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8篇
化学   29篇
晶体学   9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35篇
物理学   7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91.
李军  陈清明  李再光 《物理学报》1996,45(6):953-959
应用蒙特卡罗(Monte Carlo)方法模拟研究了磁约束Ar放电中的电离,考察了30pd—4kPa气压范围内横向磁场对电离的影响,得到了磁场作用的有效气压范围(低于600Pa)及最佳磁场值的概念。通过分析,对于磁约束放电方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对这种放电方式在一般离子激光器及溅射型金属激光器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相似文献   
92.
亚正定阵的几个开问题及一些不等式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亚正定阵的几个开问题及一些不等式谢清明(湘潭大学数学系,湖南411105)关键词亚正定阵,k-局部对称阵,Schur补.  相似文献   
93.
94.
陈永洲  陈清明  李军  赖建军  丘军林 《物理学报》1998,47(10):1665-1672
通过Monte Carlo方法,模拟了磁场下矩形空心阴极放电中电子的运动及其产生非弹性碰撞情况,得到了终止条件下电子的能量分布、空间分布和离子的空间分布.磁场的引入改变了电子的行程和产生各种非弹性碰撞的次数与位置,影响了整个放电过程.电子的各种参数分布的差异,正是由少数非弹性碰撞决定的.通过模拟得到,选择恰当的磁场强度,可以获得高的电离度,适当的离子分布和电子分布.这对于更有效地利用空心阴极的优点,发展离子型激光器,可能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相似文献   
95.
本文获得了四元数矩阵的范数和迹的一些不等式,改进了近期的某些结果.  相似文献   
96.
采用紫外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分别在LaA lO 3(LAO)、(LaA lO 3)0.3-(SrA lT aO 6)0.7(LSAT)和SrT iO 3(STO)(001)单晶衬底上制备了La0.825Ca0.175MnO 3(LCMO)薄膜。实验发现衬底的晶格失配度和退火氧压对薄膜结晶质量和电学性能有重要影响。电阻-温度曲线显示,生长在LAO(压应变)的LCMO薄膜比生长在STO(拉伸应变)的薄膜有更高的绝缘体-金属转变温度Tp和更大的电阻温度系数(TCR)。增加退火氧压可以有效地提高薄膜的Tp和TCR值。当退火氧压为30000 Pa时,与衬底晶格失配度最小的LCMO/LSAT薄膜具有最高的Tp(234.5 K)和最大的TCR(22.4%)。实验结果表明Ca含量为0.175的La1-xCaxMnO 3薄膜材料在测辐射热计等方面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7.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二元非晶态合金的稳定性。首先采用磁控共溅的方法制备了Al—Fe,Al—Ni 和 Sm—Co等13个二元系统的非晶态合金薄膜.磁控共溅可以在一次镀膜中,获得跨越二元相图中全成分范围的合金薄膜.在液氮冷却基片的条件下进行磁控共溅,可以在较宽的成分范围内获得非晶态合金.然后采用Rutherford背散射、能量弥散X射线谱.带加温样品台的透射电镜和俄歇电子能谱对薄膜进行了成分、结构、形貌、转变温度及杂质含量的分析,由此得到了13个二元系统中非晶态的稳定性结果.最后综合本文13个二元系统和前人作过的几十种二元非晶态合金稳定性的结果、提出了适于各种二元系统的非晶态合金稳定性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98.
 1 北京谱仪(BES)宣布找到ξ粒子证据ξ粒子是1983年,首先被美国的MARK Ⅲ 探测器发现的,通过J/φ衰变产生ξ.J/φ衰变到rξ,(r是光子),ξ再衰变到K+K-和民K(?)K(?)他们研究J/φ→rK+K-和rK(?)K(?)过程,测量到ξ粒子的质量为2.2GeV,其宽度很窄(只有十几个MeV).这是一个新粒子,大家十分感兴趣,因此有人猜测这是胶子球,有人说可能是(?)态.但不久,工作在同一个能区的法国探测器DM2扫瞄了2.2GeV附近,研究了J/φ→rK+K-和rK(?)K(?)的过程,都没有发现窄共振的ξ粒子.MARKⅢ,DM2都相继关闭,因而ξ粒子到底是否存在,国际高能物理界都希望北京谱仪(BES)探测器来回答,经过了一年多的认真分析,他们从几百万个J/φ衰变事例中找到了几十个ξ粒子的证据.不但在ξ衰变到K+K-,K(?)K(?)中看到,而且在ηη道中也第一次看到ξ信号.  相似文献   
99.
通过人工繁殖,获得了两批大鲵的受精卵及其幼苗.利用组织学方法研究了大鲵的早期胚胎发育,并描述了其主要特征.同时,就此和其他两栖动物的胚胎发育进行了比较讨论,并指出了其共性与特殊性.  相似文献   
100.
 北京自由电子激光装置(BFEL)又获新成果据本刊记者芜茗报道,北京自由电子激光装置(BF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