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44篇
化学   101篇
晶体学   23篇
力学   6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26篇
物理学   10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41.
高分子材料流变学对高分子加工工艺、成型设备以及模具的设计具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是高分子材料相关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本文简介了流变学的发展概况和在青岛科技大学的开课情况,并总结了作者在工科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中针对具体内容的教授技巧与经验,提出针对本科阶段的学生应该着重介绍流变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并注重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流变测量仪器的原理分析和高聚物加工成型工艺的流变学剖析来进一步阐明流变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相似文献   
142.
以ISOBAM-104为保护剂,采用共还原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组成的Rh/Co双金属纳米颗粒(BNPs)。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透射电镜及高分辨透射电镜对纳米颗粒的结构及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Rh/Co BNPs的粒径小于6.0nm,具有合金结构。催化制氢实验结果表明,Rh_(20)Co_(80)BNPs具有最高的催化制氢活性,其TOF值可高达12880mol-H_2·h~(-1)·mol-Rh~(-1),远高于Rh和Co单金属纳米颗粒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3.
以氯化铜(CuCl_2·2H_2O)、硫脲((NH2)2CS,Tu)、1,2-丙二醇(1,2-PG)、氯化铁(FeCl_3·6H_2O)及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具有可见光活性的Fe-CuS/RGO复合材料。采用XRD、SEM、TEM、Raman、XPS、TG、UV-Vis等手段对产品进行了表征,并以亚甲基蓝(MB)为目标降解物对其可见光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光催化结果表明:在汞灯(150 W)下照射140 min,CuS、CuS/RGO和Fe-CuS/RGO对MB的脱色率分别为41.2%、81.5%和90.6%。Fe-CuS/RGO对MB的降解效率较CuS/RGO和CuS有较大提升,可能原因是Fe元素有利于电荷在CuS与RGO界面间传输,降低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几率,进而提高了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4.
朱兰曲线将质量总成本表示为质量投入与直接质量损失的合成.针对不同质量水平下的质量成本变化趋势,建立保证成本和故障成本的正负指数模型来确定最佳质量成本.灰色均值GM(1,1)测算模型可以同时克服"少数据""贫信息"的缺陷,更加精确地拟合质量成本的变动趋势.与指数函数模型模拟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灰色系统理论系列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将指数函数模型和灰色GM(1,1)模型结合起来可以为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尤其是质量成本管理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5.
飞行时间质谱(TOF-MS)是一种速度快、范围广、灵敏度高、分辨率高的质谱技术,相对于常规离子阱、四极杆质谱仪,具有定性能力更强、通量筛查能力更高的优点,TOF-MS技术的不断改进,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更好的研究手段,其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药残留定性定量筛查分析中也日益受到青睐。该文针对2010年来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的TOF-MS技术在水果、蔬菜和茶叶中农药残留分析上的应用文献,从TOF-MS与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和合相色谱联用3个方面上的应用出发,进行综述分析,并对该技术在水果、蔬菜和茶叶农药残留分析上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6.
纳米结构TiO2/SiO2的逐层自组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逐层自组装方法在二氧化硅球表面交替组装了十二烷基硫酸钠单分子膜和二氧化钛纳米粒子膜 ,该复合多层膜经高温煅烧后得到了核壳型纳米结构二氧化钛 /二氧化硅复合颗粒 .利用XRD ,SEM ,X射线能谱等对复合颗粒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二氧化钛在复合颗粒表面排列紧密、均匀 ,粒径在 5 0nm左右 ,为锐钛矿型结构 .复合颗粒中二氧化钛的含量随组装层数的增加而均匀增加  相似文献   
147.
Ni/Au与N掺杂p型ZnO的欧姆接触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Au,In,Ni/Au三种不同金属膜与N掺杂p型ZnO的接触特性,发现Ni/Au双层膜更适合作为其欧姆电极材料,并比较了不同气氛和不同温度退火对Ni/Au电极的影响.发现在O2中退火电极性能发生蜕变,而在N2中退火性能得到改善.指出即使在N2中退火,退火温度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本实验在400℃,氮气气氛下退火150s,得到了较好的欧姆接触特性.  相似文献   
148.
合成并比较了碳载Au(Au/C)、碳载Pd(Pd/C)、碳载高合金化Pd-Au(Pd-Au/C-T)和碳载非合金化Pd-Au(Pd-Au/C-H)催化剂对甲酸氧化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Au/C对甲酸氧化基本没有电催化活性,而Pd/C对甲酸氧化有较好的电催化性能,Au的加入能进一步提高Pd催化剂对甲酸氧化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特别是Pd-Au/C-T对甲酸氧化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要好于Pd-Au/C-H,更远好于Pd/C催化剂.相关反应机理有待进一步揭示.  相似文献   
149.
龚国芳  王新 《摩擦学学报》2000,20(5):321-325
在MM-200型磨损试验机上分别对以釜内聚合和熔融机械混合方法制备的高岭土填充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复合材料(UHMWPE/Kaolin)在干摩擦条件下与45^#钢对摩时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立体光学显微镜对其磨损表面进行了观察与分析,对材料的磨损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引入适量的高岭土能明显降低UHMWPE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用釜内聚合方法制备的UHMWPE/Kaolin复  相似文献   
150.
本文综述了纳米软磁粉体的烧结过程, 并与传统材料烧结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了烧结过程中晶体表面扩散、晶界迁移机理, 分别从晶粒生长与微孔大小、界面扩散、致密化速率以及烧结温度等关系,总结了烧结过程中形成的动力学模型. 最后通过对这些模型的描述, 提出了作者的研究方向, 并对其发展态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