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9篇
化学   66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旨在探索化学名师成长的途径、方法与动力的问卷调查显示:由事业心与责任心、教学互动、教学反思、参与教改、过硬的专业知识、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教学技能、教学和教研的融合、人生态度、教学主张组成的自身因素是影响化学名师发展的内因与主因。由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组成的非自身因素是从多方面影响化学名师发展的外因与次因。名师的成长需要良好的环境、同事与团队的帮助、自身不懈的追求与努力。  相似文献   
112.
汶川地震震后大成都地区断裂带活动性氡气测量分析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活动断裂剖面上的土壤氡气浓度测量,对大成都地区断裂的位置、范围和活动性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对大成都地区断裂带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对北川断裂虹口剖面、彭灌断裂小渔洞剖面、彭灌断裂中坝剖面、彭灌断裂白鹿剖面以及新津-蒲江断裂剖面进行监测,从测量结果分析可知:断裂剖面土壤氡浓度背景高于无断裂带地区,且受地震影响较大,距汶川地震震中越近,断裂剖面土壤氡浓度值越高;断裂剖面氡浓度异常阈值与背景值之比均不大于3,最大值与背景值之比均小于5。结合测量地点的地形、表层土壤结构等地质条件,对大成都地区震后活动断裂的相对活动性的强弱进行科学评价,认为目前大成都地区并无活动性极强的断裂,且北川断裂与新津-蒲江断裂的活动性高于彭灌断裂。  相似文献   
113.
四-(对-三甲铵苯基)卟啉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铅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曾报导四-(对-三甲铵苯基)卟啉(简称TAPP)与镉,钯,铜的显色反应。我们应用此试剂作为光度法测定微量铅的显色剂。实验结果表明,在pH9.8—10.5的溶液中,铅与TAPP生成黄绿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464毫微米,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8 ×10~5,铅含量在0—25微克/25毫升之间有良好的直线关系。在显色液中加入少量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可显著提高有色溶液的稳定性。为了消除干扰,我们参考文献,采用国产717阴离子交换树脂,在氢溴酸介质中,使铅与干扰元素分离,进而拟定了测定天然水、底泥、  相似文献   
114.
115.
以5-氟尿嘧啶-1-基乙酸为原料,N,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DIC)/1-羟基苯并三氮唑(HOBt)为缩合剂,分别与L-丙氨酸甲酯和D-丙氨酸甲酯通过液相偶联合成了(S)-和(R)-2-(2-(5-氟-2,4-二氧-3,4-二氢嘧啶-1(2H) -基)乙酰氨基)丙酸甲酯对映体,收率分别为82%和80%;室温下将化合物水...  相似文献   
116.
王愫懿 《化学教育》2010,31(12):34-36
阐释了"新课导入"教学设计的重要性;结合案例评析了在教学视导过程中,不同教师在对同一教学内容进行"新课导入"时,因引入方法不同而产生的教学效果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7.
射频击穿等离子体对高功率微波传输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极化正交的高功率微波合路器,开展了等离子体对于微波传输特性的实验研究.通过改变前级源的功率和脉冲宽度,使得在合路器耦合缝处发生射频击穿,产生等离子体.等离子体扩散进入微波传输主通道,对于高功率微波的传输产生明显的影响,导致微波能量吸收和极化的偏转.初步实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扩散到主通道中心的时间约为3μs,扩散速度约为1μs/cm,等离子体的恢复时间约为5μs.实验测得等离子体导致的微波极化方向最大偏转角度约为4.1?,此时通道内电子个数约为3.7×1015,极化偏转角度与电子数密度以及微波频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