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07篇
化学   126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14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61篇
物理学   2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陈曦  李思媛  王元  吴伟娜  陈忠 《无机化学学报》2022,38(10):1993-1998
以4-(二乙氨基)水杨醛与奥肼缩合制备了一例席夫碱类荧光探针1,通过1H NMR、13C NMR和电喷雾电离质谱表征了1的结构。光谱分析实验结果显示,探针1可选择性与Al3+作用,在495 nm处荧光发射峰显著增强。探针对Al3+的检测灵敏度高,检测限低至1.44 μmol·L-1。结合理论计算,证实探针以三齿配位的模式,与Al3+形成1∶1型稳定配合物。此外,该探针还可用于活细胞中Al3+的检测。  相似文献   
92.
李欧鹏  张勇  徐锐敏  程伟  王元  牛斌  陆海燕 《中国物理 B》2016,25(5):58401-058401
Desig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G-band(140–220 GHz) terahertz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TMIC) amplifier in eight-stage common-emitter topology are performed based on the 0.5-μm In Ga As/In P double heterojunction bipolar transistor(DHBT). An inverted microstrip line is implemented to avoid a parasitic mode between the ground plane and the In P substrate. The on-wafer measurement results show that peak gains are 20 dB at 140 GHz and more than 15-dB gain at 140–190 GHz respectively. The saturation output powers are-2.688 dBm at 210 GHz and-2.88 dBm at 220 GHz,respectively. It is the first report on an amplifier operating at the G-band based on 0.5-μm InP DHBT technology. Compared with the hybrid integrated circuit of vacuum electronic devices, the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has the advantage of reliability and consistency. This TMIC demonstrat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0.5-μm InGaAs/InP DHBT amplifier in G-band frequencies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93.
以硝酸锌、氯化铁等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不同比例Fe掺杂的ZnO光催化剂(Fe-ZnO)。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拉曼散射(Raman)和紫外可见(UV-vis)漫反射光谱对样品的形貌、结构、相组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Fe已经掺入了ZnO晶格中;掺杂使光吸收带向红外区域扩展,提高可见光响应。BET测试发现Fe掺杂的ZnO材料具有很好的结构稳定性和相当高的比表面积,对Cr(VI)水溶液进行降解实验,结果显示Fe掺杂后ZnO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和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4.
以3-乙基-2-乙酰吡嗪N(4)-(对甲苯)氨基硫脲(HL)为原料,合成了[Ga(L)2]NO3·4CH3OH(1)和[In(L)2]NO3·1.75CH3OH(2)两种新型配合物,并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配合物2同构但具有不同数目的结晶甲醇分子。每个配合物的金属中心被2个拥有[N2S]供体的配体阴离子包围,采取扭曲的八面体配位几何。此外,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强于配体。  相似文献   
95.
徐东  李风华  郭永刚  王元 《声学学报》2018,43(2):137-144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深海低频环境噪声的波浪谱,通过声压谱和波浪谱的理论关系,分析了深海低频噪声在百赫兹以下的谱特征,解释了不同频段噪声谱的主要产生机理。将深海传播条件下海面波浪谱与海面风速相结合,利用波浪发声理论得到一种低频海洋环境噪声理论表示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波浪谱决定着辐射噪声谱的强度和斜率,本模型得到的理论噪声谱可以对低频海洋环境噪声进行预报。2016年的深海实验观测数据分析显示,统计的环境噪声谱级在1 Hz至100 Hz频段范围内大于70 dB,并且噪声谱在低频段呈倒“N”型,在34 Hz处为噪声谱的谷值,噪声级为70 dB,在50 Hz处为噪声谱的峰值,噪声级为92 dB,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对比,相关系数为0.95,理论结果和实验测量对比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96.
通过缩合反应制备了一例席夫碱荧光探针2-喹喔啉甲醛缩2-吡啶酰肼(1),使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及质谱等手段表征了探针的结构。荧光光谱分析表明,探针1自身无荧光,而Zn2+能够导致其在500 nm处出现强发射峰。该荧光增强能够在常见阳离子中选择性检测Zn2+,检测限低至0.16μmol·L-1。通过核磁、质谱和紫外等手段推测了探针1与Zn2+可能的配位模式。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解析了1-Zn2+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进一步确认了探针的配位行为。1-Zn2+晶体中探针分别采取ONN和NN配位模式螯合2个Zn2+,并由桥联CH3O-和Cl-连接形成一维链状结构。此外,该探针还可用于活细胞中Zn2+的检测。  相似文献   
97.
有机溶液中添加水对聚吡咯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电势阶跃技术, 于Pt微盘电极上在含水体积分数分别为0, 2%, 4%, 6%和8%的0.1 mol/L Pyrrole+0.1 mol/L LiClO4的碳酸丙烯酯(PC)溶液中合成了聚吡咯(PPy)膜. 采用循环伏安法、计时电流法考察了不同含水比例条件下聚吡咯的电化学行为, 采用扫描电镜对其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最佳的含水体积分数为6%. 在此条件下聚合得到的PPy量大, 具有较高的电化学容量、较好的电化学反应可逆性.  相似文献   
98.
以苯胺和二氧化钛为原料,采用化学氧化法,合成光降解复合材料聚苯胺(PANI)/二氧化钛(TiO2),并对其进行表征。采用该复合材料对50mg·L-1的硝基苯模拟废水进行自然光催化降解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当二氧化钛和苯胺用量摩尔数之比为10∶1,在自然光条件下获得最佳的催化效果,同时讨论了不同pH值和投加量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发现当pH=7,投加量为0.5g·L-1时,2h自然光降解效率达到95.2%,反应速率常数增长了3.25倍。  相似文献   
99.
Micro-PIV技术--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昊利  王元 《力学进展》2005,35(1):77-90
Micro-PIV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微尺度流动测速技术.它是传统PIV测量与光学显微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整场、瞬态、定量测量方法, 其基本测速原理与传统PIV相同, 但在示踪粒子选择、图像获取和处理等方面两者存在较大差别.Micro-PIV突破了传统微尺度流体力学测量手段的局限性, 使得对微尺度流动元件的研究从过去只能给出流量、阻力特性等有限信息逐步转向对全流场内流结构的直接测量上, 并且达到了相当高的分辨率和测量精度.本文对近几年Micro-PIV技术发展状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论述了Micro-PIV技术与传统PIV的主要区别以及具体的处理技术, 反映了其在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并对此项技术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0.
本文介绍用回归设计法对离合器片摩擦特性进行的试验研究,並应用它定量分析了压力、速度、温度、转数对离合器片摩擦特性的影响。这种方法不仅试验次数少,而且能把试验的安排、数据的处理、回归方程的建立、预测与控制和试验精度等统一起来全面考虑。它在摩擦学领域中(不仅局限于离合器片的研究)是一种比较完善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