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71篇
化学   149篇
晶体学   28篇
力学   31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74篇
物理学   20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本文结合球体颗粒交换模型(SPEM)与气-固表面交换模型设计了氢-氘交换反应模型, 采用FORTRAN语言进行计算机编程模拟, 研究了钯材料粒径、分离柱长度、填料密度、气体流速和温度等因素对氢氘交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降低气体流速, 增大金属材料目数、填料密度、交换柱长, 以及升高温度, 可以提高交换速率;而在满足一维速率方程的条件下, 柱径的大小不影响交换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02.
微波辐射条件下季戊四醇双缩醛和双缩酮化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靳通收  张伏生  王开芳  李同双 《有机化学》2004,24(11):1485-1488
微波辐射硫酸锆-硅胶催化季戊四醇与醛、酮缩合反应,高收率制得了双缩醛和双缩酮化合物.该方法操作简便,收率高,催化剂可重复使用,是一种环境友好型催化反应.  相似文献   
103.
采用微波辐射的方法合成了一类新型的二肽链键联的卟啉-蒽醌化合物及其金属锌配合物,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对两种新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碱裂解法提取PET28a质粒DNA,研究了两种新卟啉化合物对PET28a质粒DNA的断裂.电泳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DNA均有较好的断裂作用.  相似文献   
104.
采用传统固相法制备了Pb(Sb1/3 Mn2/3)0.05Zr0.47Ti0.48 O3 (PMS-PZT)压电陶瓷.利用XRD、SEM和EDS等研究PMS-PZT陶瓷体系在烧结过程中形成的过渡液相和形成过渡液相温度(1100℃)附近的升温速率对陶瓷结构、压电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烧结温度下,所有样品均为单一的钙钛矿四方相,过渡液相不会对相的结构有影响,但是当烧结温度较低时,过渡液相在烧结后期以玻璃相在晶界附近富集,对陶瓷的压电和介电性能有很大影响.随着烧结温度和升温速率的升高,PMS-PZT晶粒尺寸增大,晶粒均匀性和规则性得以改善,晶化质量得到提高;d33测试和阻抗分析测试结果表明PMS-PZT样品在1100℃附近以7 ℃·min-1升温速率并在1250℃烧结时具有最好的压电和介电性能:d33 =313 C/N,kp=0.59,Qm=1481,εr=1437,tanδ=0.53;.  相似文献   
105.
α核素211At具有良好的辐射生物学性质,以对肿瘤细胞具有高亲和性的单克隆抗体或多肽类配体为载体则是实现211At肿瘤靶向治疗的最理想方式之一。本文介绍了211At标记蛋白质或多肽的方法的现状与进展,对存在的一些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6.
互补问题算法的新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修乃华  高自友 《数学进展》1999,28(3):193-210
互补问题是一类重要的优化问题,在最近30多年的时间里,人们为求解它而提出了许多算法,该文主要介绍1990-1997年之间出现的某些新算法,它们大致可归类为:(1)光滑方程法;(2)非光滑方程法;(3)可微无约束优化法;(4)GLP投影法;(5)内点法;(6)磨光与非内点连续法,文中对每类算法及相应的收敛性结果做了描述与评论,并列出有关文献。  相似文献   
107.
基于Euler-Bernoulli梁理论的经典纤维模型忽略了剪切变形给截面带来的影响,为了得到更加精确的梁单元模型,该文基于考虑剪切效应的纤维梁单元,根据Timoshenko梁理论,推导了该纤维梁单元的刚度矩阵,并结合弹塑性增量理论,同时考虑了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的双重影响,建立了压弯剪复杂应力状态下结构非线性有限元...  相似文献   
108.
一、引言近年来,用微分几何的方法讨论非线性系统的精确线性化问题,在国内外文献中均有较多讨论.目前的讨论较多集中于状态方程的反馈线性化.但对于实际应用,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同时线性化的问题往往更为重要.这类问题可严格叙述为  相似文献   
109.
通过分析粒子场同轴全息记录装置通光孔径对粒子信息通过量的影响,对不同大小、形状的粒子在相同距离和实验装置下的信息通过量进行数值模拟,并进行实验说明,得到了小粒子信息基本通过时对装置通光孔径的参数要求,有助于爆轰实验装置参数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0.
在求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交点时,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判别式△的符号,我们可以判定直线和圆锥曲线交点的个数,进而可以判定直线和二次曲线的位置关系.有些同学便将这种方法迁移到求圆锥曲线和圆锥曲线的交点,并试图运用它来判定曲线之间的一些特殊关系.下面是一位同学给出的一道习题的解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