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0篇
化学   59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3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21.
选用12C6+ 离子束对阿维链霉菌诱变选育高产菌株与原始菌株进行辐照诱变, 研究其累进辐照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在辐照剂量为10 Gy时, 原始菌株比诱变高产菌株存活率高, 抗辐射能力强;辐照剂量高于30 Gy时,诱变高产菌株比原始菌株存活率高, 抗辐射能力强。原始菌株正突变率最高的辐照剂量为50 Gy, 致死率99.43%,正突变率最高, 达34.2%;对诱变高产菌株辐照剂量为30 Gy,致死率94.97%,正突变率最高, 达23.5% 。累进辐照效应降低了最佳辐照剂量。 Mutagenic effect on the mutant high producing strain ZJAV Y1 203 and the original strain ZJAV A1 irradiated by ion beam of 12C6+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original strain has higher survival rate and stronger resistance to radiation than mutant high producing Strain at dose of 10 Gy. The mutant high producing strain has higher survival rate and stronger resistance to radiation than the original strain at the dose higher than 30 Gy. The lethality was 97% and the highest rate of orthomutation was 34.2%, when ZJAV A1 was irradiated by 50 Gy 12C6+ beam. The lethality was 94.97% and the highest rate of orthomutation was 23.5% when ZJAV Y1 203 was irradiated by 30 Gy 12C6+ beam. The best radiation dose is decreased by progressivity irradiation.  相似文献   
22.
The exciton states of semiconducting carbon nanotubes are calculated by a tight-binding model supplemented by Coulomb interactions under the combined effect of uniaxial strain and magnetic field. It is found that the excitation energies and absorption spectra of zigzag tubes(11,0) and(10,0) show opposite trends with the strain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magnetic field. For the(11,0) tube, the excitation energy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ing uniaxial strain, with a splitting appearing in the absorption spectra. For the(10,0) tube, the variation trend firstly increases and then decreases, with a reversal point appearing in the absorption spectra. More interesting,at the reversal point the intensity of optical absorption is the largest because of the degeneracy of the two bands nearest to the Fermi Level, which is expected to be observed in the future experiment. The similar variation trend is also exhibited in the binding energy for the two kinds of semiconducting tubes.  相似文献   
23.
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炯  万莹  王丽华  宋世平  樊春海 《化学进展》2007,19(10):1576-1584
对特异DNA序列的检测在基因相关疾病的诊断、军事反恐和环境监测等方面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DNA传感器的研究就是为了满足对特异DNA序列的快速、便捷、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检测的需要。近年来涌现出了多种传感策略,根据检测方法的不同可以大致分为光学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声学传感器等。由于电化学检测方法本身所具有的灵敏、快速、低成本和低能耗等特点,电化学DNA传感器已成为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并在近几年中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概括了近年来在DNA传感器的重要分支——电化学DNA传感器领域内的一些重要进展,主要包括DNA探针在传感界面上的固定方法和各种电化学DNA杂交信号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4.
利用红外光谱确定碱法分解粉煤灰的碳酸钠用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红外光谱研究了粉煤灰在用碳酸钠碱熔法分解前后的物相变化,发现: 碱熔前,粉煤灰的红外光谱主要显示莫来石和二氧化硅的特征吸收;碱熔后,粉煤灰(后统称熟料)的红外光谱主要表现为霞石的特征吸收。研究还对比了不同配比条件下,莫来石反应的完全程度。发现不同配比的粉煤灰熟料的红外光谱存在很大差异。在一定的碳酸钠用量范围内(粉煤灰∶碳酸钠>1.2∶1时),其对应熟料的红外光谱主要为霞石的吸收峰,并表现有莫来石吸收残留,说明此配比条件下,莫来石尚未分解完全;当粉煤灰∶碳酸钠=1.2∶1时,莫来石吸收消失,说明此配比条件下,莫来石可以分解完全,此时熟料的红外光谱中也未出现其他杂峰,证明此时熟料为霞石单一物相;当粉煤灰∶碳酸钠<1.2∶1时,熟料的红外光谱中出现了碳酸盐的特征吸收,说明碳酸钠过量,同时,硅酸根的特征吸收峰也发生分裂,说明硅酸根的振动吸收峰增加,推测可能是碳酸钠过量后,霞石与碳酸钠发生反应,使霞石吸收过量的Na2O,导致霞石的晶体结构发生变化。由此可以判定碱熔法分解粉煤灰的最佳配比为粉煤灰∶碳酸钠=1.2∶1。X射线分析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25.
本文简析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 (理科 -化学 )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在2002年高考中的体现,并对复习备考提出几点建议: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化能力、加强试验教学、注重表达。  相似文献   
26.
4,5-二苯基噁唑的荧光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荧光是物质从激发态失活到多重性相同的低能状态时所释放的辐射.自二十世纪初以来,有机荧光材料广泛用于纺织、塑料着色及印刷颜料,此外它在药物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方面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7.
高剥离态Ge离子光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工作分析了Ge 3s-3p、3p-3d实验光谱,给出一些新的跃迁实验数据,并同以前国际上发表的数据做了比较.这些数据是在中国原子能研究院HI-13串列加速器获得的.  相似文献   
28.
本工作分析了Ge 3s—3p、3p-3d实验光谱,给出一些新的跃迁实验数据,并同以前国际上发表的数据做了比较。这些数据是在中国原子能研究院HI-13串列加速器获得的。  相似文献   
29.
在催化剂的研制过程中,氟元素的加入可以增强载体或催化剂的表面酸性,防止Ni-Al、Al-W、Al-Mo等尖晶石的形成,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研究表明,载氟量对催化剂晶体结构、活性、选择性都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催化剂中氟含量测定,光度法需要用浓高氯酸蒸馏以绘制标准曲线;间接络合滴定法对酸度、共存元素要求严格,且操作繁琐。离子选择电极法具有测量准确、重复性好、分析速度快、操作简便等优点,是分析催化剂中氟含量的极为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