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0篇
化学   59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3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51.
研究了 2 羟基 3 羧基 5 磺酸基苯重氮氨基偶氮苯 (HCSDAB)与铜显色反应的条件 ,结果表明 ,在HOAc NaOAc缓冲介质中 ,在Tween 80及 β CD存在下 ,铜与HCSDAB生成稳定的 1∶2络合物 ,其吸光峰位于 5 18nm波长处 ,摩尔吸光系数 (ε518)为 1.3× 10 5L·mol- 1·cm- 1,常见离子无干扰 ,方法应用铝合金及铁矿石中铜的光度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2.
随着《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施行与我省“五严”禁令的贯彻落实,高中物理教学进人了新的历史时期。实施新课程与规范办学是相辅相成的,都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个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关键在于教师素质能否应时提高。本文拟谈一谈新时期高中物理教学与教师素质提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53.
以3-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对甲氧基苯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可以自组装形成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化合物--3-(脲基-4-甲氧基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采用FT-IR, 1H NMR, DSC 和XRD 分析方法对该化合物的结构以及结晶性进行了表征. 将该化合物与聚乙烯醇(PVA)共混, 利用化合物的自组装性质构筑结构均一且致密无孔的离子通道杂化膜, 通过自制的膜运输实验装置测定膜对阳离子的传输性能并提出了相应的传输机制. SEM 照片显示, 自组装杂化膜致密无缺陷, 膜厚度为8 μm. 选择5 种阳离子进行运输实验测试, 结果表明, 自组装杂化离子通道膜对一价的碱金属离子Li+, Na+和K+有很好的传输功能, 这要归功于杂化材料中甲氧基苯基与碱金属阳离子形成的阳离子-π相互作用力. 碱金属阳离子在膜中的扩散过程可由溶解-扩散机制来解释, 结果显示, Li+, Na+和K+在杂化膜中传输的渗透率大小为: PNa+ > PK+ > PLi+ , 说明本研究中的的自组装杂化离子通道膜对Na+有优先选择性. 杂化离子通道膜对二价的Ca2+和Mg2+没有传输作用, 此结果给一二价阳离子的分离带来很好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54.
以1,8-萘酰亚胺为原料,合成了两种含萘酰亚胺官能团的乙烯基单体(NAPa和NAPb)。通过核磁、元素分析、紫外吸收光谱等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以这两种化合物为单体,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的方法合成了它们均聚物,用1H-NMR ,GPC等对均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单体及其聚合物在不同浓度、不同溶剂以及在聚合物薄膜中的激发和发射荧光光谱,考察了聚合物浓度、溶剂极性等对荧光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体和均聚物都具有较强的绿色荧光, 均聚物的荧光量子效率(φPNAPa=0.34, φPNAPb=0.35)高于单体的荧光量子效率(φNAPa=0.25, φNAPb=0.27)。  相似文献   
55.
张祎男  王丽华  柳华杰  樊春海 《物理学报》2017,66(14):147101-147101
纳米光子学是研究光在纳米尺度下的行为以及光和纳米材料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金属纳米材料凭借其独特的表面等离子体效应,可以在衍射极限以下对光进行传递和聚焦,因而是纳米光子学研究的重点.大量研究表明,通过调控金属纳米材料的形貌和成分可以控制表面等离子体的性质,从而对光进行可控调节.近年来,随着DNA纳米技术的发展,又为纳米光子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首先,人们发现不同的DNA序列可以调控金属纳米颗粒的成长,从而影响金属纳米颗粒的形貌和成分.此外,利用DNA自组装技术,可以将金属纳米颗粒组装成为有序可控的纳米结构.因此,基于DNA的纳米光子学研究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在此背景下,本文对相关研究进行归纳与总结,以期吸引更多研究人员的关注,推动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金属纳米结构基于表面等离体实现突破光学衍射极限的原理,然后按照DNA对金属纳米结构的形貌或成分影响方式的不同分成若干部分,对基于DNA的纳米光子学做了系统的综述,最后展望了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6.
为了有效研究液晶环境对金属纳米结构表面等离子体的调制作用,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对液晶环境下金纳米柱结构进行了建模,上下边界采用完全吸收边界条件,四周为周期边界条件.数值模拟了液晶厚度、倾角、光栅距离以及周期结构等参数对金纳米柱的消光特性的调制作用.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液晶光轴角度增加,谐振波长出现红移现象,且调制范围为40nm;光栅距离越大,金纳米柱之间的相互作用越弱,谐振波长越小;增加周期长度,谐振波长红移,且随着周期长度增加,次峰作用越明显.利用液晶光学性质可调节金属纳米结构的表面等离子体特性,结果对液晶环境中表面等离子体结构在新的光子器件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7.
以三氯甲烷为溶剂,用3-异氰酸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对氨基苯酚合成得到一种自组装杂化材料——3-(脲基酚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采用FTIR、XPRD分析方法对该化合物的结构以及晶体形态进行了表征.利用旋涂法和共混法分别制备离子通道膜,采用ATR-FTIR和SEM分析手段表征膜的化学结构和形态结构,并通过自制的膜运输实验装置测定膜的传输性能并提出了相应的传输机理.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式所得的离子通道膜表面是致密无孔的,致密层厚度为8~10μm左右;采用共混法制得的离子通道膜的传输速度较旋涂法快.离子通道是杂化材料通过分子自组装形成的,该通道可以识别并运输Na+.  相似文献   
58.
本文运用电测法,通过测量有圆形孔洞金属板材圆孔周围的应力,分析圆孔周围应力集中规律;运用材料力学、弹性力学的基本原理,通过金属板材单纯受拉或纯弯时的情况分析、讨论叠加原理在处理应力集中问题时的具体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59.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氧化镧催化剂,并考察其催化低温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性能. 催化剂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723 K, CH4/O2摩尔比=3和GHSV=7500 ml/(g·h)的条件下,甲烷的转化率和C2的选择性分别达26.6%和40.8%, 比商品化氧化镧催化剂的启动温度低100 K. 催化剂的表征结果表明,沉淀法制备的氧化镧催化剂与商品化的氧化镧催化剂都为六方晶相的氧化镧,但前者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并且在598 K处出现一个明显的O2脱附峰.  相似文献   
60.
用自建的非线性介电测试装置测得了0-3型PZT/P「VDF(77)-TrFE(23)」铁电复合物厚片在不同场强和温度下的线性和非线性介电系数。对于PZT体积含量Φ〉0.3的复合物,介电系数ε1随测试场强的升高显著增大。在Φ〈0.1时,可用Maxwell-Garnett方程拟合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