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31篇
化学   284篇
晶体学   14篇
力学   38篇
综合类   41篇
数学   116篇
物理学   16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5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聚酯-聚醚多嵌段共聚物同少量的环氧树脂等共混,可以改善共混物作热熔胶使用时的剪切强度、剥离强度和热光老化性能。本文研究了共混条件,同时根据IR、DTA、TM和TG实验结果,提出了在熔融粘接过程中,环氧基同共聚物端羟、羧基反应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2.
含硼-氮配键漆酚高分子与氯化铜的反应产物PUBN-Cu(Ⅱ)在亚硫酸钠水溶液中能使甲基丙烯酸甲酯于室温下聚合。用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PUBN-Cu(Ⅱ)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其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的特性和机理。  相似文献   
143.
张鹏翔  曹克定 《物理学报》1985,34(11):1407-1412
设计了可在片状样品上宽频带内(2—8GHz)激发,接收静磁波的器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测量静磁波频率-磁场关系的系统。用该系统不仅可以研究材料中的静磁波的激发,传播特性,也可以用来测量材料的基本磁性。用于基本研究测量时该系统显示出与铁磁共振方法不同的特点:样品不置于谐振腔内,可以在对样品进行某些处理的同时作测量。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44.
据我们所知,高中学生和高中化学教师都想知道怎样鉴别葡萄糖和果糖,而我们的教材、教学大纲都没有涉及,也不要求鉴别葡萄糖和果糖.可是学生在学了糖类一章的知识以后,这个问题就很自然地提出来了.淀粉、维生素可以用碘水鉴别;蔗糖、麦芽糖可以用银氨溶液或碱性氢氧化铜鉴别,那么如何鉴别葡萄糖和果糖应是补充的实验.现介绍鉴别葡萄糖和果糖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45.
分散聚合法制备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苯乙烯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分散稳定剂,在乙醇/水的极性反应体系中,使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聚苯乙烯(PS)微球。研究了制备工艺对微球分子量等远程结构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合微球形成的单体用量、引发剂和分散稳定剂的浓度、反应温度、时间和乙醇/水的比例等参数下,克服了以往存在的粒径不均匀、分子量较低、微球表面圆整光洁度较低和产率偏低等主要问题,制备了粒径在1.5~3μm之间、粒径分布1.05~1.08、分子量80×104左右、最高得率达97%、球体表面光洁、球形对称均匀且相互不粘连的单分散PS微球。  相似文献   
146.
热塑性塑料与液晶共聚酯的原位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合成的四元液晶共聚酯BP-LCP和BPM-LCP分别不同的配比与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进行原位复合,对原位合物的流变性能和微观结构形态进行研究,并且探讨了液晶共聚酯与基体的相匹配关系,对原位复合的效果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147.
有限元的渐近准确误差估计和局部超收敛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朱起定  林群 《计算数学》1993,15(2):219-224
[1—3]曾系统讨论有限元的局部(内部)超收敛理论,指出:一个局部区域只要剖分好而且解光滑,那么有限元逼近在该区域就有超收敛性。Babuska曾讨论某几种有限元的后验估计和渐近误差估计,但这些可算的后验估计量(也叫误差指示子error estima-tor)表达式复杂,计算麻烦,作自适应处理并不方便。实际上,后验估计与局部超收敛性有着天然的联系。本文证明,凡是有超收敛性的地方都可进行渐近准确误差估计,这种可  相似文献   
148.
高分子超微粉体的制备、应用及高功能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介绍了高分子超微粉体的制备技术、应用、发展现状及高功能化途径。  相似文献   
149.
研究了新显色剂 2 -( 5-羧基 -1 ,3 ,4-三氮唑偶氮 ) -5-二乙氨基苯甲酸 ( CTZD-BA)与钒的显色反应的条件。在 p H 3 .0的 HAc-Na Ac介质中 ,CTZDBA与 V( )形成稳定的摩尔比为 2∶ 1的紫红色络合物 ,最大吸收波长在 583 nm处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4.0 6× 1 0 4 L·mol- 1·cm- 1,V( )在 0~ 0 .8mg/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方法可不经分离直接测定铝合金样品中的钒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0.
聚乙二醇-硫酸铵-二甲酚橙体系萃取分离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萃取剂二甲酚橙与Pd(Ⅱ)离子的螯合物在聚合物-硫酸铵-水体系中两相间的分配行为。在pH1.0~6.0条件下,Pd(Ⅱ)几乎被二甲酚橙完全萃取到PEG相中,而Fe(Ⅱ)、Co(Ⅱ)、Zn(Ⅱ)萃取率随pH变化显著,Mn(Ⅱ)、Cd(Ⅱ)基本不被萃取。在HClO4介质pH1.0~2.0条件下,实现了Pd(Ⅱ)与Fe(Ⅱ)、Co(Ⅱ)、Zn(Ⅱ)、Mn(Ⅱ)、Cd(Ⅱ)的定量萃取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