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18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胡云  张继彦  江少恩  王哲斌  蒲昱东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0,32(5):052002-1-052002-7
介绍了在大型激光装置上进行 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谱压缩物态参数测量的基本原理,以及为获得高质量EXAFS谱在神光III原型装置上进行的实验研究。实验采用玻璃靶球、CH靶丸和金球作为EXAFS谱测量的背光源,通过多发次叠加、光子数累积的方法获得了信噪比良好的金属Ti在常温常压下的EXAFS谱,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实验测得的金属Ti EXAFS谱拟合结果与同步辐射实验拟合结果相吻合,表明实验设计的正确性与可靠性。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影响EXAFS谱质量的因素主要是光子计数、测量系统谱分辨率、噪声以及实验器件上的瑕疵。  相似文献   
72.
在神光Ⅱ激光装置上开展了一系列辐射烧蚀Rayleigh-Taylor(RT)不稳定性实验。平面靶烧蚀加速飞行轨迹实验结果与LARED-S模拟结果的比较表明腔壁辐射源能流明显小于激光注入孔的辐射能流,且辐射源的非平衡Planckian谱对靶的飞行轨迹和扰动增长有重要影响。实验分别观测到初始小扰动幅度烧蚀RT明显的增长和初始大扰动幅度尖钉变窄和气泡变宽的清晰物理图像。通过提高空间分辨率,实验获得了二次和三次谐波的增长数据,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合。神光Ⅱ激光装置上开展的流体不稳定性实验考核了LARED-S程序的一维和二维计算。  相似文献   
73.
XRD系统具有响应时间快,便于作能量响应灵敏度绝对标定等优点。但是,以往限于条件,对XRD系统的时间响应特性还没有做过系统的研究,2003年,利用ps激光器对XRD系统的时间响应特性做了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74.
辐射烧蚀CH薄膜非平衡理论计算与实验比对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一维非平衡辐射输运程序和实验提供的黑腔辐射流,对CH薄膜靶的辐射烧蚀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非平衡的黑腔辐射场对CH薄膜靶辐射烧蚀的影响十分明显。出靶外界面的辐射流总强度、等效辐射温度随时间变化、400eV光子出界面延迟时间随靶厚度变化规律等方面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75.
惯性约束聚变靶三维成像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江少恩  刘忠礼 《光学学报》1998,18(4):40-445
利用计算机层析技术,采用乘代数重建法,编制出三维图像重建程序CT3D,通过五个方位对“星光Ⅱ”装置的惯性约束聚变靶进行X光成像,重建出靶等离子体的三维图像,获得了较好的结果,表明该技术在惯性约束聚变实验中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6.
在神光Ⅲ原型激光装置上开展了Al材料在高压(大于10GPa)、高应变率(10^5~10^8s^-1)的情况下材料强度特性实验方法研究。实验采用“有机材料真空间隙一样品”的靶构型(气库靶)对Al样品进行准等熵压缩,从而使Al样品的温度保持在熔点以下,材料仍具有强度特性。为了测量Al样品的RT不稳定性扰动增长,实验采用Ti作面背光材料,通过X光针孔成像获得样品的面向背光照相图像,获得了不同时刻RT不稳定性的增长因子,实验中采用连续相位板(CPP)对激光源进行了优化,提高了背光源和驱动源的均匀性。结果表明在现有高功率激光装置上可进行中z材料的RT不稳定性增长测量,验证了通过RT不稳定性增长测量来研究高压高应变率条件下材料强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7.
以经过硅烷化后玻璃片为基底,之后吸附金纳米种子,采用柠檬酸钠为还原剂,在荧光灯照射条件下还原硝酸银,制备出基底表面具有银纳米粒子聚集结构的材料。采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产物的形貌和性质进行了表征,并考察银纳米粒子的形貌对其薄膜基底SERS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光照时间增加至16 h,金种子长大为平均粒径110 nm的不规则状多晶银纳米粒子,且出现双层粒子堆积。基底上纳米粒子的吸收光谱上出现了由银粒子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偶极子耦合引发的强烈吸收峰:随着光照时间的变化,耦合峰在600~813 nm波段内移动。光照时间为12 h后得到的SERS活性基底具有最强的SERS信号。  相似文献   
78.
晏骥  江少恩  苏明  巫顺超  林稚伟 《物理学报》2012,61(6):68703-068703
随着惯性约束核聚变(ICF)研究的逐步深入,尤其是氘氚(DT)燃料层球壳梯度掺杂的广泛应用,对轻物质界面的诊断需求日益增长.在北京同步辐射形貌成像站的微米CT机上利用类同轴相衬成像方法获取了三层球壳靶丸的相衬图像,最佳空间分辨率达到了2μupm,衬度达到12%;通过分析边缘增强函数和衬度传递函数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一套完整的类同轴相衬成像方法,同时将相衬成像结果与吸收成像结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X射线相衬成像在轻物质界面的分辨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广泛应用于ICF研究、医学断层扫描CT装置和生物结构等前沿科学领域.  相似文献   
79.
给出了一种利用Abel逆变换反演壳层压缩密度分布的方法. 使用微焦点X射线光源对直径1 mm、 密度已知的空心CH球壳进行了透射照相, 通过Abel逆变换反演得到了空心CH球壳的壳层密度, 反演密度与实际密度符合, 表明通过Abel逆变换反演壳层密度的有效性. 对16分幅相机记录的辐射驱动内爆靶球图像进行Abel逆变换, 得到了不同时刻壳层压缩密度分布.定性分析了背光空间分布、 针孔成像系统和壳层厚度变化对密度反演的影响.  相似文献   
80.
利用分幅相机测量铋球表面发射X射线图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计了一种塑料靶表面涂铋(Bi)的靶丸替代常规内爆靶,利用分幅相机获取辐射驱动内爆替代靶丸Bi等离子体再发射X射线的2维图像。实验时,从主激光中分出一束光信号,经光电转换后作为分幅相机的触发信号,以激光直接驱动金球靶建立相机的时标。根据分幅相机的时标可确定每幅X射线图像相对于主激光的时间延迟。分析Bi球靶的X射线分幅图像,得到夹持内爆靶丸的CH膜的烧蚀时间及Bi球靶半径的变化关系。通过X射线图像还可反推出诊断孔的大小和CH膜支撑靶丸的对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