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51篇
化学   55篇
力学   20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5篇
物理学   10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采用一种无模板的化学气相沉积法裂解金属有机物,以二茂铁为催化剂,二甲苯为碳源,利用单温炉加热装置在100 min内成功制备了2.7 mm超长定向碳纳米管阵列,生长速率高达27 μm·min-1。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对定向碳纳米管阵列进行形貌观察和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碳纳米管阵列具有优越的定向性和管结构,并且石墨化程度高。给出了快速生长超长定向碳纳米管阵列的优化制备条件,结合表征结果讨论了碳纳米管阵列的生长机制,认为超长碳纳米管阵列采用的是一种催化剂固定不动的开口生长方式,碳源和催化剂的连续供应保证了超长碳纳米管阵列的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92.
93.
槲皮素金属配位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识别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槲皮素与Zn(Ⅱ)的配合物为模板,在甲醇溶液中制备金属配位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紫外光谱研究了槲皮素与Zn(Ⅱ)的配位方式及配位比,验证了槲皮素、Zn(Ⅱ)和4-乙烯基吡啶之间的三元配位作用.利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平衡结合实验考察了功能单体及交联剂用量对聚合物吸附性能的影响,优化了聚合物的反应配比.同时对系列印迹聚合物的识别体系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槲皮素-Zn(Ⅱ)模板印迹聚合物对槲皮素-Zn(Ⅱ)的配合物表现出明显的吸附选择性和特异性,对槲皮素结构类似物芦丁和柚皮素的吸附选择性较差,分离因子分别为3.21和1.91.  相似文献   
94.
不同排列粗糙元对湍流拟序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氢气泡流动显示技术,研究了壁面不同排列粗糙元对近壁湍流拟序结构的影响。实验中基于平均速度和水力直径的雷诺数分别为14300、31200、48000。氢泡丝上游布置的离散粗糙元直径为2.3、4和6mm,得到了光滑壁面和5种不同排列方式的离散粗糙元壁面湍流条带和湍流斑块特征。结果发现:相同雷诺数和相同排列方式下条带间距...  相似文献   
95.
S~(2-)作为配位方式多变的配位基,已为人们所知,而以S_4~(2-)为配位基的钼化合物,现在还为数不多。我们合成的[Mo_2S_8O_2]~(2-)不仅含有S_2~(2-)、S_4~(2-)基,还含有端基氧,其结构是很有趣的。混合(NH_4)_6Mo_7O_(24)·4H_2O和NH_2OH·HCl的水溶液,与K_2S反应后,用(CH_3)_4NBr沉淀,产物再用丙酮和DMF混合液重结晶,得[(CH_3)_4N]_2[Mo_2S_8O_2]的极薄的橙色片状晶体。其元素组成是:Mo 30.7,S40.5,C15.6,N4.3,H4.0(%);计算值为:Mo30.4,S40.8,C15.3,N4.6,H3.9(%)。  相似文献   
96.
选取扑热息痛(PR)作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通过蒸馏沉淀聚合制得聚合物内核;以丙烯酰胺(AM)作为亲水单体,采用不同的壳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3-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RIM)、Ⅳ,Ⅳ'-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通过自由基聚合枝接亲水层外壳,成功制得一系列亲水核-壳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CS-MIPs),并对比其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通过紫外光谱(UV)、红外(FT-IR)光谱、扫描电镜(SEM)以及吸附实验进行表征,并进行了亲水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采用MBA作交联剂的印迹微球吸附性能以及亲水性能最好,吸附量达120 μmol/g,接触角23.3°.本研究为检测水溶液中扑热息痛含量,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97.
卢浩  赵文君  张会强  王兵  王希麟 《中国物理 B》2017,26(1):14703-014703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surface roughness on turbulent flow and examine the wall-similarity hypothesis of Townsend,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study of turbulent channel flow over smooth and cube-rough walls with different roughness height has been carried out by using large eddy simulation(LES) coupled with immersed boundary method(IBM). The effects of surface roughness array on mean and fluctuating velocity profiles, Reynolds shear stress, and typical coherent structures such as quasi-streamwise vortices(QSV) in turbulent channel flow are obtained. The significant influences on turbulent fluctuations and structures are observed in roughness sub-layer(five times of roughness height).However, no dramatic modification of the log-law of the mean flow velocity and turbulence fluctuations can be found by surface cube roughness in the outer layer. Therefore, the results support the wall-similarity hypothesis. Moreover, the von Karman constant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roughness height in the present simulation results. Besides, the larger size of QSV and more intense ejections are induced by the roughness elements, which is crucial for heat and mass transfer enhancement.  相似文献   
98.
两相催化——均相催化多相化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评述了水溶性膦配体和两相催化研究领域的进展, 探讨了固载水相催化、温控相转移催化和氟两相体系等新型两相催化体系。两相催化在烯烃的氢甲酰化反应、不饱和化合物的加氢反应以及其它有机反应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
针对GPS接收机中常见的窄带干扰信号,提出了一种全数字式时域和频域相结合的窄带干扰抑制方法.首先将含有窄带干扰的时域GPS信号变换成频域信号,然后将此频域信号与自适应干扰判决门限比较获取干扰信号的中心频率和带宽,由此确定滤波器参数并设计时域滤波器.仿真结果表明与没有使用干扰抑制处理相比,当信干比SJR为-25 dB、误码率BER为10E-4时,该方法可使Eb/N0改善4 dB;与无干扰时的理论值相比,此时Eb/N0的恶化小于0.5 dB.随着干扰强度的增加,该方法的干扰抑制效果更加明显.考虑到本方法的并行处理机制,这些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但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而且具有较好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100.
王炜华  王兵  侯建国 《物理》2006,35(1):27-33
文章介绍了扫描隧道显微术中微分谱学的原理及其在实验中的诸多应用。微分谱(dI/dV谱)和dI/dV成像可用来研究电子局域态密度在能量和空间的分布,即微分谱固定空间一点,反映电子态密度以能量为变量的分布;而dI/dV图像则反映某给定能量的电子局域态密度以空间为变量的分布,二次微分谱(d^2I/dV^2谱)和二次微分成像可以用来反映分子的非弹性隧穿过程,从而研究分子的振动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