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0篇
化学   133篇
综合类   18篇
物理学   6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51.
HPLC-MS/MS法同时测定果蔬中6种植物生长抑制剂残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HPLC-ESI MS/MS)技术,建立了果蔬中氯化胆碱、矮壮素、缩节胺、嘧啶醇、多效唑、烯效唑6种植物生长抑制剂残留的检测方法.考察了流动相组分和流动相添加剂对质谱离子化效率的影响以及提取溶剂、提取剂用量和固相萃取柱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6种目标化合物在1.0 ~200.0...  相似文献   
52.
采用固相萃取技术对土壤和灌溉用水中的矮壮素及缩节胺进行富集处理,并对固相萃取柱的类型和淋洗条件进行优化,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富集样品进行分离检测.结果表明,灌溉水中矮壮素和缩节胺的加标水平为0.05、0.10、0.20μg/L时,回收率分别为73%~83%和76%~81%,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9.2%...  相似文献   
53.
将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与正辛醇-水分配体系模拟中药在人体内的吸收情况相结合分析中药活性成分,分析比较了当归、黄芪单煎液及合煎液在不同靶位酸度下化学成分种类、含量的变化情况,探讨了配伍及酸度变化对中药中各成分的形态分布及在人体中吸收情况的影响.发现不同靶位环境的酸度及不同配伍对中药中的有效物质组分、含量及各组分的吸收都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
研究了石墨炉原子吸收法(GF-AAS法)测定一级处理污水灌溉土壤中铅最佳基体改进剂的选择及在最佳改进剂条件下测定污水灌溉土壤中铅的GF-AAS法。试验了磷酸二氢铵, 磷酸铵, 氯化铵, Pd-Mg和磷酸二氢铵+硝酸镁+硝酸铵等基体改进剂对测定一级处理污水灌溉土壤铅的基体改进作用,并根据基体改进剂的改进效果,最佳灰化温度和原子化温度, 选定了最佳基体改进剂和测定条件。40 g·L-1的磷酸二氢铵作为基体改进剂,灰化温度为850 ℃,原子化温度为1 600 ℃时,用氘灯校正背景GF-AAS法进行测定,测定方法的RSD为2.6% ,回收率在92.4%~104%之内。  相似文献   
55.
氧合配合物中钴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个测定氧合配合物中钴含量的分析方法,对常见类型的氧合配合物按其累积生成常数的大小和氧合反应的可逆性分类,根据不同的类型采用不同的分解方法处理后,用EDTA滴定,用二甲酚橙和孔誉绿作混合指示剂,可明显地改善滴定终点,消除原有配合物本身颜色和原有配体的干扰,使滴定终点灵敏、准确。对实际样品的氧合配合物中钴含量分析结果与AAS结果作了对照,其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6.
以固相法合成的三乙四胺钴配合物为研究体系,采用正离子电喷雾串联质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拉曼共振光谱和红外光谱等表征手段,研究了配合物与氧分子的相互作用过程及配合物在吸氧过程中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三乙四胺钴配合物的吸氧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氧合产物由双氧双桥联的氧合配合物CoL-(O2)2-CoL形式向双羟基桥联的老化配合物Co-L-(OH)2-CoL形式转变;18O2同位素标记实验验证了Co-O-O-Co的存在.酸解实验说明OH桥联配合物的形成是造成可逆性差的根本原因.这些结果为探知多胺钴配合物的氧合结构和老化机理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7.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活性炭负载铋无汞催化剂,并通过X射线衍射、氮气物理吸附、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电子能谱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对催化剂进行了催化乙炔氢氯化反应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对乙炔氢氯化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活性组分主要以BiOCl的形式存在于催化剂表面。反应过程中积碳的产生使得催化剂活性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58.
王丰  朱沛叶  王吉德 《化学通报》2014,77(9):909-912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活性炭负载铋无汞催化剂,并通过X射线衍射、氮气物理吸附、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电子能谱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对催化剂进行了催化乙炔氢氯化反应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对乙炔氢氯化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活性组分主要以BiOCl的形式存在于催化剂表面。反应过程中积碳的产生使得催化剂活性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59.
在 pH=10.0介质中,利用联吡啶的催化作用,加速 Cd—TPPS_4络合物的形成,从而建立了直接法测定 Cd(Ⅱ)的新方法.此法简便、快速,应用于天然水中Cd(Ⅱ)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0.
环境水样中各形态铬的水解分离-FAAS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痕量铬形态分析的水解分离-原子吸收光谱法。根据Cr2O72-和Cr(Ⅲ)水解特性的不同,将含有Cr(Ⅵ)和Cr(Ⅲ)的试样pH调至6,此时以Cr2O72-形式存在的Cr(Ⅵ)不产生水解沉淀,而Cr(Ⅲ)产生水解沉淀,从而得到Cr(Ⅵ)和Cr(Ⅲ)的分离,对清液中的Cr(Ⅵ)和用酸溶解沉淀所得溶液中的Cr(Ⅲ)进行AAS测定,可求得Cr(Ⅵ)和Cr(Ⅲ),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分别在98.5%~105%和92.6%~99.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3%和1.9%,检出限为0.25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