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篇
  免费   287篇
  国内免费   167篇
化学   253篇
晶体学   9篇
力学   56篇
综合类   12篇
数学   70篇
物理学   52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881.
介绍了常见签字笔的分类,并综述了近十年中签字笔油墨成分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光谱法(拉曼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显微分光光度法、紫外-可见导数光谱法),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裂解气相色谱法)和综合分析法等(引用文献19篇)。  相似文献   
882.
吴健  苏明旭  蔡小舒 《分析测试学报》2011,30(11):1246-1251
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声检测同时测量纳米颗粒悬浊液的粒度、密度和浓度的方法.设计了一套高频宽带脉冲超声波检测系统,以纳米掺锑氧化锡(ATO)悬浊液为研究对象,结合脉冲回波技术,获得了频率为17 ~ 26 MHz的声衰减谱.据此运用最优正则化方法求解粒度反演方程,得到纳米ATO颗粒的分布曲线,中位径为22.07 nm,该值与离...  相似文献   
883.
综述了非线性网络的动力学复杂性研究在网络理论、实证和应用方面所取得的主要进展和重要成果;深刻揭示了复杂网络的若干复杂性特征与基本定量规律;提出和建立了网络科学的统一混合理论体系(三部曲)和网络金字塔,并引入一类广义Farey组织的网络家族,阐明网络的复杂性-简单性与多样性-普适性之间转变关系;揭示了网络的拓扑结构特征与网络的动态特性之间关系;建立具有长程连接的规则网络的部分同步理论并应用于随机耦合的时空非线性系统的同步;提出复杂网络的动力学同步与控制多种方法;提出若干提高同步能力的模型、方法和途径,如同步最优和同步优先模型、同步与网络特征量关系、权重作用、叶子节点影响等;提出复杂混沌网络的多目标控制及具有小世界和无标度拓扑的束流输运网络的束晕-混沌控制方法;提出集群系统的自适应同步模型及蜂拥控制方法;探讨网络上拥塞与路由控制、资源博弈及不同类型网络上传播的若干规律;揭示含权经济科学家合作网及其演化特点;实证研究并揭示了多层次的高科技企业网和若干社会网络的特点;提出一种复杂网络的非平衡统计方法,把宏观网络推进到微观量子网络。  相似文献   
884.
本文试图比较系统地概括和评述正在兴起的一门崭新的交叉科学—网络科学,内容涉及网络科学的发展简史,基本概念,网络分类,主要理论模型及其特性,目前国内外该领域的若干重要课题的研究进展概况。全文结构分为:序言,主体部分共12章,最后是结束语,分别概述和涵盖网络科学的主要课题的研究成果和近年的进展,特别是着重介绍和总结了我们"一院二校"(原子能科研院、上海交大和北京师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联合研究组开展的复杂网络研究所取得的若干成果和进展。分两期发表,下篇请见《物理学进展》27卷4期。  相似文献   
885.
全文系统地综述了非线性科学中一个富有挑战性及具有巨大应用前景的重大课题——非线性系统中混沌的控制与同步及其应用的主要进展,包括了作者关于超混沌同步及其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我们对现有的各种混沌的控制方法和混沌的同步原理提出了分类和评述。概述了实验与应用的现状,指出了发展前景,全文分为(一)(二)两篇,第(一)篇以混沌控制的机理和方法为主要论题展开广泛的讨论;第(二)篇以混沌的同步、超混沌的同步及其控制为论题,同时包括众多的实验应用的研究,进行较详尽的综述和分析评论,比较完整地概括了迄今国内外该课题的发展现状和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886.
赵耿  方锦清 《物理学进展》2011,23(2):212-255
本文首先概述现代保密通信及网络信息安全的主要概念和发展状况 ,对迄今发展的几种现代著名密码算法进行分析比较 ;然后综述国际上已经提出的一些典型的混沌保密通信方案及其应用研究的新发展。从通信角度 ,为了向实用化方向发展 ,我们将混沌通信研究中常用的混沌遮掩、混沌开关、混沌调制三种主要技术方案 ,按照实际应用需要 ,重新把它们分类为三种主要形式 ,即模 模通信、模 数 模通信和数 数通信 ,这样便于实际应用 ,易于借鉴已有知识分析各类通信的性能优劣。在评述性分析了当前国际上三种混沌保密通信方式的典型方案及其进展后 ,最后简要总结混沌保密通信的一些关键技术 ,指出今后值得研究的方向 ,并展望了混沌通信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87.
选用硫酸铜为原料,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稳定剂,以硼氢化钠为还原剂,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铜颗粒。CTAB既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又是一种稳定剂。添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制备的纳米铜溶胶进行二次稳定。考察铜盐及稳定剂对所形成的铜纳米粒子的稳定性的影响。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表征手段对纳米铜进行表征。结果显示,紫外吸收光谱在570nm处有纳米铜特征吸收峰,SDBS二次稳定后的纳米铜颗粒无论在形貌上还是分散性上都有所改善。XRD图谱通过Scherrer计算得出铜纳米粒子平均粒径为13nm,与透射图像分析吻合。  相似文献   
888.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装置在Si(111)衬底上分别制备了Pd单膜、LaFeO3单膜和LaFeO3/Pd复合薄膜,利用XRD,SEM,EDS,XPS和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退火处理对LaFeO3/Pd薄膜材料的相结构、形貌、化学组成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未退火的溅态LaFeO3薄膜呈无序非晶态结构,随退火温度升高,600℃退火1 h后LaFeO3薄膜晶化为钙钛矿型正交结构,此时薄膜晶粒尺寸呈增大趋势;800℃退火时,随退火时间增加,薄膜晶粒尺寸变化不明显,退火前LaFeO3薄膜表面平整、致密,退火后薄膜表面出现裂纹。XPS分析表明,LaFeO3薄膜中的氧以晶格氧、化学吸附氧和物理吸附氧三种结合状态形式存在,退火后LaFeO3薄膜中化学吸附氧转变为晶格氧。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Pd膜电极和LaFeO3膜电极放电容量很低(3.9~19 mAh·g-1),而LaFeO3/Pd复合薄膜在退火前后的电极放电容量分别达到50和180.7 mAh·g-1,LaFeO3单膜和LaFeO3/Pd复合薄膜电极的交换电流密度I0分别为为3.36和590.51 mA·g-1。镀Pd后能极大改善和提高LaFeO3/Pd复合膜电极的电催化活性和电化学放电容量。  相似文献   
889.
利用磁驱动加载实验技术和激光干涉测速技术,开展了未反应固体TATB基PBX-14炸药的斜波压缩实验,获得了20 GPa峰值压力下PBX-14炸药的后表面速度波剖面实验数据。基于阻抗匹配修正的迭代Lagrange数据处理方法处理实验数据,获得了0~20 GPa压力范围内PBX-14炸药的压力-相对比容关系、高压声速-粒子速度关系等动力学特性参数。结合等熵状态方程和由实验获得的动力学参数,对PBX-14炸药的斜波压缩实验过程开展了一维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本实验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及选取的物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90.
Kejian Liu 《中国物理 B》2022,31(11):117303-117303
We investigate the collective plasma oscillations theoretically in multilayer 8-Pmmn borophene structures, where the tilted Dirac electrons in spatially separated layers are coupled via the Coulomb interaction. We calculate the energy dispersions and Landau dampings of the multilayer plasmon excitations as a function of the total number of layers, the interlayer separation, and the different orientations. Like multilayer graphene, the plasmon spectrum in multilayer borophene consists of one in-phase optical mode and N - 1 out-of-phase acoustical modes. We show that the plasmon modes possess kinks at the boundary of the interband single-particle continuum and the apparent anisotropic behavior. All the plasmon modes approach the same dispersion at a sufficiently large interlayer spacing in the short-wavelength limit. Especially along specific orientations, the optical mode could touch an energy maximum in the nondamping region, which shows non-monotonous behavior. Our work provide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multilayer borophene plasmon and may pave the way for multilayer borophene-based plasmonic devi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