成岩心内滞留聚合物浓度降低, 聚合物分子线团尺寸Dh增加, 最终导致聚合物溶液和“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的残余阻力系数大于阻力系数.  相似文献   
70.
合成了系列环氧乙烷-(对苯二甲酸乙二酯-CO-间苯二甲酸乙二酯磺酸钠)多嵌段共聚物(EOTM-SO3Na),用NMR、WAXD和DSC等方法进行了结构表征。EOTM-SO3Na是一种新型的单阳离子导体,室温电导率可达2.3×10-6S·cm-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